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必修4《第四單元》2015年單元測試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史 記
            吳智勇
                翻開中國兩千余年文明史冊,歷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馬遷這顆亮星最為璀璨、最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國文學與史學的基礎,一部《史記》千秋留芳,一代文豪萬世欽仰!司馬遷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他的巨著《史記》,以及他的正直品格與不屈精神,都成為歷代文學家和史學家的典范。司馬遷將自己的心血、靈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澆鑄在了《史記》之中,在二十五史里,這樣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記》是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同時也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它既是歷史的“實錄”,同時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司馬遷在藝術上精心構思,巧于安排,運用多種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再現了古代廣闊的生活畫面。如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起義軍領袖陳涉;叱咤風云、有古之勇士氣概的項羽;不畏強暴、機智謙遜的藺相如;愛國仗義、禮賢下士的信陵君……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闊,人物形象之豐富,對后世的傳記文學、小說、戲劇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司馬遷是漢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憑借一部《史記》足以傲世,他那淵博的學識、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揮灑自如的神來之筆,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載之下依然可見其雄風。《史記》所滲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立功、立言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積極入世精神,忍辱含垢、歷盡艱辛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舍生取義、赴湯蹈火勇于犧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喚世間真情的人道主義精神,立志高遠、義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記》這部經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豐滿的歷史人物,也從不同側面成為這些高尚人格的再現,許多人物成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對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啟迪。司馬遷已遠去兩千年了,卻以一部《史記》而永久。兩千年來,萬千讀者與長眠的司馬遷“相看兩不厭”,交合注入著一股股歷史血脈。
                  司馬遷的《史記》是古代第一部由個人獨力完成,具有完整體系的史學著作。不但在中國史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開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為中國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豐碑。近人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稱贊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
            (選自哈爾濱出版社《中國城市口水戰》,有刪改)
            (1)下列關于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憑借他的淵博學識、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揮灑自如的神來之筆,讓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記》開我國紀傳體文學的先河,既“實錄”歷史,又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
            C.《史記》對后世的傳記文學、小說、戲劇創作有深遠影響與它所寫的磅礴氣勢、壯闊場面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有關。
            D.《史記》是司馬遷一人的著作,因為它所寫的歷史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所以后世認為它是純文學作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司馬遷僅憑《史記》,就足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成為歷代文學家和史學家的典范。
            B.《史記》融入了司馬遷的心血、靈魂和全部的生命,在二十五史里,《史記》是唯一的一部。
            C.《史記》在藝術上的特點是精心構思,巧于安排,運用多種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動的人物形象。
            D.司馬遷盡管遠去了兩千年,但《史記》至今還依然存在,所以梁啟超稱贊其為“千古之絕作”。
            (3)根據選文內容,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記》是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同時也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作為史學著作,具有完整體系;作為文學著作,其影響深遠。
            B.司馬遷憑借其正直品格與不屈精神,創作了《史記》,這部書中蘊涵了他淵博的學識、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揮灑自如的神來之筆。
            C.司馬遷是漢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載之下依然可見其雄風,成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對象,給人以鼓舞啟迪。
            D.《史記》滲透著積極入世、自強不息、舍生取義、呼喚真情、義不受辱等人文精神。這些精神熔鑄在作品刻畫的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組卷:19引用:9難度:0.7

          二、課內文本閱讀(9分)

          • 2.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 死后,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律知武終不可脅:威脅。
            B.羝乃得歸乳:生子。
            C.掘野鼠草實而食之去:棄掉。
            D.武能紡繳網:結網。
            (2)下列語句編成四組,全部表現蘇武不屈品格的一項是
             

