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5 3:0:1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17小題為單選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8-20小題為多選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意,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錯選或不選不得分。)
-
1.小明是一名初二年級的中學生,以下是他對生活中一些有關自己的物理量的估測,最接近事實的是( )
A.他雙腳站立地面時對地壓強約為1000Pa B.他從一樓走上三樓克服重力做功約為3000J C.教室內氣壓約為1×103Pa D.用手托起兩個雞蛋的力約為20N 組卷:52引用:2難度:0.6 -
2.為了紀念物理學家做出的貢獻,通常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物理量的單位。下列單位中,以瓦特名字命名的物理量是( )
A.質量 B.功 C.功率 D.力 組卷:3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實例中,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A.吸盤式掛衣鉤 B.船閘 C.彈簧測力計 D.訂書機 組卷:356引用:4難度:0.5 -
4.攀巖運動能強身健體,提高協調能力。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下列攀巖設備或動作與增大摩擦無關的是( )
A.攀登鞋采用特殊的橡膠,且攀登時與巖石貼合緊密 B.攀巖者隨身攜帶的粉袋,方便手掌出汗時蘸取鎂粉 C.攀巖者攀登時,腳用力蹬緊巖石 D.攀巖者佩戴寬厚的腰帶,安全又舒適 組卷:1127引用:18難度:0.5 -
5.兩次水平拉動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路程(s)-時間(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次物體運動的速度:v1<v2 B.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 C.0-6s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1>W2 D.0-6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P2 組卷:2819引用:51難度:0.7 -
6.如圖所示的情境中,各圖與相應描述相符的是( )
A.
排球被接起后,豎直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力平衡B.
若被舉起的靜止的杠鈴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杠鈴將保持靜止狀態C.
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如果將試管頂端a處開一個孔,管內水銀會從a噴出D.
運動員滑雪時受到的重力和滑雪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7.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車(如圖甲所示)在“冰面”上滑出一個美麗又巨大的中國結(如圖乙所示)。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推冰車時,人對車的推力大于車對人的推力 B.冰車裝有車輪目的是減小摩擦 C.小朋友坐上冰車后,冰車對“冰面”的壓強變大 D.冰車勻速直線行駛時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組卷:26引用:1難度:0.7 -
8.將一個質量為275g的土豆放入容器內的水中,土豆下沉后靜止在容器底部,如圖1。小明設法在土豆上插入幾個輕質的粗吸管后做成了一個“吸管土豆”,再次放回水中后“吸管土豆”浮了起來,最終漂浮在水面上,如圖2(忽略吸管重力,取g=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中靜止的土豆所受浮力等于2.75N B.土豆上插入吸管后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從而增大了所受的浮力 C.圖2中土豆浮起后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力比在圖1中時大 D.“吸管土豆”漂浮時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組卷:1234引用:3難度:0.6 -
9.2022年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開始了三航母時代,彰顯了我國海軍強大的軍事實力。關于航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福建艦”航母上的艦載機起飛后,航母所受浮力不變 B.水面艦艇多采用前后編隊而不是近距離并排行駛,是為了避免相“吸”而發生碰撞 C.作戰飛機在加速升空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機械能保持不變 D.潛水艇在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 組卷:38引用:6難度:0.7 -
10.建筑工地上,起重機幾分鐘內就能把所需的磚送到樓頂,如果人直接用滑輪組來提升則需要幾個小時,其原因是( )
A.起重機的功率大,做功多 B.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慢 C.起重機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多 組卷:1073引用:43難度:0.9 -
11.東京奧運會上,14歲的全紅嬋獲得女子10米跳臺跳水冠軍。如圖所示,正在比賽中的全紅嬋( )
A.起跳過程中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B.跳離跳板后仍能繼續向上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C.下落過程中動能保持不變 D.入水過程中所受水的浮力逐漸增大 組卷:46引用:1難度:0.7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2分)
-
32.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車禍的危害程度與汽車的動能大小有關,于是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問題:汽車的動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2)猜想假設:由“十次車禍九次快”可猜想:汽車的動能可能跟 有關;由“安全駕駛莫超載”可猜想:汽車的動能可能跟 有關。
(3)進行實驗:他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用金屬球模擬汽車,讓金屬球從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塊,將物塊撞出一段距離。實驗中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是通過 來表現的,使用的物理方法是:(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
(4)分析論證:分析甲、丙兩圖的實驗現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結論是:;
(5)實踐應用:用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 (選填“超載”或“超速”)行駛時危險性大的原因。組卷:104引用:1難度:0.8
四、計算與應用題(本題8分)
-
33.小南利用圖甲的滑輪組,將一實心長方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從水底拉出水面,圖乙是該實心長方體所受拉力F1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不計摩擦、水的阻力及繩重)。求:
(1)實心長方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
(2)實心長方體從水底到露出水面前,上升的高度;
(3)實心長方體從水底到露出水面前,若人對繩的拉力F2做功400J,求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組卷:539引用:8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