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 回憶我的母親》2019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12/15 17:30:2

          一、積累與運用

          • 1.給加點字注音。
             
              
             
             
               勉
             
              周
             

             
              祖
             
             
             
               
             
              
             
            。

            組卷:307引用:4難度:0.9
          • 2.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1)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fù)(yù)
             
            ,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
            (2)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wéi)(fù)(bù)(rén)
             
            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
            (3)那時鄉間豪紳地主的欺壓,衙門差役的(hèng)(mán)
             
            ,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jié)(yī)(suō)(shí)
             
            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
            (4)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āi)(tòng)
             
            是無法補救的。

            組卷:325引用:4難度:0.9
          • 3.選擇適當的詞語填入括號中。
            (1)母親這樣整日地
             
            著。(A.勞累B.勞碌)
            (2)母親就靠那三十畝地獨力
             
            一家人生活。(A.支持B.堅持)
            (3)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
             
            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A.管束B.拘束)
            (4)母親
             
            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
             
            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A.沉重  時代B.沉痛  時期)

            組卷:221引用:2難度:0.7

          二、課內閱讀

          • 10.閱讀《回憶我的母親》(節選),回答問題。
                  ①每天天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③她的性格
             
            (A.和睦 B.和藹 C.和氣),沒有打罵過我們,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④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很
             
            (A.和睦 B.和藹 C.和氣).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⑤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⑥她自己是很節儉的,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⑦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從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前邊的橫線上,依次是:
             

            (2)“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
            (3)對這段文字的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4)對這段文字的內容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A.寫家人及母親的勤勞、儉樸和仁慈。
            B.寫母親勤勞、儉樸的品德和對我的影響。
            C.寫母親勤勞、儉樸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對我的熏陶。
            D.寫我對母親教育培養之恩的感激之情。
            (5)簡要說說這段文字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特點。

            組卷:103引用:4難度:0.5

          三、課外探究

          • 11.閱讀《黃土》,回答問題。
            黃  土
            鄒志安
                  我的父親是一個極普通的農民,勞動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黃土。黃土上長了莊稼,卻并不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國老一輩的大多數農民都是這樣。
                  他死于肺心病。這是嚴重威脅勞動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國農民在平時,是不大主動去醫院檢查身體的,即有病躺倒,還要拖磨。我父親民國十八年遭年饉時去南山背糧,走冰溜子,回來時凍掉了十個腳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聲咳嗽,而從不看病吃藥。直到死前幾個月,在我強迫下才去醫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電圖。醫生打比方說:“機器運轉一生,主機已經磨損,太缺少修復和保養了!”為了挽救,吃“心脈寧”一類比較貴的藥。他問:“一瓶多少錢?”聽說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語,后來就說:“不要買藥了,我不要緊。”當我不在時,就偷偷停止服藥。他一定計算過:一瓶藥的價值要買近二十斤鹽,要讓兒媳們勞動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勞動。繁重的勞動使他累彎了腰。不知創造了多少財富,自己卻舍不得亂花一分錢。有一次我給了他兩元零用錢讓他買點好吃的,半年后他還在身上裝著。在重病期間他出現了譫語,凈念叨“把豬喂了沒有”“把鋤頭安好”“麥黃了就快收”之類。臨死時他默默流淚,留戀這個世界——他為之灑盡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親從來無是無非,關心而弄不明白各種國家大事,可以說在精神上是貧困的。富有者被給與,貧困者被剝奪,那么他是被剝奪了:從前因為貧困而沒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后來倒是不斷地接受各種政治教育,而終于都沒有弄明白。但他顯然沒有遺憾過,因為他有勞動,因此而填補了一切缺憾。巧者勞矣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但他還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亂,有安穩的日子。
                  他現在去了!黃土上勞動一生,最后回到黃土里去。黃土是博大寬容的,無論善與惡,最終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時我跪在泥水里為他送行。我曾經想到過:他活了七十七歲,已很不易;而我們周圍能活七八十歲的老人又實在太少。不是老人們不想活,也決非兒女們不孝順,實在是因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盡快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則是兒女們挽留老人多駐一時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抟册闳唬б矡o助。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勵。
                  將軍和領導人死了,會有無數悼文,因為他們功勛昭著。一個普通勞動者死了,我們撒下這一把黃土,并期望世人能夠容納。
            (1)這篇散文題為《黃土》,請結合閱讀材料,簡要分析“黃土”的象征意義。
            (2)請結合閱讀材料,簡要分析文中“父親”這一人物形象。
            (3)請用一兩句話概括文中所反映的當時中國農村的狀況。
            (4)試把本文和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進行比較,看看兩文之間有什么相似點。(提示:可以從記敘內容、人物形象、語言風格、寫作特色等方面進行比較。)

            組卷:148引用:5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