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6/2 8:0:8
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下列各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序號填寫在下列表格中)
-
1.如圖所示,“天宮課堂”上王亞平老師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
A.水分子間有空隙 B.水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間存在排斥力 D.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中 組卷:1388引用:39難度:0.8 -
2.北京第24屆冬奧會火炬,其外殼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質量約為同體積鋼的四分之一,強度為鋼的7至9倍。火炬采用氫作燃料,燃燒時溫度能達到800℃,但外殼溫度卻不高。關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大 B.硬度小 C.導熱性好 D.耐高溫 組卷:779引用:28難度:0.7 -
3.下列物體質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個雞蛋 B.一本教科書 C.一輛自行車 D.一輛汽車 組卷:49引用:1難度:0.8 -
4.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質量 B.“冰墩墩”從地球帶往太空,質量不變 C.水結成冰后,密度不變 D.飛機采用密度較大的材料制造 組卷:524引用:11難度:0.9 -
5.如圖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遺址考古中發掘的黃金面具殘片,其質量大約是280g,根據殘片體積推測完整面具的質量會超過500g。能這樣推測還要依據完整面具和殘片有相同的( )
A.面積 B.重力 C.密度 D.質量 組卷:1064引用:20難度:0.8 -
6.如圖甲所示,小麗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張愛心的圖案,用絲綢裹住手指,照著圖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勻撒上木屑,豎起塑料板輕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顆由木屑組成的愛心,如圖乙所示,這個過程模擬了靜電復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塑料板是導體 B.摩擦過程中創造了電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絲綢帶上了同種電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 組卷:827引用:29難度:0.6 -
7.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日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排斥力 C.湯姆生通過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D.質子、原子、電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8.小明想用天平稱出20g水,先用正確的方法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如圖甲所示。然后在右盤中增加20g砝碼,接著向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
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向左移動游碼 C.用滴管從燒杯中取水 D.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 組卷:644引用:13難度:0.7 -
9.如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使跳板發生形變 B.其施力物體是地球 C.不屬于彈力 D.由跳板形變而產生 組卷:73引用:4難度:0.7 -
10.四個密封容器中都裝有質量相等的水,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如圖所示,其中黑色部分表示水)。對水靜止時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組卷:662引用:8難度:0.9
三、解答探究題(第26題8分,第27題5分,第28題7分,第29小題8分,第30小題9分、第31題9分,共46分)計算型問題解答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運算過程,直接寫出結果的不能得分.
-
30.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
(1)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前,應先將測力計在 方向調零。若測力計水平校零后去測重力,則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
(2)實驗中,需要用的測量工具是 和彈簧測力計。
(3)把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當鉤碼 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
(4)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跟物體質量的關系,所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通過數據處理,可以完成實驗,則表格中▲處的內容為 。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是: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 比。實驗序號 質量m/kg 重力G/N ▲ 1 0.1 0.98 2 0.2 1.96 3 0.3 2.94
A.合理,因為選用的物體越多,越能消除實驗中產生的誤差
B.合理,因為要得到普遍的規律,應該在實驗中采用不同的物體
C.不合理,因為要用同種物質的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數據來尋找規律
D.不合理,因為必須全部用鉤碼的重力與質量的數據來尋找規律
(6)同一地區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為定值,不同地區g值仍有差異,如表中所示,g值的變化規律是 。地點 g值/(N?kg-1) 地球緯度 赤道 9.780 0° 上海 9.794 31°12' 北京 9.801 39°56' 北極 9.832 90° 組卷:62引用:1難度:0.5 -
31.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彈簧的伸長跟拉力的關系”。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標上0~7.00cm的刻度。把木板豎直放置,在彈簧下端掛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為50g)。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鉤碼個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彈簧長度/cm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彈簧的伸長/cm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分析表中彈簧的伸長跟拉力的數據,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
(3)小明想用該裝置設計一個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他找來一個質量為100g的小桶,掛在彈簧下面的掛鉤上,測量時,在桶中加滿待測液體,根據指針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讀出液體的密度。
①該“密度秤”的零刻度線應在 cm刻度處。
②在桶中加滿水,指針指在4cm刻度處,如圖丙所示,則桶中所加水的質量是 g,小桶的容積是 cm3。
③該“密度秤”能測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g/cm3。
④利用現有的長度刻度線作為該“密度秤”的刻度線,則該“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g/cm3。
⑤小明想增大該“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換彈簧的前提下,你的辦法是 (只要一種即可)。組卷:14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