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尾市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7/28 8:0:9

          一、積累運用(30分)

          • 1.默寫古詩文。
            (1)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落紅不是無情物,
             
            。(龔自珍《己亥雜詩》)
            (3)萬里赴戎機,
             
            。朔氣傳金柝,
             
            。(《木蘭詩》)
            (4)
             
            ,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
            (5)山重水復疑無路,
             
            。簫鼓追隨春社近,
             
            。(陸游《游山西村》)
            (6)境由心生。王維獨坐“幽篁”,無人相伴,卻并不感到孤獨,用“
             
             
            ”(《竹館》)來傳達愜意的心情與淡泊的心境;趙師秀“約客”不成,在寂寞孤獨的夜晚用“
             
             
            ”(《約客》)生動而含蓄地表達內心的悵惘與無奈之情。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徜徉在語文天地里,我們獲得了許多的感受和體驗。讀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我們了解到長媽媽懂得許多(1)fán suǒ
             
            的規矩;讀楊利偉的《太空一日》,可以跟隨宇航員一起(2)áo yóu
             
            太空;讀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我們知道魯迅先生對年輕人寫信草率是(3)shēn wù tòng jué
             
            的;讀張中行的《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我們感動于葉老先生學而不厭,(4)huì rén bù juàn
             
            的品格。

            組卷:36引用:4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40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窗前的杏樹
            文/陳海強
                  ①第一眼看到小杏樹開花,我悄悄說了句:“從此算是住進杏花村啦。”十多年前的冬天,我抱著最后一箱子圖書搬進這處房子。一天清晨,我隱約看見有花枝在窗外浮動,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門抵近觀察,結果遇見了佇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樹。
                  ②農歷二月,小杏樹準時復蘇,枝頭升起繁星般的蓓蕾。窗含杏花春意鬧啊!我知道一場花事已經臨近了。小杏樹還是那么認真地遵守著與春天的約定,早早便在春風中呼喚著我的注意。春分之后,晝漸漸長了,夜漸漸短了,小杏樹枝頭的蓓蕾已愈發飽滿,似乎一陣暖風,就可以拉開枝頭舞臺的帷幕。一連幾日,我起床后跑到小杏樹下尋覓第一朵綻放的杏花。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樹下張望,見一朵粉撲撲的花兒盤踞在向陽的高枝上,花瓣沐浴著晨光。
                  ③接下來的日子,杏花就趕著趟兒綻放了,開得大大方方,開得熱熱鬧鬧。我自然知道,眼前的繁花似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于是,拍攝杏花成了工作之余要緊的事情。有幾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誤了時辰,就在夜里打開閃光燈拍。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間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夜里有雨隨風而至,晨起后從樹籬上撿起幾朵杏花,放在手心端詳,無需放大鏡,花莖上毛茸茸的細節纖毫畢現。這才看清,杏花像微縮的枝形吊燈,豆綠色的花蒂如瓶狀,勻稱地張開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個小提籃盛著五枚素凈的花瓣兒。
                  ④或許,小杏樹并不小,甚至可能與我同庚呢。我喚其為小杏樹,是因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樹木——七八米開外的大柳樹足有合抱粗,根深勢大,郁郁蔥蔥。而在大柳樹和小杏樹之間尚有從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樹,擠擠挨挨將小杏樹頭頂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擋在杏樹上的濃蔭,主要還是來自一株大柿子樹。此樹年年枝繁葉茂,結出的柿子足有小兒拳頭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場風雨來臨,我真真切切地聽到“咔嚓”一聲巨響。這聲音是從大柳樹上傳來的,一根粗壯的枝丫開裂了,露出近一米長的縫隙,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來。維護樹木的工作人員聞訊趕來,觀察后決定將這段枝杈鋸掉,以免哪天掉落傷人。工作人員發動電鋸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旁枝在嘶吼的電鋸聲中落下。那在空中立體舒展的枝葉如今平平地鋪在地面上,竟然覆蓋了整個草坪。小杏樹頭頂的天空豁然開朗,似乎一大片烏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過了幾個星期,這片空中區域就被小杏樹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樹和柿子樹聯手占領了。仰望著重新聚攏的濃蔭,我的心頭升起無可奈何的悵然。
                  ⑥一朵杏花在成為一枚青杏兒之前,還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有段時間,我短暫地居家辦公,便有了更多時間注意小杏樹。我驚奇地發現,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伴地飛到枝頭啄食花蕊,一時間花瓣如雪片般墜落。有時候,我從小杏樹下走過,看到小路上已經撒滿落花,不禁擔憂樹上還能結幾枚杏子。到了三月的第十八個黃昏,一場大風襲來,院子里叮叮當當響成一片,被風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墜落著。小杏樹上的繁花會不會被風刮掉了呢?小杏樹會不會失去孕育在枝頭的青杏兒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張望,卻發現大風中的小杏樹頗有些臨危不亂、氣定神閑。小杏樹黑黝黝的枝條,正在風中搖晃出健康的光澤。與那些在風雨中折枝斷杈的大樹相比,這小小的杏樹,似乎擁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當我再次看到小杏樹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樣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動。身處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開花結果,我漸漸覺出小杏樹的了不起,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澆灌。有時,我也會順帶澆灌小杏樹周圍的樹木和花草。因為,我漸漸明白了,小杏樹的美,離不開周圍一草一木的影響。它們之間似乎相互競爭,又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許,它們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復雜的問題,因為一草一木全都在認認真真地赴歲月之約,心無旁騖地走在萬物生長的春天。
                  ⑧二月萌芽發生,三月蓓蕾初綻,四月花自凋零。這個過程,我是見證者,也是記錄者。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時,隔著朦朧的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樹煥然一新,似錦的繁花已經落盡,新葉正在風中閃亮。一位老人從小杏樹下經過,正抬頭張望新綻的葉芽。那一刻,我似乎聽到了杏樹枝頭風吹過的聲響。我想,那正是萬物生長的律動。
            (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4月6日第20版,有刪改)(1)根據表格,梳理文章思路,完成相應的填空。
            時間 十多年前的冬天 農歷二月 去年夏天 有段時間
            所見小杏樹 在晨曦中佇立
             
