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新疆巴音一中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28 0:30:2
一、積累與運用(共8小題,共計28分)
-
1.下列詞語的字形與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行輩(háng) 怠慢(dài) 煨燉(piān) 顧名思意 B.亢奮(kàng) 晦暗(huì) 農諺(yán) 草長鶯飛 C.劫難(jié) 趨勢(qū) 霧靄(ái) 單調枯燥 D.遷徙(xǐ) 凋零(diāo) 譬如(pì) 諸如此類 組卷:108引用:7難度:0.7 -
2.下列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追溯 兩棲 湊齊 密蜂 B.薏仁 煨燉 兩頰 元霄 C.巴結 歸省 行輩 攛掇 D.過癮 健脾 落慕 鳥臀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加點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教育改革的號角剛剛吹響,貴港市教育局一馬當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排。 B.許多孩子剛擺脫尿布就開始擺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其熱衷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C.每當日薄西山,林中的鳥兒便銷聲匿跡;旭日東升時,密林中又嘈嘈雜雜。 D.這篇文章立意明確,論述周到、深刻,真可謂天衣無縫。 組卷:185引用:15難度:0.8 -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在節約型社會里,人們有效利用資源進一步增強。 B.這篇小說完美地塑造了一個普通船長的光輝事跡。 C.大家去郊游時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發生意外事故。 D.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日前表示,重視外語學習、忽視中文教育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已經逐漸顯現出來。 組卷:161引用:22難度:0.9
三、古詩文閱讀。(共8分)
-
1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雨中上韜光庵①,霧樹相引,風煙披薄,木末飛流,江懸海掛。稍倦,時踞石而坐,時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態得樹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蒼山之營衛②得水而活,惟韜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靈隱,求所謂“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者,竟無所有。至韜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讀,雨中泉可聽,恨僧少可語耳。枕上沸波,終夜不息,視聽曲獨,喧極反寂。益信聲無哀樂也。
(節選自明代蕭土瑋《韜光小記》)(注)①韜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營衛:原指由飲食中吸收的營養物質,這里指精氣。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①心樂之
②佁然不動
③益信聲無哀樂也
④恨僧少可語耳
(2)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時踞石而坐 學而不思則罔 B.以其境過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山之營衛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D.其岸勢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何
大都山之姿態得樹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蒼山之營衛得水而活
(4)翻譯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惟韜光道中能全有之。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從中傳達出了作者組卷:3引用:2難度:0.5
四、作文(40分)
-
12.寫作
作為中學生,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知識,擁有青春,擁有激情。有時我們也會埋怨命運不公,感嘆生活太累。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們珍惜的很多很多。
請以“珍惜所擁有的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字要寫得規范工整;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襲。組卷:128引用:19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