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共50分。其中第1-30題,每小題1分,第31-40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關于下列生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衣藻和黑藻均屬于低等植物,具有中心體 B.菠菜和發菜都具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等多種細胞器 C.藍細菌和酵母菌比較,前者含有葉綠素、藻藍素,后者含有液泡 D.支原體和衣原體都屬于原核生物,含有細胞壁、細胞膜、核糖體、擬核等結構 組卷:40引用:4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物體內水分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內的核糖體、線粒體、葉綠體都能產生水 B.寒冬來臨,北方冬小麥細胞內結合水比例升高,自由水比例下降 C.水進出細胞更多是通過順相對含量梯度直接穿過磷脂雙分子層實現的 D.水分子內部氫鍵的存在,對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3.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嬰幼兒缺鈣可能是由于缺少維生素D引起的 B.土壤缺乏鎂離子,會導致大豆植株葉片發黃 C.人體缺鐵使血紅素含量下降,會導致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D.人體缺鈉會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最終引發肌肉酸痛無力 組卷:15引用:2難度:0.9 -
4.內共生起源學說認為;葉綠體起源于原始真核細胞吞噬的藍細菌,二者共生后,藍細菌進行光合作用為宿主細胞提供有機物,宿主細胞為藍細菌提供各種生存條件,最終協同進化融為一體。下列事實不支持該學說的是( )
A.葉綠體與藍細菌均含有DNA,不含有染色體 B.葉綠體中的核糖體與藍細菌中的核糖體大小基本一致 C.葉綠體外膜與真核細胞內的膜結構相似,葉綠體內膜與藍細菌細胞膜相似 D.脫離細胞后的葉綠體不能進行自我復制,且其中較多的蛋白質是由細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5.下列關于糖類和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與糖類相比,各種脂質特有的元素是N和P B.食物中的纖維素被人體內的消化酶消化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C.幾丁質能結合重金屬離子,可用于廢水的處理 D.通常情況下,糖類和脂肪能發生大量的相互轉化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6.下列與細胞膜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膜是動物細胞的邊界,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B.構成動、植物細胞膜中的脂質包含磷脂和脂肪 C.細胞之間的各種信息交流依賴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完成 D.磷脂分子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其頭部親水,尾部疏水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7.某同學將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分別浸在A、B兩種溶液中,測得細胞失水量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t2之前,A、B溶液中的洋蔥外表皮細胞原生質層持續變小 B.B溶液中的溶質分子從t1時開始進入洋蔥外表皮細胞 C.實驗t2~t3過程,曲線A達到平衡時,沒有水分子進出細胞 D.此實驗證明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收水分和吸收溶質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8.H+-K+泵是ATP驅動的離子轉運蛋白。人進食后,胃壁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H+-K+泵的囊泡會轉移到細胞膜上。胃壁細胞通過H+-K+泵向胃液中分泌H+同時吸收K+。細胞內K+又可經通道蛋白順濃度梯度進入胃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H+-K+泵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 B.H+和K+進出胃壁細胞膜的方式均需要載體蛋白和消耗能量 C.H+-K+泵以囊泡的形式轉移到細胞膜上對于維持胃內的酸性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D.抑制H+-K+泵功能的藥物可用來有效的減少胃酸的分泌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9.乳糖是還原性糖,可被乳糖酶催化水解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某同學在相同且最適的條件下,利用不同濃度的乳糖和乳糖酶做了以下實驗,結果如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實驗一(乳糖濃度為10%) 酶濃度 0 1% % % % 相對反應速率 0 25 50 100 200 實驗二(酶濃度為2%) 乳糖濃度 0 5% 10% 15% 20% 相對反應速率 0 25 50 65 65 A.乳糖屬于二糖,可存在于動、植物體細胞中 B.實驗一的結果表明,如果繼續增加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將繼續增大 C.實驗二中,乳糖濃度在15%~20%范圍內,相對反應速率的限制因素是乳糖酶濃度 D.若將實驗二反應溫度提高5℃,相對反應速率將增大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10.NTP(核苷三磷酸)結構如圖所示,其中2′位置為羥基(-OH)。若2′位置的羥基脫掉氧原子,則形成dNTP(脫氧核苷三磷酸)。下列關于NTP和dN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NTP、dNTP以及磷脂分子的元素組成都為C、H、O、N、P B.dNTP可為體內DNA分子復制提供原料 C.γ位被32Р標記的NTP,作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標記 D.dNTP可以為DNA復制提供反應所需的能量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11.如圖是在適宜溫度條件下測得的小麥種子CO2釋放總量與O2濃度之間的關系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當O2濃度≥10%時,產出CO2的過程只有有氧呼吸,沒有無氧呼吸 B.圖中QR段CO2釋放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氧氣抑制無氧呼吸,有氧呼吸還很弱 C.若圖中的AB段與BC段的距離等長,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相等 D.據圖可知,O2濃度為5%左右是儲存小麥種子的最佳氧濃度范圍 組卷:37引用:3難度:0.7 -
