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翰英中學八年級(上)期初性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26分)

          • 1.根據語境,補寫出古詩文名句。
            ??自然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①
             
            ”是山水相映之美;“②
             
            ,水中藻、荇交橫”是月色澄澈之美;“③
             
            ,④
             
            ”呈現的是大漠雄渾之美(《使至塞上》);“晴川歷歷漢陽樹,⑤
             
            ”描繪的是花草繁茂之美;“⑥
             
            ,淺草才能沒馬蹄”則勾勒出初春的活力美。
            ??江山多嬌,情思無限。王績在蒼涼的秋色中心生“⑦
             
            ,長歌懷采薇”的苦悶惆悵;多情女子則在滿樹馨香里感慨“此物何足貴?⑧
             
            ”;劉楨有感于“常端正”的松柏,對堂弟寄寓了“⑨
             
            ?⑩
             
            ”的期望;而暮年的曹操用形象的比喻“?
             
            ,?
             
            ”來表達自己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期“國潮”成熱詞,國內運動品牌鴻星爾克因捐贈5000萬物資馳援河南,被譽為“國貨之光”。一時間“國潮”新品讓消費者qiáo ①首以盼。十年間國貨實現了華麗tuì ②變,國風文化四處開花。“國潮”中國文化底色,讓世界看到中國力量,聆聽中國潮流之聲!這是令人的時刻。
            ??“國潮”代表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什么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就是在我們的文化意識中,必須要有一種堅持,就是對本土理念的文化支持。一個普通國民具有了這種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就會加深其對歷史文化的覺悟,更加深沉地熱愛和守護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一個民族有了這種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相應的漢字。
             

             

            (2)從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處。(只填序號)
             
            (A 突顯  B 彰顯)
             
            (A 誠惶誠恐  B 引以為豪)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
            (4)將下列四個句子填入文中丙處,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就不會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園和文化的根。
            ②而這一切決定了這個民族擁有深厚的思想、自我超越的精神。
            ③更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國力和它的未來。
            ④就會更加堅定自己的文化價值。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3.在《紅星照耀中國》名著閱讀活動中,同學們了解到:
            (1)《紅星照耀中國》原名為《
             
            》,作者是來者美國的記者
             

            (2)在這個記者眼中,“精力過人,不知疲倦,頗有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是
             
            ,敵人懸賞兩百萬元的首級是來自紅軍大學一個平均年齡為二十七歲的老戰士班,這所大學的校長是從未吃過敗仗的
             
            ,被稱為“書生出身的造反者”,來自于大官僚家庭,一個行動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識分子是
             

            組卷:39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64分)

          • 8.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中華農耕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在漫長農耕時代創造、形成和傳承下來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財富。珍藏農耕記憶,弘揚傳統文化,漸成社會共識和積極行動。河南省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就是比較突出的一例。該館于2021年12月正式開館,。館舍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藏品3000多件(套)。“接地氣、通民情、貫古今、重文化”是該館的突出特色。開館以來產生的社會效益和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出預期,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十分突出。
            【材料二】

            (數據來源: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材料三】
                  農耕文化中不可缺少農耕教育傳承,中國教育不能拋棄農耕教育,而且必須把農耕教育放在重要的基礎教育位置。專家表示,要把農耕教育作為勞動教育課程的一部分,奠定課程地位,把包括農耕學習在內的勞動教育學業成績納入學生的成長檔案。落實農耕教育的場地也不容忽視。這需要各類學校根據各自情況去聯系、建設、共建農耕教育場地。此外,具有農耕經驗的勞動者缺乏教育教學經驗,而一線教師又缺乏農耕實踐。培養專業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才能不斷提高農耕教育的質量。最后,還需要建設一支勞動教育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隊伍。通過吸收專家學者、學生、教師、勞動致富能人等方面的人才來組建隊伍,獲得理論上有高度、實踐上接地氣的農耕教育研究成果。
            (1)下列選項中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弘揚中國傳統農耕文化,漸成社會共識和積極行動。
            B.河南省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已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C.開展農耕教育,能讓孩子有常識、愛勞動、知勤儉。
            D.具有農耕經驗的勞動者可擔任農耕教育的專業教師。
            (2)曉葉同學根據【材料二】分析農耕教育的必要性。請幫助她簡要梳理。
            中國青年報調查數據顯示:
             
            可見,開展農耕教育是必要的。
            (3)如何落實農耕教育?請根據材料三簡要概括。

            組卷:68引用:9難度:0.5

          三、寫作。(60分)

          • 9.作文。
                  居里夫人雖身處簡陋棚屋,但醉心科學的歲月卻是她一生中的好時光;青年魯迅只身異域學醫,藤野先生與他相處的點滴,是他難忘的好時光;吳均記錄了他暢游富春江,忘情于天地大美的好時光……好時光,也許是你的現在,也許是你的回憶,也許是你的憧憬;也許你是好時光的親歷者,也許你是好時光的見證者;也許是一段獨特的悠長歲月,也許是一段簡單的尋常日子……
                  請以“好時光”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組卷:5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