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北京市順義區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11/24 0:30:2

          一、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下列敘述中,不能體現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的是(  )

            組卷:28引用:5難度:0.8
          • 2.如圖為細胞中的膜結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3難度:0.7
          • 3.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2難度:0.8
          • 4.玉米黃質是葉綠體中的一種葉黃素,其含量隨光照強度不同發生變化。當植物暴露在過強光照下時,玉米黃質將吸收的過剩光能直接轉化成熱能,以避免光合器官受到傷害。如圖是植物葉片吸收的光量與光合放氧量的關系,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0引用:3難度:0.6
          • 5.某高等生物體(2n)中細胞M經分裂后形成四個細胞,如圖是四個細胞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6引用:1難度:0.7
          • 6.果蠅中眼色色素的產生需要顯性基因E,基因G控制紫色色素合成,基因g控制紅色色素合成,不產生色素的個體為白眼。兩純系雜交,結果如下表,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親本 子一代 子二代
            紅眼(♀)×白眼(♂) 紫眼(♀)、紅眼(♂)
            3
            8
            紫眼、
            3
            8
            紅眼、
            1
            4
            白眼

            組卷:73引用:2難度:0.6
          • 7.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力,其遺傳物質為“+RNA”,繁殖過程如圖。與大腸桿菌相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5引用:5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0.紅色的番茄紅素是植物中一種天然類胡蘿卜素,在西瓜(2n)等水果中含量較高,對人體具有多種生理保健功能。為培育出高產番茄紅素的西瓜,進行了下列實驗。
            (1)西瓜的果肉有非紅(白色、淺黃、亮黃、橙色等)和紅色,現以白色果肉西瓜品系(低番茄紅素)和紅色果肉西瓜品系(高番茄紅素)為親本進行如圖1雜交實驗:

            ①西瓜果肉顏色中紅色為
             
            性性狀。
            ②控制果肉顏色的基因位于
             
            (細胞核/細胞質),判斷的依據是
             

            (2)研究發現西瓜果肉顏色是由類胡蘿卜素中的不同種色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色素合成途徑如圖2,圖中箭頭上字母代表相關酶。
                   從西瓜果肉中提取番茄紅素的原理是
             
            。用一定技術分離色素,發現成熟紅色西瓜果肉中各種色素含量為番茄紅素>β-胡蘿卜素>ε-胡蘿卜素、α-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白色西瓜成熟果實中幾乎檢測不到各類色素。請分析控制西瓜果肉顏色的兩個關鍵基因是
             
            ,影響番茄紅素積累的主要基因是
             

            (3)基于細胞全能性、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和以上研究成果,寫出由普通西瓜(2n)培育出高產番茄紅素無子西瓜的育種方案。

            組卷:36引用:1難度:0.6
          • 21.為了研究真核細胞能量供應的調節機制,科研工作者進行了相關研究。
            (1)圖1是細胞中葡萄糖和亮氨酸的代謝過程模式圖,虛線框中的代謝途徑是發生在線粒體中
             
            階段的反應。

            (2)亮氨酸可通過②過程轉化成
             
            ,然后進入檸檬酸循環完成物質的氧化分解,也可通過③
             
            過程生成蛋白質。
            (3)細胞中L酶可感知葡萄糖的含量,在高濃度葡萄糖條件下,L酶將與亮氨酸和ATP結合(如圖2),促進tRNA與亮氨酸結合,進而完成蛋白質合成。L酶對高濃度葡萄糖的感知,增強
             
            (填圖1中序號)過程,抑制
             
            (填圖1中序號)過程。
            (4)基于前期大量研究,科研人員對L酶與亮氨酸和ATP的結合(圖2)提出兩種假設。假設Ⅰ:亮氨酸和ATP競爭結合L酶的位點2;假設Ⅱ:L酶的位點2與ATP結合影響L酶位點1與亮氨酸的結合。為驗證假設,科研人員針對位點1和位點2分別制備出相應突變體細胞L1和突變體細胞L2,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后檢測放射性強度,檢測結果如圖3、4所示。
            ①由圖3可知,只添加10μmol[3H]ATP,野生型放射性相對值為
             
            ,說明各組測得的放射性強度都以野生型放射性強度為基數。加入10μmol[3H]ATP+10mmolATP可明顯降低野生型放射性相對值,原因是
             

            ②上述實驗結果,支持假設
             
            ,說明理由
             

            (5)進一步研究發現,在缺乏葡萄糖條件下,L酶會發生磷酸化,導致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綜合以上研究結果,請解釋在缺乏葡萄糖的條件下細胞能量供應的具體機制。

            組卷:5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