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八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6/22 8:0:10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
1.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是( )
A.原始大氣 B.原始海洋 C.地球 D.原始太空 組卷:51引用:4難度:0.6 -
2.米勒的實驗成功,為哪種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A.生生論 B.化學進化論 C.宇宙生命論 D.自然發生論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3.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是( )
A.細胞學說 B.胚胎學說 C.礦石 D.化石 組卷:29引用:5難度:0.6 -
4.現代類人猿和人類共同的祖先是( )
A.類人猿 B.森林古猿 C.長臂猿 D.北京猿人 組卷:247引用:61難度:0.7 -
5.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有脊椎動物是( )
A.兩棲類 B.哺乳類 C.鳥類 D.魚類 組卷:14引用:4難度:0.7 -
6.在生物分類的等級單位中,最小的分類單位是( )
A.門 B.界 C.科 D.種 組卷:14引用:4難度:0.9 -
7.人類祖先和猿的本質區別( )
A.是否能使用工具 B.是否有語言文字能力 C.人有喜、怒、哀、樂 D.人能夠兩足直立行走 組卷:38引用:3難度:0.5 -
8.金魚的不同品種是( )的結果。
A.自然選擇 B.人工選擇 C.自然變異 D.生存競爭 組卷:35引用:5難度:0.6 -
9.按照生物進化的歷程,將如圖植物按結構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10.“苔痕上階綠”和“一枝紅杏出墻來”分別描述了哪兩類植物( )
A.苔蘚植物和被子植物 B.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C.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 D.藻類植物和被子植物 組卷:329引用:8難度:0.5 -
11.2022年云南發現了兩棲類新物種11種,這些兩棲動物都不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根本原因是( )
A.四肢不發達 B.神經系統不發達 C.體溫不恒定 D.生殖發育離不開水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12.俗話說“蛙滿塘,谷滿倉”,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蟲,其中絕大多數是害蟲。下列有關青蛙生殖和發育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雌蛙鳴叫招引雄蛙有利于進行交配 B.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青蛙屬于兩棲類,幼體是蝌蚪,用鰓呼吸 D.青蛙的成體通過皮膚和肺呼吸 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13.以下詩句中所描述的影響生物的環境因素不是溫度的是( )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D.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組卷:29引用:4難度:0.5 -
14.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環境影響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陽 C.蚯蚓疏松土壤 D.春風又綠江南岸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15.蝗蟲的身體表面具有保護身體和防止水分蒸發的結構,它稱為( )
A.表皮 B.甲 C.外骨骼 D.皮膚 組卷:61引用:3難度:0.5
三、識圖與分析(共5個小題,共30分)
-
44.如圖是米勒研究生命起源過程的實驗裝置,認真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裝置A中的氣體模擬的是
(2)在實驗裝置中收集
(3)米勒實驗結論:在
(4)米勒的實驗是否驗證了原始生命的形成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45.根據圖和提供的材料回答問題。
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學會了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天盤、塘泥肥桑的方法,創造了“桑基養魚”生態農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桑基魚塘”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人們改變以蠶沙直接下魚塘的老辦法,將蠶沙、人畜糞便、植稈、雜草、樹葉等投入沼氣池內發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氣渣喂魚。這樣,就把傳統的“桑、蠶、魚”農業結構,變成了“桑、魚、氣、蠶”的新型農業結構。
(1)該生態系統中,桑與蠶是
(2)在利用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物質生產沼氣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細菌,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
(3)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源于組卷:1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