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大關中學九年級(上)月考科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1/16 20: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毎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A.
CO2驗滿B.
收集O2C.
滴加液體D.
稀釋濃硫酸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2.“嫦娥一號”衛星運載火箭的動力主要由高氯酸銨(NH4ClO4)發生反應提供,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O4
N2↑+Cl2↑+2O2↑+4X.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高溫A.生成物 X 的化學式是 H2O 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C.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D.高氯酸銨屬于混合物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將36.5克的鹽酸溶液和40克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 ?。?/h2>
A.一定顯酸性 B.一定顯中性 C.一定顯堿性 D.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或中性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4.下列試管壁內殘留的固體物質不能用稀鹽酸除去的是( )
A.盛放過生銹鐵釘后留下的紅棕色固體 B.用氯化鋇試液檢驗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體 C.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后留下的藍色固體 D.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后留下的白色固體 組卷:1難度:0.5 -
5.小徐針對教材上的四幅圖(不計摩擦)提出了一些觀點,分析合理的是:立定跳遠分解圖、研究滾擺的運動、人造地球衛星、高處滾下的小球( )
A.
如圖起跳后上升到最高點時動能為零B.
如圖滾擺下降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
如圖衛星從近地點到遠地點機械能減小D.
如圖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組卷:3引用:1難度:0.5 -
6.下列各組物質的名稱、俗稱和化學式表示同一物質的是( )
A.氧化亞鐵、鐵銹、Fe2O3 B.氫氧化鈉、燒堿、Na2CO3 C.氫氧化鈣、消石灰、CaO D.氫氯酸、鹽酸、HCl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7.為完全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溶液,需用10g溶質質量為5%的氫氧化鉀溶液,若改用1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溶液的pH( ?。?/h2>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無法判斷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8.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質(V為加入溶液的體積),其對應曲線變化正確的是( ?。?/h2>
A. B. C. D. 組卷:18引用:5難度:0.5 -
9.如圖所示,一根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棒,能繞O處轉軸自由轉動(不計摩擦)。在木棒最下端用力,使之由A處緩慢地抬升到B處。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h2>
A.始終水平方向的拉力F1大小將保持不變 B.始終與杠桿垂直的拉力F2大小將保持不變 C.始終豎直方向的拉力F3會逐漸增大 D.三次拉力抬升木棒的過程中所做的功均相等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10.下列是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h2>
A.某白色化合物固體溶于水,向所得的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證明該白色固體物質一定是堿 B.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證明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某氣體通過白色硫酸銅固體,固體呈藍色,證明該氣體中混有水蒸氣 D.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無色氣體中,木條火焰熄滅,證明瓶中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組卷:2難度:0.5 -
11.在“研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小球A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釋放,到達斜面底部時的動能大小都相同 B.水平面上物體B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越大,說明撞擊時小球A具有的動能越大 C.小球A從斜面上越高處釋放,物體B就被推得越遠,說明動能大小與所處高度有關 D.小球A從斜面上釋放到與物體B共同靜止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組卷:4難度:0.5 -
12.如圖所示的幾種杠桿類工具,在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
用魚竿釣魚B.
用羊角錘拔釘子C.
用筷子夾取食物D.
用笤帚掃地組卷:3難度:0.5 -
13.要除去以下四種物質中的少量雜質,可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br />
選項 物質 雜質 可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 A Cu CuO 加適量水,攪拌,過濾 B NaCl Na2CO3 溶解,加適量鹽酸,攪拌,過濾 C KOH K2CO3 溶解,加適量石灰水,過濾,蒸發 D CaCO3 KNO3 加適量鹽酸,蒸發 A.A B.B C.C D.D 組卷:1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0分)
-
38.稀HCl和NaOH溶液反應時的溶液酸堿度變化如圖所示。
(1)據圖分析,該反應是將
(2)當溶液的pH=5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3)當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2.34克NaCl,則有多少克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9.維生素C是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不同的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學運用學到的實驗方法測定橙汁、果味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
(1)查找資料:
①維生素是七大營養素之一,水果、蔬菜中含量較高。維生素C是酸性的。
②維生素C是一種無色易溶于水的有機物,能與碘水反應,使碘水褪色;
③淀粉遇到碘水變藍色。
(2)實驗試劑: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濃度的標準維生素C溶液、蒸餾水
(3)實驗過程:
步驟1:在4支試管中分別盛有3.0mL的下列物質:①蒸餾水,②標準維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飲料。分別向4支試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驟2:用4支相同的膠頭滴管分別向①~④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剛好變色,并記錄滴數。
(4)實驗記錄:測定物質 ① ② ③ ④ 滴入碘水的數量(滴) 1 8 15 5
(1)維生素C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現象:
(2)你認為小明測定的兩種飲料中,
(3)有的同學認為測定標準維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認為呢?請說明理由:
(4)化學實驗需要控制變量。下列
A.各試管中滴加的淀粉溶液量不同
B.被測試物質的體積不同
C.各實驗所用的試管的大小不同
D.沒有用同一規格的膠頭滴管滴加碘水
(5)回顧與反思:實驗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