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中考語文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5/1 8:0:8
一、文化節
-
1.【覽古城新韻】
永康市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區開展“古城新韻,老街風雅”祈?;顒?,請你一起參加班級的周末踩街活動。
根據語境完成下面對話。
小永:你看,這塊祈福牌上有錯別字!“祥”的偏旁錯寫成“衤”字旁了。
小康:我們可根據偏旁來辨別。“礻”是“示”字作偏旁的變形,是“神”的本字;以“礻”為偏旁的字一般與 ①
小永:那“初”字,怎么也是衣字旁?
小康:從“初”的構成看,從“刀”從“衣”,表示⑤
小永:祖國文字真是 bó(⑧組卷:7引用:1難度:0.6 -
2.根據謎面提示寫出謎底。
(1)猜李商隱《無題》中詩句①
(2)猜陸游《游山西村》中詩句①
(3)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打一成語)①組卷:2引用:1難度:0.8
三、科技節
-
6.【開科普班會】
班級舉行“你好,ChatGPT”主題班會,邀請你參加。
【搜集與整理】
[材料一]知識卡片
ChatGPT是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種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也是GPT-3.5架構,這是一種用于處理序列數據的模型,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會通過連接大量的語料庫來訓練模型,這些語料庫包含了真實世界中的對話,使得ChatGPT具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的能力,做到與真正人類幾乎無異的聊天場景進行交流。ChatGPT不單是聊天機器人,還能進行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
ChatGPT受到關注的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術RLHF,即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LHF解決了生成模型的一個核心問題,即如何讓人工智能模型的產出和人類的常識、認知、需求、價值觀保持一致。該模型能夠促進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內容創作、提升內容生產效率與豐富度。
——百度百科[材料二]引發熱議
科學家就認為(人工智能)不是替代科學家,而是把科學家從非常繁重的、沒有太多創造性的工作當中解放出來,這樣就可以更多地探討機理、因果、開拓未知的領域。
(中國之聲《人工智能會不會有一天真的可以代替人類呢?》2023.2.9) 機器對于各類問題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歸納。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學術概念“鏡像等離子規范場”提問,結果發現人工智能不懂裝懂地賣弄“學識”。而在回答一些社會問題時,盡管人工智能輸出了看似結構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驢唇不對馬嘴”,或者充滿了“正確而無用的廢話”。對于重復性的、記憶性的問題,人工智能確實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中國青年報《看似無所不能,ChatGPT會不會成為行業“終結者”?》2023.2.7) ChatGPT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可能會給抄襲、作弊提供便利。不少代表委員擔心,盲目使用類似拍照搜題、ChatGPT等智能技術,會嚴重惰化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
(中國教育報《ChatGPT對教育意味著什么?》2023.3.5)
[材料三]對話ChatGPT
對話一
南方周末記者:《流浪地球》和《阿凡達》,你覺得哪個更好?
ChatGPT:作為一個人工智能語言模型,我不會主觀評價電影的好壞,因為電影的評價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受到個人喜好、文化背景、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
南方周末記者:如果學生用你寫作論文,這樣就有機會偷懶了,大學老師們應該擔心嗎?
ChatGPT:我可以幫助學生們解答問題,理解難點和學習知識,但并不能代替人類的思考和創造力。作為學生,使用AI技術僅僅是一種輔助學習的工具,而學生本身仍然需要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等方面的學習。所以,老師們擔心AI技術會導致學生們偷懶,是不必要的。
(《南方周末》文化頭條2023.2.12)
對話二
中國教育報記者:如何看待ChatGPT對教育的影響?
ChatGPT:作為一個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可以對教育產生積極影響。提供在線學習資源:ChatGPT可以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并與學生進行對話。這種交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支持和指導。支持學生自主學習:ChatGPT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提供學習材料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
(中國教育報《ChatGPT對教育意味著什么?》2023.3.5)【認識與了解】
(1)以下推論符合材料的一項是
A.ChatGPT是一種用于處理序列數據的模型,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能做到與真正人類無異的聊天、交流。
B.ChatGPT不單是聊天機器人,還能出色的完成進行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等任務。
C.ChatGPT能真正理解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重復性的、記憶性的問題越來越得心應手。
D.ChatGPT是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并沒有主觀性。
(2)ChatGPT能做到有針對性的聊天的原因是什么?請根據材料一填寫思維導圖。
【討論與思考】
(3)如果用ChatGPT完成以下作業,哪項會被完成得更好?請根據搜集的材料和鏈接材料合理推斷并闡述理由。
作業一:“青春”主題素材整理。
作業二:“青春”主題詩歌創作。
【鏈接材料】
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應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
——現代詩人何其芳(4)某大學宣布禁用ChatGPT。你認為應該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嗎?請結合搜集的材料以及自己學習體驗闡述理由。(120字左右)組卷:20引用:2難度:0.5
四、讀書節
-
7.【展思辨風采】
讀書節中,學校開展“創新思辨”征文活動,請你參加。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不可以”:不可以任性,不可以貪多,不可以躺平……然而,這些“不可以”一定不可以嗎?若不可以,又是為什么呢?這些追問或引發我們審視固有觀念,或觸發我們探尋真相,或促使我們反思自我……
請圍繞“為什么不可以”這一追問寫作文,可敘述事件,可文學創作,可發表觀點,可說明事理……
要求:①文題自擬。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