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第4章 運動和力的關系》2023年單元測試卷(18)
發布:2024/8/27 2:0:8
一、選擇題
-
1.下面是摘自上個世紀美國報紙上的一篇文章:
阿波羅登月火箭在脫離地球飛向月球的過程中,宇航員通過無線電與在家中上小學的兒子湯姆通話.宇航員:“湯姆,我們現在已關閉了火箭上所有的發動機,正向月球飛去.”湯姆:“你們關閉了所有的發動機,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動火箭向前運動呢?”宇航員猶豫了半天,說:“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動火箭向前運動吧.”
若不計天體對火箭的引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湯姆問話所體現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宇航員答話所體現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宇航員答話所體現的物理思想是“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D.宇航員答話的真實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慣性飛行 組卷:280引用:19難度:0.9 -
2.如圖所示,乘客在公交車上發現車廂頂部A處有一小水滴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B點處,由此判斷公交車的運動情況是( )
A.向前加速運動 B.向前減速運動 C.向后勻速運動 D.向后減速運動 組卷:132引用:7難度:0.9 -
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物體的質量減為原來的一半,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則( )
A.a′<a B.a<a′<2a C.a′=2a D.a′>2a 組卷:328引用:8難度:0.6 -
4.如圖所示,兩個質量均為m的物體A和B,由輕繩和輕彈簧繞過不計摩擦的定滑輪連接,系統靜止后,將另一質量也是m的物體C,輕放在A上,在剛放上C的瞬間(重力加速度為g)( )
A.A的加速度大小是 g12B.A和B的加速度都是0 C.C對A的壓力大小為mg D.C對A的壓力大小為 mg13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5.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已知物體所受水平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物體相應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則( )
A.滑動摩擦力為3N B.全過程物體發生的位移為15m C.動摩擦因數為0.2 D.物體的質量為1.5kg 組卷:149引用:4難度:0.6 -
6.如圖所示為糧袋的傳送裝置,已知AB間長度為L,傳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工作時其運行速度為v,糧袋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正常工作時工人在A點將糧袋放到運行中的傳送帶上,關于糧袋從A到B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
A.糧袋到達B點的速度與v比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B.糧袋開始運動的加速度為g(sinθ-μcosθ),若L足夠大,則以后將一定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 C.若μ≥tan θ,則糧袋從A到B一定是一直做加速運動 D.不論μ大小如何,糧袋從A到B一直做勻加速運動,且a>gsinθ 組卷:210引用:13難度:0.7
五、解答題
-
17.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靜置一質量M=2kg、長度L=0.5m的薄木板A,木板右端放有一質量m=4kg的小滑塊B(可視為質點)。某時刻在木板右端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t=2s后撤去。已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滑塊離開木板前、后的速度不變,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滑塊離開木板時的速度大小v;
(2)撤去恒力F時滑塊到木板左端的距離d。組卷:52引用:10難度:0.5 -
18.如圖所示,一傾角θ=37°的足夠長斜面體固定于地面上,斜面體上有一質量為M=1kg的木板,t=0時刻另一質量為m=1kg的木塊(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14m/s從木板下端沿斜面體向上沖上木板,同時給木板施加一個沿斜面體向上的拉力F=18N,使木板從靜止開始運動.當t=1s時撤去拉力F,已知木板和木塊間動摩擦因數μ1=0.25,木板和斜面體間動摩擦因數μ2=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求:
(1)木塊和木板速度相等之前各自的加速度;
(2)木板從開始運動至到達最高點所經歷的時間t;
(3)若要求木塊不從木板的上端沖出,木板至少為多長?組卷:161引用:3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