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新版必修4 《第三單元 小說》2018年單元測試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文字是有形的思維。二者都是思維的外化。像語言一樣,文字也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古文字是對思維進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類主要運用形象進行思維。這種特點反映在古詩歌中,人們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話中,人們通過具體的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沒用的。形象思維曾是人類最得心應手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從文字的創造特點看,繪畫文字是最早的文字。這種文字的主要特點是象形。不僅中國的古文字用形象來表示,古巴比倫人、古瑪雅人、古埃及人等無一不是從象形開始來創造古文字的。
創造文字的時代,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還比較薄弱。人們進行抽象思維,還很難脫離具體形象來進行,往往要依賴于對形象的類比、比較、聯想來進行。表現在文字的創造上,形與義密切結合在一起,人們是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的。文字的產生一方面是以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標志著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還不發達,這種低下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可能創造太抽象的符號。
抽象思維能力的低下還主要表現在古文字的詞類上,表現為形容詞的極端貧乏。從甲骨文看,形容詞數量相當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麗等為數不多的形容詞。事物的性質包含在事物之中,與事物不可分離,只能通過人的思維才能把事物的性質從事物本身分開。在近代一些少數民族那里,要說熱,只能說“像火一樣”。早期文字中的“魚”字是各種各樣的魚類象形,后來逐漸概括出一種共同的魚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為各種各樣魚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幾乎每個文字都經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沒有概括過程,就不可能產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這種概括能力使人們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質,撇開了同類事物之間的差別性、個性和偶然性,產生了最初的種、類概念。
在概括能力發展的同時,形象思維本身也在不斷發展著。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展。古人類從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質,從而創造了形容詞,又創造出代表新的形象的詞。例如,從羊的肥大的形象創造了“美”字,進一步又創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詞。形容詞產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體形象的詞成為更形象生動的新詞。例如月字、鏡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變成了“明鏡”“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類從眾多的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造新的字。
從古文字的演變進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中辯證地發展,使人類的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而使人類能夠更深更廣地認識世界。
(摘編自朱長超《從古文字看原始思維及其發展》,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語言”與“文字”都是思維的外化,如同可以通過古代語言來考察原始思維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古文字來考察原始思維。
B.創造文字的時代里,人們常需要依賴形象的類比、比較、聯想來進行抽象思維。那時候,人們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
C.概括讓人們認識到了事物的共性,沒有概括就不可能產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因而幾乎每個文字都經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
D.古人類充滿智慧,能夠從眾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之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造新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因為文字是有形的思維,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所以從某個意義上而言,古文字是對思維進行考古的工具。
B.人們在古詩歌中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在原始神話中用具體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這種形象思維的主要特點便是象形。
C.事物的性質與事物不可分離。形容詞是對事物性質的抽象概括,當人們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后,形容詞才有可能出現。