            頭頂濃蔭去了又來 風中起舞
            “我”的情感
             
            期待、喜愛
             
            感動、敬佩
            (2)結合語境,按要求賞析下列句子。
            ①一連幾日,我起床后跑到小杏樹下尋覓第一朵綻放的杏花。(賞析加點詞“尋覓”的表達效果)
            ②接下來的日子,杏花就趕著趟兒綻放了,開得大大方方,開得熱熱鬧鬧。(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
            (3)選文在寫小杏樹時,為什么還寫了它周圍的大柳大香椿樹和大柿子樹?
            (4)閱讀選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說說選文中的小杏樹和材料中的小桃樹給了你哪些人生感悟?
                  【鏈接資料】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剎那,我突然看見那樹的頂端,高高的一枝兒上,竟還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嫩黃的,嫩紅的,在風中搖著,抖著滿身的雨水,幾次要掉下來了,但卻沒有掉下去,像風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燈,閃著時隱時現的嫩黃的光,嫩紅的光。
            (賈平凹《一棵小桃樹》)

            組卷:17引用:1難度:0.3

          三、寫作(50分)

          • 9.炎炎夏日里,一口清涼的西瓜,是沁人心脾的味道:蔚藍天空下,滿野金黃的稻谷,是馥郁芬芳的味道;異地他鄉處,一縷淡淡的鄉愁,是魂牽夢縈的味道;依稀晨光中,母親忙碌的身影,是淳厚質樸的味道:靜謐柳蔭旁,品讀那別有情趣的文字,也是一種特別的味道……味道,無處不在。
            請以“_______的味道”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
            (1)把題目補充完整;
            (2)文體特征要鮮明,要有真情實感;
            (3)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人名;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118引用:8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