12.某實驗小組為探究CO2濃度和溫度對棉花光合作用的影響,設置了甲(800μmol?mL-1CO2+25℃)、乙(800μmol?mL-1CO2+20℃)和丙(400μmol?mL-1CO2+20℃)三個實驗組,并測量在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棉花的光合速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溫度和CO2濃度 B.A點時,甲、乙兩組棉花固定CO2的速率相等 C.與B點相比,C點時棉花需要光反應提供更多的NADPH和ATP D.甲組曲線最終不再升高的主要內部原因是光合作用色素和酶的數量有限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13.如圖表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某一器官內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動物體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4個DNA分子 B.甲和乙是精原細胞,丙是初級精母細胞,丁是精細胞 C.①和②是非同源染色體,可以組成一個染色體組 D.甲、丙細胞中發生了同源染色體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現象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14.“命運女神”Klotho基因是一種與衰老密切相關的基因,它通過調控離子通道、信號通路或其他基因的表達而發揮抗衰老、保護腎臟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研究發現,Klotho基因缺陷的小鼠壽命縮短了80%,而過度表達Klotho基因后能夠延長雄鼠30.8%、雌鼠19.0%的壽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高等動物衰老的細胞內Klotho基因的表達可能受到了抑制 B.衰老的細胞萎縮,體積變小,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 C.細胞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可能會攻擊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變,導致細胞衰老 D.將更多的Klotho基因轉入細胞后就能阻止細胞衰老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15.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的染色體交叉互換,也可以發生在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過程中,這種現象稱為有絲分裂交換。如圖是某高等動物體內某細胞中染色單體交換的示意圖,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三對等位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該圖為有絲分裂交換,則該細胞可產生基因型為DDEEFf的子細胞 B.若不考慮該生物發生的交換,則該動物可產生8種基因型的配子 C.若該圖為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的染色單體交換,則該細胞可產生4種類型的配子 D.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生的染色體交換都會引起染色體結構變異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除特別說明外,每空一分)
-
44.果蠅中控制長翅和殘翅的基因用A、a表示,圓眼和棒眼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翅型和眼型的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上。某科研小組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如表所示:
親本組合 F1表現型及比例 性別 長翅圓眼 殘翅圓眼 長翅棒眼 殘翅棒眼 實驗一長翅圓眼(♂)×長翅圓眼(♀) 雄性 3 1 3 1 雌性 5 2 0 0 實驗二:長翅棒眼(♀)×殘翅圓眼(♂) 雄性 0 0 1 1 雌性 1 1 0 0
(2)決定翅型的基因位于
(3)實驗一中,子代殘翅圓眼雌果蠅中雜合子占
(4)為進一步確定死亡個體的基因型,請利用實驗一、二中親本為材料設計新的雜交實驗:雜交實驗選取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45.某二倍體生物的一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的排列順序為abc?de(“?”代表著絲粒)。根據生物變異現象進行分析并回答:
(1)生物變異包括僅有環境因素影響的不可遺傳的變異和由于
(2)研究發現該生物的這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了以下的幾種情況的變化,請判斷變異類型:
①abed?c
(3)研究發現控制性狀的A、a基因及其三種突變基因決定的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下,據表分析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蘇氨酸 脯氨酸 突變基因a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蘇氨酸 脯氨酸 突變基因a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蘇氨酸 脯氨酸 突變基因a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蘇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②突變后的基因a1、a2、a3與A、a之間的關系是
③研究發現群體中的某一個體的基因型為AAa,則該個體可能發生了組卷:13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