D.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關系密切、辯證發展。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維的寶貴資源,因而,當下對古文字的研究與保護,不僅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更是對人類歷史的尊重。
B.古中國人、古巴比倫人、古瑪雅人、古埃及人都是從象形開始創造古文字。這說明古代東西方人的思維中存有相同的因子。
C.文字的產生是以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因而,如果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不太發達,人類就不太可能創造出文字。
D.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中辯證地發展,推動人類思維能力不斷發展,使人類更好地認識世界。組卷:6引用:17難度:0.9 -
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蒲公英的歌唱 教育局來信了。
老周拿著那個印著火紅大字的牛皮紙信封,如拿著一顆不知道該怎么拆卸的炸彈。作為一個外來民工子弟學校的校長,他從來沒有遭遇到如此隆重的事情。此前,教育局要找他,都是一個電話,內容大多是讓他協助調查鄰校的打架事件或賣花團伙招未成年人上街行騙等事情。或者,就是嚴斥他那只有半個籃球場的校園體育設施不達標……
他硬著頭皮打開信封,以最壞的打算讀完那份短短的信。信上說:六一兒童節將至,請貴校組織節目,參加區上的文藝調演。
猶如大牢里的死刑犯,原以為接到的執行判決居然是無罪釋放,差點沒跳起來。他把信反復讀了幾遍,確信不是自己眼花了,一顆興奮的眼淚終于奪眶而出。
光高興沒用,當務之急,是得去找老師,弄出個好的節目,才不辜負上級。
他趕緊進城到藝術館,想去請那里的老師們幫忙。老師們都很忙,一聽說連三百元一小時的課時費都交不起,而且還要坐兩路公交再轉火三輪才能到達他的學校,于是果斷地拒絕了。整整一天,他得到的結果都一樣,不同的只是有人聽他說完而有人只聽他說了一半或更少。
晚上,錯過末班車的老周走在雨后的大街上,心情像他的影子一樣絕望。就在他不知道該向誰說說委曲的時候,從遠處橋洞下傳來一陣凄涼的吉它聲,那聲音如泣如訴,令他忍不住走了過去,看見琴聲起處,一個犀利哥樣的長發男人蹲在橋墩旁,腳邊亂七八糟地躺著一堆酒瓶。
他小心地走過去,那人也只當他是一陣風,沒有理會,繼續彈著吉它并唱起歌,那歌是老周從沒聽過的,講的是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在大地上流浪卻再也找不到那個可愛的小天使。老周也是一個女兒的爸爸,特別能引起共鳴,聽著聽著,不覺已是淚流滿面。
因著這幾滴淚,他們接上話來,并一直聊了起來,到天明時,老周已大體明白對方是個音樂家,因為女兒得了腦癌不治身亡而痛不欲生,四處漂泊地想掙脫痛苦,而且,老周還知道并堅信,這是天可憐他,給他送來了排練節目的老師。
他扛著老天送來的老師回到學校,等了一整天,老師才醒,雖然說話依舊有些顛三倒四,但大至能明白老周的請求,于是爽快地答應了。幾天后,寫出了一首歌曲,歌詞大意是講一個不知道父母是誰的蒲公英在星空下尋找人生的答案,并且發出為什么只有美麗的鮮花才有明天的感嘆。但最終,蒲公英看到普照的陽光,并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它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長成一株美麗的生命。
老周很喜歡這首歌,曲調很美,歌詞的意境與學校孩子們的心境相契合,當然,最令他喜歡的還是蒲公英的結局。
沒有伴奏,音樂家為他們設計了無伴奏童聲合唱。經過幾天的排練,雜亂失控的聲音,便被天籟般流暢和諧的演唱所代替。倉庫改造的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次傳出了悠揚的歌聲。
為了配得起這歌聲,老周花血本為孩子們訂制了一套城里孩子們穿的校服。淺藍的裙子白色的襯衣,把小家伙們包裝得鮮亮整齊。為此,他推遲了給老師們發工資,但老師們并沒像以往那樣不高興,紛紛說,這事,值得支持。
演出那天,一個跑野的家長開著他的金杯車把孩子們送到演出的劇場門口,音樂家也破天荒理了發,換了身干凈的衣服,帥氣地坐在副駕駛座上。看著二十幾天的辛苦終于結出了果實,老周臉紅紅的,眼亮亮的,微笑著,一語不發。
當老周走進劇場去簽到時,負責簽到的張科長很困惑地問:你們怎么來了?
“我們收到通知來的。”老周既興奮,又有些惴惴不安地遞上通知。
科長把通知捻過來,像檢驗偽鈔一般仔細看了一遍,然后一拍腦門說:“發錯了,這是誰干的?明明是通知你們限期關閉學校,怎么裝成文藝調演通知了?這不是亂彈琴嗎?”老周像被太陽曬過的泡泡糖,軟撳她飄了回去。他不知道該怎么向孩子們解釋這次不知是自己還是別人犯的錯誤,他覺得這比讓他結束辦了多年但終于還是沒修成正果的學校更讓他難過。
遠處飄來一陣蒲公英的吟唱,那是他的孩子們在做最后一次練習,周圍路過的人們都感嘆:這歌真好聽啊!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A.小說以“教育局來信了”開篇,看似突兀,實則頗具匠心:不僅交待了事件的起因,還起到了吸引讀者的效果。
B.借老周找老師碰壁的遭遇,作者批評了藝術館老師的冷漠,也呼吁全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給弱勢群體更多的支持。
C.“一拍腦門”這一細節描寫,形象地表現出科長在認真檢查通知單發現自己工作的疏忽與失誤后的尷尬與歉疚。
D.因為音樂家的歌聲里有對孩子的“愛”,所以老周堅信音樂家是“天可憐他,給他送來了排練節目的老師”。
E.小說有多處精彩的比喻,如“老周像被太陽曬過的泡泡糖,軟軟地飄了回去”“一個犀利哥樣的長發男人”等。
(2)小說標題有哪些意蘊?請簡要概括。
(3)有人說小說的結局設計得很成功,你同意嗎?請結合文本和現實,談談理由。組卷:28引用:19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2017年3月,由中南民族大學教授王兆鵬與搜韻站共同打造的《唐宋文學編年系地信息平臺》正式上線,僅兩天,絡點擊量就達220萬次。登陸平臺,點擊詩人名字,就可看見他一生行跡的文字版和路線圖,點擊路線圖中的任一個地點,能看到他在這里的生活軌跡,留下的作品,該平臺利用大數據打造了一張“文化版”中國地圖。這之前,文學研究幾乎沒有利用過大數據,該地圖一次通了歷史的時空隔閡,將唐宋詩人請出了“格子間”。
