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5-2016學年江西省贛州市興國三中高二(上)生物寒假作業(二)(興國班)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一對夫婦表現正常,卻生了一個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個初級卵母細胞中,白化病基因數目和分布情況最可能是(  )

            組卷:197引用:66難度:0.9
          • 2.科研人員通過雜交試驗研究某種矮腳雞矮腳性狀的遺傳方式,獲得如下結果.相關推斷合理的是(  )
            組合矮腳♀×高腳♂高腳♀×矮腳♂高腳♀×高腳♂矮腳♀×矮腳♂
            F1矮腳28430186
            高腳26486094

            組卷:56引用:5難度:0.9
          • 3.人的血型是由紅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的.如右圖為某家庭的血型遺傳圖譜.從圖中可知(  )

            組卷:5引用:6難度:0.9
          • 4.薩頓依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假說,以下哪項不屬于他所依據的“平行”關系(  )

            組卷:100引用:42難度:0.9
          • 5.某哺乳動物的背部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一組復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間共顯性(即A1、A2和A3任何兩個組合在一起時,各基因均能正常表達)。如圖表示基因對背部皮毛顏色的控制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68引用:25難度:0.7
          • 6.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04引用:113難度:0.7
          • 7.某種植物的株高受三對基因(A、a,B、b,C、c)控制,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中三種顯性基因以累加效應來增加株高,且每個顯性基因的遺傳效應是相同的。現將最矮和最高的植株雜交得到F1,再將F1自交得到F2.則F2中與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株高相同的概率為(  )

            組卷:299引用:2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1.西瓜果形有圓形、扁盤形、長形,果肉有紅色和黃色.為研究西瓜的果形盒果肉顏色的遺傳規律,某小組做了如下表實驗.請回答:
            實驗1 實驗2
            P  黃色長形×紅色長形

            F1             黃色長形

            F2   3黃色長形;1紅色長形 
            P      黃色圓形×紅色圓形

            F1              黃色扁盤

            F2     18黃色扁盤形;15黃色圓形;6紅色扁盤形;5紅色圓形;3黃色長形;1紅色長形 
            (1)西瓜是雌雄異花植物,在進行雜交實驗時,可避免
             
            的麻煩.
            (2)西瓜果肉紅色對黃色呈
             
            (顯性/隱性).
            (3)西瓜的果形有
             
            對等位基因決定,遵循的遺傳定律是
             

            (4)實驗2中的F2的黃色圓形南瓜中,純合子占
             

            (5)實驗1中的F1與實驗2中的F1雜交,后代變現型比例是
             

            組卷:51引用:3難度:0.5
          • 22.果蠅的黑身、灰身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
            (1)實驗一:黑身雌蠅甲與灰身雄蠅乙雜交,F1全為灰身,F1隨機交配,F2雌雄果蠅表現型比均為灰身:黑身=3:1。
            ①果蠅體色性狀中,
             
            為顯性,F1的后代重新出現黑色的現象叫作
             
            ;F2的灰身果蠅中,雜合子占
             

            ②若一大群果蠅隨機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蠅和100只黑身果蠅,則后代中Bb的基因型頻率為
             
            。若該群體置于天然黑色環境中,灰身果蠅的比例會
             
            ,這是
             
            的結果。
            (2)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R、r)會影響黑身果蠅的體色深度。
            實驗二:黑身雌蠅丙(基因型同甲)與灰身雄蠅丁雜交,F1全為灰身,F1隨機交配,F2表現型比為:雌蠅中灰身:黑身=3:1;雄蠅中灰身:黑身:深黑色=6:1:1。
            ①R、r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雄蠅丁的基因型為
             
            。F2中灰身雄蠅共有
             
            種基因型。
            ②現有一只黑身雌蠅(基因型同丙),其細胞(2n=8)中I、II號染色體發生如圖所示變異。變異細胞在減數分裂時,所有染色體同源區段須聯會且均相互分離,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該果蠅重復實驗二,則F1雌蠅的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F2的雄蠅中深黑身個體占
             

            組卷:6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