            ①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
            ②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
            ③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④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⑤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⑥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①④⑥D.②③⑤
            (3)下列對節選部分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衛律知道蘇武最終也不可能通過威脅而投降,就把這事告訴了單于,這更激起了單于讓蘇武投降的愿望。
            B.匈奴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斷絕供給食物,雨雪天,蘇武只能吃氈毛,飲雪水。但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志向。
            C.為了避免蘇武和其隨屬來往,匈奴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進一步孤立他。
            D.蘇武到北海后,得到了於靬王的器重;於靬王死 后,丁令王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了窮困中。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三、課外文言文閱讀(22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種皓傳
            范 曄
                種皓字景伯,河南洛陽人。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皓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恥貴貨利,人之進趣名利,皆不與交通。
                  順帝末,為侍御史。帝擢皓監太子于承光宮。中常侍高梵從中單駕出迎太子,時太傅杜喬等疑不欲從,惶惑不知所為。皓手劍當車,曰:“太子,國之儲副,人命所系。今常侍來無詔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辭屈,不敢對。喬退而嘆息,愧皓臨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稱善者良久。
                  出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職三年,宣恩遠夷,開曉殊俗,岷山雜落皆懷服漢德。時永昌太守冶鑄黃金為文蛇,以獻大將軍梁冀,皓糾發逮捕,馳傳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之,冀由是銜怒于皓。會巴郡人服直聚黨數百人,自稱“天王”,皓與太守應承討捕,不克,吏人多被傷害。冀此陷之。傳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聞討捕所傷,本非皓、承之意,實由縣吏懼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詳。比盜賊群起,處處未絕。皓、承以首舉大奸,而相隨受罪,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涼州羌動,以皓為涼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當遷,吏人闕請留之,太后嘆曰:“未聞刺史得人心若是。”后遷漢陽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漢陽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遷使匈奴中郎將。時遼東烏桓反叛,復轉遼東太守,烏桓望風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歸。
                  征拜議郎,遷南郡太守,入為尚書。會匈奴并涼二州,桓帝擢皓為度遼將軍。皓到營所,先宣恩信,誘降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討。誠心懷撫,由是羌胡、烏孫等皆來順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邊方晏然無警。
            延熹四年,遷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涼邊人咸為發哀。匈奴舉國傷惜。
            (選自《后漢書?卷五十六》,有刪節)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慷慨:大方、爽快。
            B.而二府畏懦,不敢案:查辦。
            C.吏人闕請留之詣:到……去。
            D.會匈奴并涼二州寇:侵略。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人之進趣名利
            ?
            皆不與交通
            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
            ?

            B.
            ?
            手劍當車
            今君
            ?
            亡趙走燕

            C.
            ?
            此陷之
            ?
            泣下霑衿
            與武決去

            D.
            涼邊人咸
            ?
            發哀
            閹豎恐終
            ?
            其患

            (3)下列各組中,全都能夠表現種皓“好立功立事”的一項是
             

            ①人之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
            ②宣恩遠夷,開曉殊俗
            ③以皓為涼州刺史,甚得人心
            ④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先宣恩信,誘降諸胡
            ⑥去烽燧,除候望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⑤⑥
            (4)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種皓為人為官膽大心細,在監護太子時,為國家命運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膽質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為,深得太傅杜喬的欽佩。
            B.種皓擔任刺史時,敢做敢為,發現太守的不法行為后及時奏報朝廷,后來太守伺機報復種皓,種皓被免官。
            C.種皓由涼州刺史任上升遷時,官民不愿他離開,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許。調任漢陽太守時,涼州民眾一直送到漢陽地界。
            D.種皓被提拔為度遼將軍,到任后先禮后兵。邊境地方的百姓因為種皓而感念朝廷,誠心順服漢朝,邊地平安無事。
            (5)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今常侍來無詔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②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

            組卷:3引用:1難度:0.5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下面是一封求職信的正文,語言上有不得體之處,請按要求修改。
            從報紙上拜讀了貴公司招聘人才的廣告,惠顧了貴公 司的網站,得知了招聘工程人員的消息,決定應聘。我是知名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身體健康,表達能力強。現惠贈上我的相關資料,如有意向,請盡快與我洽談。
            用詞不當的是:
            ①將
             
            改為
             

            ②將
             
            改為
             

            ③將
             
            改為
             

            組卷:23引用:4難度:0.3

          五、作文(60分)

          • 9.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一只蝸牛,很想做成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開始它想東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頂,可一計算,要實現這個計劃,至少需要3000年時間,只好忍痛放棄這個打算。后來它又想南下爬到長江邊上,看一看奔騰的江水,可一計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時間。蝸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暫,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終死在了野草叢中。
                  根據上述材料,自己立意,題目自擬,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不得抄襲!

            組卷:9引用:24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