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選修1《3.4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在寒冷環境中,人體通過激素調節發生的反應是( )
A.皮膚毛細血管收縮 B.腎上腺素分泌減少 C.汗腺分泌汗液減少 D.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2.關于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體液調節往往是在神經調節的控制下進行的 B.神經調節比體液調節更準確、作用時間更長 C.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體液調節依靠有管腺分泌激素完成 D.動物僅依靠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活動來維持內環境的穩態 組卷:12引用:5難度:0.7 -
3.目前很多家長為身材矮小的孩子使用“長高針”,長高針”的有效成分是生長激素。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長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使用時應注射而不能口服 B.人體內生長激素由垂體分泌,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 C.生長激素起作用后就被滅活,應定時定量使用才有效果 D.生長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定向運輸到相應的靶細胞、靶器官 組卷:10引用:11難度:0.7 -
4.下列關于動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是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 B.激素的化學成分都是蛋白質 C.激素和酶一樣都可以被重復利用 D.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不一定能合成酶 組卷:15引用:4難度:0.7 -
5.研究人員以大鼠為實驗對象,探究冰水對其生理功能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接觸冰水后,大鼠產生冷覺的部位在下丘腦 B.冷覺感受器興奮時K+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外流 C.冰水刺激會引起大鼠骨骼肌戰栗及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D.大鼠組織液中Na+濃度的大小與動作電位峰值的大小無關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6.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液中較高濃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樞興奮,使呼吸加深加快 B.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相互協調,其中神經調節占主導作用 C.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作用時間更長 D.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作用范圍更局限 組卷:13引用:5難度:0.7 -
7.某科研小組通過研究發現,狗的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存在與人體類似的分級調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不能促進發育 B.下丘腦分泌的TRH會通過體液傳送到全身各處,作用于垂體 C.TRH和TSH的分泌量增加時,正常情況下狗的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也增加 D.若給狗注射甲狀腺激素,則狗的進食行為可能會更頻繁 組卷:8引用:3難度:0.7
二、填空題
-
21.人體內環境的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維持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機制是相當復雜的。圖1表示人體血糖濃度發生變化和人體受寒冷刺激后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A、B、C、D表示激素),圖2表示神經系統對內分泌功能調節的幾種模式(甲、乙、丙表示模式),結合圖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體溫調節的神經中樞是
(2)人體血糖濃度低于正常值時,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3)當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可通過圖2中
(4)若圖2三種模式中,靶腺為卵巢,則女性排卵前性激素的含量逐漸升高,進而影響下丘腦和垂體中某些激素的分泌,這種調節機制稱為組卷:3引用:3難度:0.6 -
22.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Ⅰ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少年,其胰島素分泌缺乏,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多見于3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肥胖、焦慮和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導致的胰島素抵抗是常見的誘因。請回答:
(1)我國古代醫學將糖尿病稱之為“消渴癥”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體內大部分糖隨尿液排出,帶走大量水分,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導致機體在
(2)1889年到1920年,科學家進行了數百次實驗試圖證明胰腺中內分泌物(胰島素)的存在:他們將胰腺研磨,然后將提取物注射給胰腺受損誘發糖尿病的狗或患者,療效甚微。這其中的原因是
(3)胰島素的靶細胞很廣泛,其特異性受體分布于靶細胞的
(4)血糖穩態的調節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結果,其調節中樞位于
(5)長期處于焦慮等應激狀態,會引起人體內胰島素的生物學效應下降,這種生理現象稱為胰島素抵抗。下圖是胰島素抵抗與Ⅱ型糖尿病形成關系圖,胰島素抵抗可能是胰島素的結構或功能發生改變導致的,也可能是組卷:17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