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致遠中學高二(上)第三周周測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50分)
-
1.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個體 B.體細胞中含有奇數染色體數目的個體 C.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 D.體細胞中含有奇數染色體組數目的個體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2.如圖為真核細胞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遺傳信息流動圖解,1、2、3表示相關過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過程主要發生于細胞核內,2過程主要發生于細胞質中 B.3過程以mRNA作為模板,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右到左 C.翻譯時,圖中3過程mRNA每次能結合多個核糖體,產生的各肽鏈氨基酸序列不同 D.若圖中mRNA為果蠅白眼基因的轉錄產物,則在果蠅的觸角細胞中不能檢測到該mRNA 組卷:37引用:13難度:0.9 -
3.基因的化學本質是( )
A.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 B.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D.堿基序列包含著特定遺傳信息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各種DNA分子堿基數量之比中,因生物種類不同而有區別的是( )
A. C+GT+AB. GCC. ATD. G+AC+T組卷:8引用:2難度:0.9 -
5.豌豆是二倍體植物,取自然狀態下的一株高莖豌豆(DD)和一株矮莖豌豆(dd)進行雜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經低溫誘導使其發生變異并發育至成熟,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F1進行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35:1 B.經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誘導豌豆幼苗發生變異的原理相同 C.F1豌豆經低溫誘導所發生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且這種變異可以鏡檢 D.經低溫誘導得到的豌豆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組卷:30引用:8難度:0.7 -
6.當克里克提出遺傳信息傳遞的中心法則后,人們又通過科學研究對中心法則進行的補充包括( )
①DNA復制 ②RNA復制 ③蛋白質的復制 ④轉錄 ⑤逆轉錄 ⑥翻譯.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組卷:11引用:4難度:0.9 -
7.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三者之間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蛋白質的結構不能直接影響性狀 B.生物體的性狀主要由基因控制,也受環境的影響 C.基因結構的改變一定導致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改變,進而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D.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直接影響生物的性狀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8.如圖所示為四個遺傳系譜圖,則下列有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甲、乙、丙都可以表示白化病遺傳的家系 B.家系丙不可能表示色盲遺傳 C.家系丁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D.家系甲也可以表示色盲遺傳 組卷:6引用:4難度:0.7 -
9.圖為原核細胞內某一區域的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示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①②兩處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圖中DNA可以與有關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 B.圖中有6個核糖體,5條多肽 C.①處有DNA聚合酶參與,②處沒有DNA聚合酶參與 D.①處有DNA-RNA雜合雙鏈片段,②處沒有DNA-RNA雜合雙鏈片段 組卷:9引用:2難度:0.7
二、綜合題(50分)
-
27.據報道袁隆平、李必湖等科學家研究的高產水稻--“東方魔稻”魔力衰減,究其原因是當中國還在使用常規手段的時候,美國已在用分子生物技術。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中國還在使用常規手段的時候,美國已在用分子生物技術”,這里的“常規手段”指的是
(2)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在水稻田中發現一株矮稈植株,將這種水稻連續種植幾代,仍保持矮稈,這種變異主要發生在細胞
(3)已知水稻高稈(T)對矮稈(t)為顯性,抗病(R)對不抗病(r)為顯性,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是自由組合的,現以雙雜合水稻植株為親本選育純合矮稈抗病新品種,一般情況下,耗時最短的育種方法是
(4)“東方魔稻”是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出來的,雜交育種是將兩品種的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8.(1)在普通培養基中培養大腸桿菌,用紫外光照射,既可以獲得抗紫外線的突變菌株,也可以獲得抗青霉素的突變菌株。由此可以說明:基因突變具有
(2)若將大腸桿菌的抗紫外線基因轉到水稻體內,并培育出純種個體,如何判斷抗紫外線基因轉入的是葉綠體內還是染色體上。方法:組卷:78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