這并非王兆鵬第一次將大數據和文學連接在一起。上世紀90年代,他就利用大數據給唐詩宋排名次,結果遭到一片罵,但王兆鵬卻還是選擇相信數據,他覺得在將來的文史研究中,作品的好壞評價“必須要有數據作支撐。”該地圖還引起了海外研究者的關注,哈佛大學相關項目組也發來郵件,希望合作共享數據。
(摘編自翁佳妍《用一張地圖,將唐宋詩人請出“格子間”》) 材料二:
我們生活在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擺脫數據的大數據時代。數據越多,人們做出的分析就越多;人們分析得越多,制造的煙幕彈也就越多。因此不能單看數據的表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美國交通部關于對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和美國西部航空公司的飛機晚點率統計分析為例:
自1987年起,美國交通部就要求航空公司上報每個月的晚點記錄。在最近的報告中,美國西部航空公司是表現最好的一家,晚點率最低。在競爭對手紛紛倒閉的情況下,形勢一片大好。但1991年的夏天,美國西部航空公司卻宣布破產,這與分析人員統計分析有關。
分析人員統計分析時只關注四個對象:客機、到達機場、客機數量和晚點頻率,而忽視了天氣條件、載客率等,又加之在統計平均數時,對某些指標進行過度加權后,兩個公司的平均晚點率就完全走向了反面。
(摘編自美國馮啟思《對“偽大數據”說不:走出大數據分析與解讀的誤區》)【注】統計學認為,在統計中計算平均數等指標時,為了考慮到每個數量在總量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同可以給予不同的權數,這樣的做法就叫加權,即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事實上,沒有重點的評價就不算是客觀的評價。
材料三:
近日,《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據紹,《方案》旨在運用大數據概念和技術創新農業監測統計工作的思路和辦法,推動大數據在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等環節的應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試點省份包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青海、新疆,當前由于農業數據的共享開放不足,導致信息孤島、數據壁壘、數據碎片化和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大量存在。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認為,充分利用大數據對農業生產要素實行數字化設計、智能化控制、精準化運行、科學化管理,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摘編自《<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公布:打破信息孤島共享涉農數據》)(1)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圖1數據支持以下結論:整體上,美國西部航空公司正點到達的表現要勝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
B.圖2 數據支持以下結論:美國西部航空公司在每個機場的正點到達率均低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
C.美國西部航空公司最終走向了破產,這與分析人員所關注的評價對象不夠全面有著一定的關系。
D.為了統計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我們不能夠在加權后進行平均數的統計,否則統計結果會有偏差。
(2)下列對材料的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A.《唐宋文學編年系地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打造了一張“文化版”中國地圖,這是國內文學研究領域首次利用大數據的個案。
B.王兆鵬的研究引起了哈佛大學相關項目組的關注,這說明海內外的文學研究者對于大數據的利用還是有一些共識和期待的。
C.馮啟思認為數據越多,人們的分析就越多,煙幕彈也就會更多,所以不能只關注數據的表象,要敢于對“偽大數據”說不。
D.從《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的試點省份分布來看,說明我國當下利用大數據推進農業發展的側重點應該放在西部地區。
E.大數據的使用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數據支持,使得一些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因此利用大數據是行業發展的前提。
(3)根據上述材料,概括說明在信息化的當下我們該怎么對待大數據研究。組卷:5引用:8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下面是某校學生寫的一張海報,其中存在五處不夠準確、簡明、得體的地方。請先寫出序號,然后加以修改。
海報
①為了迎接“五一電影展”并開展學生影評征文活動,②營造同學們的校園生活,③陶冶同學們的情操,④提高同學們的電影欣賞和電影評論寫作,⑤特邀請著名電影藝術家張歌赴我校作題為“如何欣賞電影藝術”的講座。⑥時間為2018年4月28日,⑦地點在校禮堂,⑧屆時歡迎同學們光顧。
××中學學生會
2018年1月17日
答:組卷:5引用: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為學生提供了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機會,引發了學生們的熱議。
有學生說,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有學生說,社會實踐很有必要,在實踐中了解社會,才能盡早融入社會。
有學生說,我的精力有限,學習時間很緊張,對我有幫助的社會實踐我才參加。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明確文體,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組卷:4引用: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