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試卷(等級性)
發布:2024/12/7 13:0:2
一、選擇題(本卷共12題,每題4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在克隆哺乳動物過程中,通常作為核移植受體細胞的是去核的( )
A.卵原細胞 B.初級卵母細胞 C.次級卵母細胞 D.卵細胞 組卷:305引用:22難度:0.8 -
2.組成下列多聚體的單體的種類最多的是( )
A.血紅蛋白 B.DNA C.淀粉 D.纖維素 組卷:466引用:59難度:0.8 -
3.對于基因如何指導蛋白質合成,克里克認為要實現堿基序列向氨基酸序列的轉換,一定存在一種既能識別堿基序列,又能運載特定氨基酸的分子。該種分子后來被發現是( )
A.DNA B.mRNA C.tRNA D.rRNA 組卷:317引用:20難度:0.8 -
4.某同學居家學習期間,準備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實驗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換一次水),根尖生長狀況最好的是( )
A. B. C. D. 組卷:296引用:8難度:0.8 -
5.研究人員從菠菜中分離類囊體,將其與16種酶等物質一起用單層脂質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從而構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應體系。該反應體系在光照條件下可實現連續的CO2固定與還原,并不斷產生有機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產生乙醇酸的場所相當于葉綠體基質 B.該反應體系不斷消耗的物質僅是CO2 C.類囊體產生的ATP和O2參與CO2固定與還原 D.與葉綠體相比,該反應體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 組卷:577引用:3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5題,共52分)
-
16.Ⅰ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統將自身胰島素作為抗原識別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腸黏膜長期少量吸收胰島素抗原,能誘導免疫系統識別該抗原后應答減弱,從而緩解癥狀。科研人員利用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進行動物實驗,使乳酸菌在小鼠腸道內持續產生人胰島素抗原,為此構建重組表達載體,技術路線如圖1。
據圖回答:
(1)為使人胰島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達,需改造其編碼序列。如圖2是改造前后人胰島素B鏈編碼序列的起始30個核苷酸序列。據圖分析,轉錄形成的mRNA中,該段序列所對應的片段內存在堿基替換的密碼子數有
(2)在人胰島素A、B肽鏈編碼序列間引入一段短肽編碼序列,確保等比例表達A、B肽鏈。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引入短肽編碼序列不能含終止子序列
B.引入短肽編碼序列不能含終止密碼子編碼序列
C.引入短肽不能改變A鏈氨基酸序列
D.引入短肽不能改變原人胰島素抗原性
(3)在重組表達載體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僅有圖示的酶切位點。用這兩種酶充分酶切重組表達載體,可形成
(4)檢測轉化的乳酸菌發現,信號肽-重組人胰島素分布在細胞壁上。由此推測,信號肽的合成和運輸所經歷的細胞結構依次是
(5)用轉化的乳酸菌飼喂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一段時間后,小鼠體內出現人胰島素抗原,能夠特異性識別它的免疫細胞有
A.B細胞
B.T細胞
C.吞噬細胞
D.漿細胞組卷:430引用:4難度:0.7 -
17.小麥的面筋強度是影響面制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優質面包需強筋面粉,制作優質餅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麥有三對等位基因(A/a,B1/B2,D1/D2)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控制合成不同類型的高分子量麥谷蛋白(HMW),從而影響面筋強度。科研人員以兩種純合小麥品種為親本雜交得F1,F1自交得F2,以期選育不同面筋強度的小麥品種。相關信息見下表。
基因 基因的表達產物(HMW) 親本 F1 育種目標 小偃6號 安農91168 強筋小麥 弱筋小麥 A 甲 + + + + - B1 乙 - + + - + B2 丙 + - + + - D1 丁 + - + - + D2 戊 - + + + -
據表回答:
(1)三對基因的表達產物對小麥面筋強度的影響體現了基因可通過控制
(2)在F1植株上所結的F2種子中,符合強筋小麥育種目標的種子所占比例為
(3)為獲得純合弱筋小麥品種,可選擇F2中只含組卷:385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