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中學九年級(上)期初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與運用(25分)
-
1.根據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
學習古詩文,我們感受到文人志士的真摯情懷。從“①
我們也要學習歷代文人志士的精神,如李白在《行路難(其一)》通過“⑦組卷:3引用:2難度:0.9 -
2.請你根據要求修改劇本第一幕《品?綠色內涵》中的獨白。
寒冬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春回大地,綠滿人間!我喜歡春天,尤其喜歡那看不盡、道不完的綠:水碧,山青,葉翠。綠得養眼,令人眉目生輝;綠得怡情,使人困厄中亦能欣然;綠得生慧,教人不可自怨自艾;綠得長志,讓人dǒu生豪情。
有了這一抹綠色,春天變得詩情畫意,大地變得生機盎然,人們變得精神抖擻。
(1)因舞臺布置的需要,請從下面兩幅字中任選一幅臨寫。
(2)給加點字注音:綠得長志
(3)根據拼音補寫漢字:dǒu
(4)畫直線的“養”字的意思是
A.供給生活品或費用
B.飼養動物,培植花草
C.使身心得到滋補和休息
D.教育,訓練
(5)下列短語與其它三個結構類型不同的是
A.眉目生輝
B.詩情畫意
C.生機盎然
D.精神抖擻組卷:32引用:3難度:0.7 -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初三年段跑操時,我們聽到各班霸氣嘹亮的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 B.由于我校重視體育教育,使我校兩位同學獲得了全國技巧錦標賽冠軍。 C.自信自立,勤思苦學,勇于開拓,面對逆境不屈不撓,這些都是自強不息的表現。 D.相關專家呼吁,盡快建立防控校園欺凌的有效機制,及早干預、發現和制止欺凌行為。 組卷:19引用:3難度:0.9
二、閱讀(45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打造的電影《長津湖》已于2021年9月30日在全國獻映。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9月30日22時,票房已達2.02億。片中故事發生在71年前的冬天,中國人民志愿軍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用超乎尋常的戰術設計與過人的意志,挫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這場偉大勝利振奮了民族精神,提振了民族自信,也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材料二】美陸戰一師VS志愿軍第九兵團裝備對比項目 美陸戰一師 志愿軍第九兵團 空軍 每天出動空軍上千架次,可隨時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0 坦克 85輛坦克 0 大口徑火炮 100多門 0 彈藥 無限量供應 每名戰士80發子彈,后面基本沒有補充 軍服 防寒帽,羊毛內衣褲,防風雪登山服,長筒靴,鴨絨睡袋 單薄的南方過冬棉衣 后勤補給 各種肉罐頭,午餐肉,雞腿、巧克力、餅干、香煙、啤酒 炒面就雪,凍得如石頭般的土豆
(《人民日報》2021.10)【材料四】記者: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新中國成立72周年的節點上映的《長津湖》,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在您看來,觀眾可以從電影中感受到什么?
制片人于冬:當年的志愿軍戰士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奇跡,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流淌在中國人民的血液中,鼓舞中國人民直面任何困難。電影可以讓犧牲的先烈被更多人記住,明白今天的日子得來不易,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這個時代最應該追的“星”。
導演陳凱歌: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我們看到的是志愿軍英勇奮戰、保家衛國的獻身精神。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世界范圍內是獨一無二的一支軍隊,是被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這支軍隊知道為何而戰,而且他們有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只要還剩下一個人,就會繼續戰斗,信念是一脈相承的。精神滲透在每一名戰士的言行舉止里,這是我們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人民軍隊”,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歷史學家王樹增:英烈們的精神觸動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民族自尊情懷、尊崇英雄情懷。我們不但能切身體會到先輩們真實的精神狀態,也能把這種精神和今天的情感結合在一起、撞擊在一起、凝結在一起。更加明白,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誰也不能阻止中國人民對和平生活的追求,誰也不能夠侮辱中華民族的尊嚴。
(《中國紀檢監察報》2021.10)(1)根據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津湖戰役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打造的電影,在全國獻映后,當月票房高達2.02億。
B.志愿軍第九兵團在空軍、坦克、大口徑火炮上的裝備上與美陸戰軍的相比是數量嚴重不足,差距大。
C.《長津湖》是一部具有標志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戰爭題材影片,更是向志愿軍先烈致敬的作品。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誰也不能阻止中國人民對和平生活的追求,誰也不能夠侮辱中華民族的尊嚴。
(2)《長津湖》中的抗美援朝部隊存在哪些困難?請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要概括。
(3)觀看影片《長津湖》,我們能從中得到哪些收獲?結合材料四,請簡要分析。組卷:14引用:4難度:0.5
三、作文(50分)
-
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一個民族了永續發展的堅定抉擇,催促著我們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起綠進軍。“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習近平總書記生動描繪了美麗中國的模樣。我們期待,城市不再被垃圾包圍,農村不再臟亂。把碧綠還給大地,把蔚藍還給海洋,把透明留給天空,那是夢開的地方,起點就在我們腳下。
以上文字給你什么聯想或者感悟?請以“美化家園”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組卷:6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