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5-2016學年湖南省北京師范大學株洲附屬學校九年級(上)開學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10 19: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符合題意的選擇項填涂到答題卡中.每小題2分,共40分)

          • 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發生的一些變化,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2引用:5難度:0.9
          • 2.擦玻璃時,人們時常向玻璃上“哈氣”,再擦會干凈,這說明與空氣相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  )

            組卷:93引用:7難度:0.9
          • 3.對下列各組兩種外觀相似的物質,不能用聞氣味的方法來區別的是(  )

            組卷:17引用:18難度:0.9
          • 4.汽車安全氣囊內所裝化學物質,能在碰撞后10毫秒內,生成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是(  )

            組卷:560引用:406難度:0.9
          • 5.推動污染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下列物質中,屬于大氣主要污染物,必須減少排放的是(  )

            組卷:32引用:13難度:0.9
          • 6.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組卷:173引用:52難度:0.9
          • 7.氧氣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下列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6引用:7難度:0.9
          • 8.下列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  )

            組卷:89引用:4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24.先閱讀下列資料。
            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俗稱雙氧水。實驗室可用以下兩種方法制取氧氣:
            方法a:利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混合: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方法b: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氯酸鉀
            二氧化錳
            加熱
            氯化鉀+氧氣。但是,若氯酸鉀固體中混有可燃性雜質,加熱時極可能發生爆炸;而且利用此法制得的氧氣中往往含有一種有毒的雜質氣體--氯氣。回答下列問題:

            (1)現提供如圖儀器裝置:
            (Ⅰ)指出裝置圖中指定儀器名稱:①
             

            (Ⅱ)選擇方法b制氧氣,氣體的發生裝置應選擇
             
            ,若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對應的收集裝置應選擇
             
            (填裝置字母代號).不能用裝置E來收集氧氣的理由是
             

            (Ⅲ)某同學在關閉裝置B中的彈簧夾后,向長頸漏斗中加入水時發現:當水浸沒長頸漏斗下端后,長頸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這種現象說明該裝置氣密性
             
            (填“良好”或“不好”)。
            (2)請你從盡量多的角度分析,資料中制氧氣的兩個反應有哪些共同點?
            共同點一:
             

            共同點二:
             

            (3)比較兩種制氧氣的方法,許多同學都認為較優的是方法a.你認為該方法具有哪些優點?(寫一點即可)
             

            (4)也有同學認為方法a也有不足:利用方法a則應該選擇裝置B作氣體的發生裝置,而反應結束后,錐形瓶內還有大量的氧氣沒有能夠收集,造成浪費。請你設計一個方案導出錐形瓶中的氧氣。你的操作方法是
             

            組卷:8引用:1難度:0.3
          • 25.小明同學在做家庭實驗時,不小心將過氧化氫溶液濺到媽媽剛剛切好的土豆絲上,發現土豆絲上立即冒氣泡,激發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請你參與小明的探究。
            【猜想】土豆絲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設計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是
             
            土豆絲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土豆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沒有明顯現象 水和土豆絲不能放出氧氣
            實驗三 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土豆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土豆絲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1)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反思】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全證明猜想是正確的: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的剩余物繼續實驗。傾倒掉反應后的液體,向剩余的固體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土豆絲
             

            【結論】通過上述同學所做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土豆絲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催化劑,請你寫出該反應表達式
             

            組卷:47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