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鶴壁市浚縣一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每題1.5分,共60分)
-
1.鐮刀型細胞貧血癥(SCD)患者紅細胞易破裂導致溶血性貧血,嚴重時會致死。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致病基因攜帶者一般不表現SCD癥狀,因為其同時含有正常和異常紅細胞。瘧疾是瘧原蟲感染引起的,瘧原蟲可寄生于人體紅細胞中。瘧疾流行的地區,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致病基因攜帶者感染瘧疾的概率比正常人低得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寄生于人體成熟紅細胞中的瘧原蟲體內有遺傳信息的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發生 B.調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發病率時需要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樣本需要足夠大 C.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紅蛋白分子中氨基酸發生變化 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致病基因攜帶者感染瘧疾的概率很低,原因可能是異常紅細胞不利于瘧原蟲的寄生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2.如圖表示野生型鏈孢霉細胞內發生的部分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
A.染色體不是鏈孢霉基因的唯一載體 B.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表達都是以基因為單位進行的 C.圖示中基因指導合成相關酶的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 D.生物體性狀與基因之間不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組卷:5引用:5難度:0.8 -
3.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等位基因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B.親代的突變基因一定能傳遞給子代 C.基因突變一定能引起性狀改變 D.DNA分子結構的改變都屬于基因突變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4.編碼CFTR蛋白基因的模板鏈上缺失AAA或AAG三個堿基,導致CFTR蛋白缺少一個苯丙氨酸,引發囊性纖維病,下列不正確的是( )
A.與苯丙氨酸對應的密碼子為AAA或AAG B.編碼CFTR蛋白基因中發生堿基缺失屬于基因突變 C.細胞中合成CFTR蛋白需要tRNA、mRNA、rRNA參與 D.CFTR蛋白基因缺失堿基后轉錄形成的mRNA中嘧啶比例降低 組卷:62引用:8難度:0.7 -
5.某二倍體植物染色體上的基因E2發生了基因突變,形成了它的等位基因E1,導致所編碼的蛋白質中一個氨基酸被替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E2形成E1時,該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遺傳信息會發生改變 B.基因E2突變形成E1,該變化是由基因中堿基對的替換導致的 C.基因E2形成E1時,一定會使代謝加快,細胞中含糖量增加,采摘的果實更加香甜 D.在自然選擇作用下,該種群基因庫中基因E2的基因頻率不會發生改變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
6.研究人員利用60Co-γ射線處理某品種花生,獲得了高油酸花生突變體。研究發現,該突變與花生細胞中的M基因有關,含有MA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與原花生品種無顯著差異,含有MB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較高,從而獲得了高油酸型突變體(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利用60Co-γ射線處理花生的方法屬于人工誘變,具有可在短時間內提高突變率等優點 B.MA基因和MB基因都是通過基因突變形成的,兩基因中的嘧啶堿基所占比例相同 C.MB基因中“A-T”堿基對的插入使基因結構發生改變,可能導致具有活性的某種蛋白質無法合成 D.若直接在M基因的第442位插入一個“A-T”堿基對,則也可獲得高油酸型突變體 組卷:57引用:6難度:0.6 -
7.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能導致基因重組 B.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可引起基因重組 C.純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組導致子代性狀分離 D.同胞兄妹間的遺傳差異與父母產生生殖細胞時的基因重組有關 組卷:32引用:1難度:0.7 -
8.如圖是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其中字母表示基因。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此細胞含有6個染色單體,8個DNA分子 B.此動物體細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cDd C.此細胞發生的一定是顯性突變 D.此細胞既發生了基因突變又發生了基因重組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9.為了驗證低溫能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選取不定根長約1cm的大蒜放入4℃的冰箱內,誘導培養36h后進行固定處理、制片并觀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實驗須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B.該實驗原理是低溫處理能促進細胞內的復制和抑制細胞分裂 C.固定處理時需要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兩次以固定細胞形態 D.在顯微鏡的視野內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細胞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10.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這兩對基因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要培育出基因型為aabb的新品種,最簡捷的方法是( )
A.單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 C.人工誘變育種 D.細胞工程育種 組卷:253引用:45難度:0.9 -
11.關于育種方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誘變育種可產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變異的比例 B.單倍體育種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可迅速獲得純合品系 C.多倍體育種能得到營養物質含量高的品種 D.雜交育種的育種周期長,可以獲得穩定遺傳的個體 組卷:101引用:9難度:0.9 -
12.染色體部分缺失在育種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如圖所示為育種專家對棉花品種的培育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太空育種依據的原理主要是染色體變異 B.粉紅棉M的出現是染色體數目變異的結果 C.白色棉與白色棉N表現型相同,因此基因型也相同 D.深紅棉S與白色棉N雜交產生的全部是粉紅色棉 組卷:35引用:5難度:0.7 -
13.新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對生物學發展至關重要。下列技術(或儀器)與應用匹配不正確的是( )
A.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片段 B.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 C.光學顯微鏡——觀察葉綠體的基粒 D.花粉離體培養——培育單倍體植物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14.科研工作者將基因型為Aa(A對a完全顯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使其成為四倍體;再將該四倍體產生的配子進行離體培養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處理使之染色體加倍.依據上述材料,你認為正確的判斷組合是( )
①最終獲得的后代有2種表現型和3種基因型
②上述育種方式包含了多倍體育種和單倍體育種
③最終獲得的后代都是純合子
④花藥離體培養得到的幼苗為單倍體,不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組卷:9引用: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2題,共30分)
-
41.如圖甲、乙為幾種不同育種過程的示意圖。
小麥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E)對染病(e)為顯性,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請據圖甲回答培育小麥新品種的相關問題。
(1)①過程通過受精作用使控制不同優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得到F1,F1自交產生F2,F2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的比例為
(2)④過程使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其間必然發生的變異是
(3)科學家用黑麥和普通小麥進行雜交。雜交的目的是
(4)黑麥和普通小麥雜交,雜種不育的原因是
(5)科學家為了解決雜種不育的問題,在過程B中采用的方法是組卷:6引用:1難度:0.6 -
42.某二倍體植物物寬葉(M)對窄葉(m)為顯性,紅花(R)對白花(r)為顯性。m、r的位置如左下圖所示。一批窄葉白花植株經誘導產生了下圖甲、乙、丙所示的突變。現有一株由純種寬葉紅花誘導得到的突變體,推測其體細胞內發生的變異與M無關,且為圖甲、乙、丙所示變異類型中的一種,其他同源染色體數目及結構正常。現只有甲、乙、丙植株可供選擇,請設計一代雜交實驗確定該寬葉紅花突變體的變異類型是圖示甲乙丙類型中的哪一種。(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都缺失時,幼胚死亡)
(1)圖甲、乙、丙所示的變異類型依次是
(2)實驗步驟:
①
②觀察、統計后代表現型及比例。
(3)結果預測:
Ⅰ若
Ⅱ若
Ⅲ若組卷:1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