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九中高二(下)周考生物試卷(一)
發布:2024/11/2 17:30:1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
1.如圖表示溶酶體內所含物質及其內外環境的pH值,其中溶酶體中的水解酶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方式相似.下列有關溶酶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選擇性 B.圖示中有中心體,說明該生物為低等植物或動物 C.在衰老的細胞中,細胞核體積減小,染色質濃縮 D.rRNA(核糖體RNA)和蛋白質在核仁中合成并組裝成核糖體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2.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一種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 B.低溫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 C.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度 D.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反應的底物 組卷:941引用:196難度:0.9 -
3.酶的活性部位往往與底物分子在空間結構上具有特殊的匹配關系,當酶與底物結合時,啟動化學反應的發生.下列敘述能用圖示解釋的是( )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發揮作用后被分解 C.酶可在細胞外發揮作用 D.酶結構的改變可影響其活性 組卷:21引用:7難度:0.7 -
4.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后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B.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總是伴隨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條件下,植物細胞中只有線粒體可以產生ATP 組卷:36引用:27難度:0.9
二、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30分)
-
11.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氣孔導度的變化.請分析回答:
時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氣孔導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氣孔導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1)請在坐標圖中畫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氣孔導度的變化曲線.
(2)據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異是
(3)影響植物Ⅱ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環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濃度之外,還有
(4)如圖表示植物葉肉細胞中發生的物質代謝過程(圖中C3代表含有3個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過程①的能量變化是組卷:100引用:9難度:0.5 -
12.如圖是有關棉花成熟綠葉組織的相關圖解,其中圖1是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圖2表示某光照強度和適宜溫度下,光合作用強度增長率隨CO2濃度變化的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可知,甲、乙分別代表的物質是
(2)圖2中限制D點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3)從生長狀況相同的棉花葉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圓葉片,抽取葉片細胞內的氣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給予相同的一定強度光照,測量圓葉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時間,其記錄結果繪成曲線如圖3.請據此回答。
①該實驗的目的是:
②從圖解分析,b點比a點細胞內的C5含量組卷:36引用:3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