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南武集團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9 9:0:1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滿分30分)
-
1.以下說法中,你認為最接近實際是( )
A.一頭小牛重約10N B.用手托起兩只雞蛋需要用力大約1N C.一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撐起大約760mm高的水柱 D.一個成年人站在地面,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500Pa 組卷:81引用:6難度:0.8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塵,是利用了衣服的慣性 C.地面上有一個重力是500N的物體M,M對地球也有作用力 D.拔河時,穿釘鞋,找體重大的人做隊員,都是為了增大自己隊伍和地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來戰勝對方 組卷:96引用:2難度:0.7 -
3.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彈簧測力計都處在靜止狀態,他們的示數分別是( )
A.5N和10N B.5N和5N C.5N和0N D.10N和5N 組卷:298引用:2難度:0.7 -
4.如圖所示,一個可以擺動的小球,被固定在天花板上,把它由靜止從位置1釋放,當它擺動到最低點位置2時,如果所有力都突然消失了,那么小球將( )
A.靜止 B.向下掉下去 C.在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判斷 組卷:275引用:6難度:0.8 -
5.圖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我國選手谷愛凌U形池自由式滑雪的情景,谷愛凌腳蹬
滑雪板在U形池內來回滑動、翻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在U形池內來回滑動過程中,她的運動狀態一直改變 B.滑雪板較寬,是為了減小她對池面的壓力 C.在U形池翻飛到最高處時,她不再受力的作用 D.飛離U形池后人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人受到了向上的力 組卷:159引用:6難度:0.6 -
6.如圖甲,小明用4N的力把重2N的粉筆擦壓在豎直黑板上靜止,壓力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左(圖乙)。此過程粉筆擦羊毛面和黑板接觸,羊毛面比背面木殼粗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為4N B.壓力保持不變,若木殼摔掉一小塊,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不變 C.改用木殼與黑板接觸,其他條件不變,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將減小 D.若壓力增大到6N,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不變 組卷:367引用: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19.為了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依依采用液體壓強計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
(1)在使用壓強計前,依依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圖甲,其調節的方法是 (填“A”或“B”),使U形管左右兩側的水面相平;
A.將右側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調節好裝置后,進行了實驗,比較圖甲、乙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 有關;
(3)在圖乙中保持探頭的位置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U形管兩液面的高度差不變,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某一點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4)依依在實驗中發現,使用壓強計前把U形管左右兩端液面調到完全相平非常困難,她思考了很久,把液體壓強計做了如圖丙所示的改進:在探頭和U形管之間的橡膠管上加裝一個帶開關的T字管,可以打開開關和關閉開關;當開關打開時,開關把橡膠管跟大氣連通:當把U形管兩端液面調平后,關閉開關,可以進行實驗。依依在一次探究中,把調好了的壓強計的探頭放在液體中,不管向上、下、左、右移動探頭,U形管兩端液面始終沒有高度差,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5)小王自制了另一套裝置來探究液體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如圖丁所示,在一個右側開孔并貼上橡皮膜的塑料瓶中裝入部分水,然后將瓶子放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當瓶內外液面相平時,發現橡皮膜內凹。這個現象說明當深度相同時,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6)學完了液體壓強的知識后,小王想到可以用這套裝置來測量液體的密度。如圖戊所示,將裝有水的瓶子放入裝有酒精的燒杯中,使橡皮膜變平,然后測量了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距離為h1,酒精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距離為h2,則酒精的密度為 (用h1、h2、ρ水表示)。組卷:84引用:3難度:0.5 -
20.如圖,A是一個正方體實心鐵塊,小明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這一問題時,進行了從(a)-(e)的操作。請你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從中選出一些圖,針對某一個因素進行研究,并通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說明小明的探究結果。
(1)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應選用的圖是 (選填圖中的符號);如果選用了圖(a)、(c)、(d)進行實驗,可以得出浮力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選填“有”或“無”)關,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是 N;
(2)小明想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是否有關”,他找來同樣重4N的空心鐵球、燒杯和水進行了如圖(f)的實驗。
①通過對比(a)、(d)、(f)可知,鐵塊受到的浮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鐵球受到的浮力;
②小明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有關,小明得出錯誤結論的原因是:他只關注了物體的形狀改變,而忽略了 對浮力大小的影響。組卷:12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