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寶山區交大附中高二(上)開學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地球家園(22分)

          • 1.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人類的家園——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1)天體是宇宙物質存在的形式。下列屬于天體的是
             
            。(不定項)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太陽
            ④飛機
            ⑤隕石
            ⑥流星體
            (2)木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約5.2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為1天文單位),地球公轉軌道與木星公轉軌道
             

            A.都是同心圓
            B.軌道間夾角為23°26′
            C.均有近、遠日點
            D.平均距離約6.2天文單位
            (3)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身處海外的小高同學于當地時間7月22日20:30通過網絡收看了此次發射實況轉播,推測小高所處的地區是
             

            A.西11區
            B.東3區
            C.西5區
            D.西8區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2.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基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律,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圖為地理模式圖。
            若該模式圖示意太陽大氣層的結構,陰影部分表示色球層,那么曲線③④之間的太陽大氣層出現的太陽活動是
             
            ,與曲線①②之間太陽大氣層關聯正確的是
             

            A.在日環食時觀測可見該層大氣
            B.該層大氣厚度約幾百千米
            C.該層的太陽活動會損壞地球電網
            D.該層大氣溫度較低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天體間的運動,影響著身處宇宙大環境的地球,這些運動導致的現象和變化,深刻影響地球自然環境,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1)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開幕日選在立春日,將中華文明關于時間的理解融入了奧運盛會之中。24節氣的主要劃分依據是
             

            A.回歸年
            B.恒星年
            C.太陽日
            D.恒星日
            (2)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出現“日環食”的天文景觀。如圖,當“日環食”發生時,在圖中A處觀察地球可能是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4.某校地理興趣小組拍下一張“白墻樹影”的照片,此時樹干影子剛好與東西向白墻垂直。1小時后該小組再次來到此地觀察,發現樹影較第一次(  )

            組卷:209引用:2難度:0.5
          • 5.如圖中所示的日期當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上海比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更高
            ②上海比北京的白晝時間更長
            ③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
            ④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達一年中最長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三、內外力作用與地質災害

          • 15.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有時會發生異常變化,并對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危害,形成自然災害。
            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東南向內部遞減。圖1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圖。圖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發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處有一氣象站,圖2為該氣象站測得的該年7月天氣要素統計圖。

            (1)青藏高原泥石流高發區相對集中分布在高原的
             
            部(方位)。根據圖2信息,從氣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2)說出防御泥石流對山區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類措施。
            (3)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為“基于地理信息技術的滑坡、泥石流預警監測系統示意圖”。對該預警監測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運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統)采集滑坡體位移數據
            ③運用RS模擬滑坡、泥石流動態過程
            ④利用GIS進行數據分析與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組卷:4引用:1難度:0.5

          四、自然界的植被(18分)

          • 16.千歲蘭,裸子植物,生長在非洲西部納米比亞近海地區,遠古時代留下來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莖很短,一生只長兩片葉,葉片長、寬、厚。葉上多氣孔,且夜間張開,根直而長,人工栽培十分困難。國際植物學把它列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

            (1)推測千歲蘭最早可能出現的地質年代,該地質年代的特征有
             
            。(不定項)
            ①“爬行動物時代”
            ②我國大陸輪廓基本形成
            ③石油生成時期
            ④蕨類大發展時期
            ⑤聯合古陸形成
            ⑥重要成煤時期
            ⑦兩棲類和爬行類已占主要地位
            (2)下列四幅氣候要素圖中,最接近千歲蘭自然生長地氣候條件的是
             


            (3)自然環境與植被特征密切相關。根據材料描述,分析千歲蘭植株特征與該地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至少分析3個特征)
            (4)大氣中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受表層海水運動影響,納米比亞西部海區水溫偏低,空氣中易凝結成一層很厚的長帶狀云霧,使得千歲蘭葉片的蒸騰量不大,葉面還可吸收凝聚在葉片上的水分。
            ①從逆溫、大氣環流的角度解釋該地沿岸多濃霧的原因。
            ②如果將千歲蘭引入我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推測其是否能夠成活,說明原因。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