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江西省景德鎮七中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8 16:30:6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所描述的生物現象,體現了同一種生物特性的是( )
①生活在水中的魚兒,鰓蓋一開一合
②向陽窗臺上的盆栽植物,逐漸彎向窗外生長
③人工飼養的小白兔,體重越來越重
④在炎熱的夏季,人體會大量出汗
⑤老鼠發覺老鷹在上空盤旋,迅速地鉆進附近的巢穴內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⑤ 組卷:127引用:6難度:0.5 -
2.某同學連續測量某葉片的周長3次,數值分別為15.0cm、15.2cm、14.8cm,應記為( )
A.15.03cm B.15.2cm C.15.0cm D.15.1cm 組卷:3引用:3難度:0.6 -
3.為了解“霧霾”對濰坊市民健康造成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先后到市區、市郊、鄉鎮、農村等地的多家醫院進行詢問,收集相關數據。這種科學研究方法是( )
A.實驗法 B.推測法 C.調查法 D.測量法 組卷:28引用:15難度:0.9 -
4.在學習過程中,框架圖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概念的有效方法,下列選項中符合該框架圖中Ⅰ、Ⅱ、Ⅲ對應關系的是( )
A.Ⅰ-細胞質Ⅱ-線粒體Ⅲ-葉綠體 B.Ⅰ-動物細胞Ⅱ-液泡Ⅲ-細胞壁 C.Ⅰ-無機物Ⅱ-水Ⅲ-蛋白質 D.Ⅰ-細胞膜Ⅱ-細胞質Ⅲ-細胞核 組卷:194引用:33難度:0.4 -
5.“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下列關于黃粉蝶和油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油菜葉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氣孔多 B.油菜與黃粉蝶相比,在結構層次上少了器官 C.給油菜施用有機肥,是為其生長提供有機物 D.黃粉蝶的體色與油菜花相同,這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組卷:0引用:5難度:0.6 -
6.某小組的同學觀察下圖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哪些觀點正確( )
①因為標桿不平衡,所以生態系統處于不平衡狀態。
②此生態系統的食物鏈是草→鼠→蛇
③如果人們大量捕殺蛇,就會破壞生態平衡
④在該生態系統中,草的數量最多
⑤在該生態系統中,草、鼠、蛇的數量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A.①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組卷:52引用:6難度:0.5 -
7.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中越高級的消費者所獲得的物質和能量越多 B.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熱帶雨林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C.人工林容易發生蟲災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結構復雜 D.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光能 組卷:42引用:6難度:0.5 -
8.成人身體約有2×1034個細胞,200多種。這說明( )
A.都是受精卵不斷分裂和生長的結果 B.細胞的形態功能不同,但結構基本相同 C.200多種組成了5種不同的組織 D.人體細胞的基本結構與草履蟲相同 組卷:2引用:3難度:0.6 -
9.彌勒樹別名佛肚樹,是2019年世園會植物館中長相最奇怪的一種樹,巨大的樹干就像彌勒佛的肚子一樣。之所以會呈現這樣的大肚子形象,是因為它粗大的樹干中存滿了大量水分,具有極強的儲水能力。下列關于彌勒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彌勒樹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B.彌勒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 C.彌勒樹樹干中儲存的水分是通過韌皮部中的導管運輸的 D.彌勒樹與植物館中的其它植物存在競爭關系 組卷:89引用:5難度:0.3
二、填空題
-
28.在一次旅游采摘時,趙穎同學發現塑料大棚中掛著一些吊袋式二氧化碳發生劑,后經查閱資料得知,該措施可增產兩到三成,且成本低。她利用葉肉細胞部分內部生理活動示意圖(如圖所示)和所學生物知識說服父母,采用同樣方式實現了自家大棚的增產增收。請據圖回答問題:
(1)植物體內不斷進行著物質交換和運輸。圖中①代表的是
(2)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主要發生在圖中
(3)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約為0.03%,而適宜植物生長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0.06%-0.08%.因此,在大棚內提高組卷:11引用:3難度:0.3 -
29.為了探究空氣中PM2.5的濃度與車流量是否相關,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市政廣場周邊對空氣進行采樣,采樣時段與統計結果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PM2.5(微克/立方米) 5:00至6:00(車流量最少) 8:00至9:00(車流量最大) 9:00至10:00(車流量小) 11:30至12:30(車流量大) 第1組 19 89 43 97 第2組 22 83 38 98 第3組 20 86 41 99
(2)本實驗的變量是:
(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既可以求出表中3組數據的
(4)根據統計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車流量和空氣中PM2.5的濃度呈
(5)根據實驗結果,請你針對空氣質量改善提一條合理化的建議:組卷:6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