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11 3:0:1
一、積累?運用(30分)
-
1.請你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務。
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挺立的jǐ( )梁,那大運河就是流動的血脈,juān( )刻著數千年中華文明的記憶。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后,文化溯源、建章立制、科技護航……沿線城市 地構建了大運河監測和預警體系,為這條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的大動脈不斷地注入新的生機。運河由南向北,翹( )首可望的是兩岸的古寺塔影,婀娜多姿的楊柳,富有特色的小橋野渡,細如羊腸的纖道,破浪前進的船隊……這些運河風光帶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①jǐ
②juān
③翹
(2)在橫線橫線處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絡繹不絕
B.因地制宜
C.別有用心
D.振聾發聵
(3)除了以上提到的長城、大運河,請你再寫出一個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山川河流,并談談其意義。組卷:5引用:1難度:0.7 -
2.古詩文名句默寫。
陶弘景說的好:“山川之美,①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老師的幻燈片上有一幅漫畫,請你簡單描述漫畫內容,并解讀漫畫的內涵。
內容:
內涵: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4.課上,老師還與大家分享了一則新聞,并布置了下面的任務,請你完成。
兒子患癌去世留下90萬元的債務,連云港開發區七旬老人姚西田主動站出來替兒子償還這筆巨額欠款。4年堅守,姚西田賣掉房產、外出打工、省吃儉用,舉全家之力,終于在今年成功還清所有債務。“終于可以喘口氣了!”翻著那本陳舊厚重的賬本,71歲的姚西田飽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30字以內)
(2)學校準備邀請姚西田老人到校進行事跡報告會,老師讓一位同學撰寫邀請函,交上來后,發現了幾處錯誤,有人提出修改建議,其中不合理的建議是
邀請函姚西田爺爺:
您好!本校誠信報告會將于11月20號舉行,我們向您發出誠摯邀請,請您務必參加此次活動,并請您拋磚引玉做個報告,指導同學們如何落實誠信精神,養成誠信品質。我們恭候您的惠顧!
××中學
2023年11月10日A.“本校”改為“貴校”。
B.刪掉“務必”。
C.去掉“拋磚引玉”。
D.“惠顧”改為“光臨”或“到來”。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理解(60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
仁珍 ①仁珍生于20世紀30年代。她四五歲時,趕上日本鬼子進村,全家逃到大山深處躲著。后來日本人撤了,他們卻迷了路,在山里轉了七八天,餓得奄奄一息,最后是仁珍發現了回村的路。
②為此她母親經常說,仁珍是家里的福星。
③仁珍和丈夫是娃娃親,婚后她生了六個子女。生完二女兒后,還沒出月子,她就下地干活了。大中午在地里挖紅薯,她舍不得穿鞋,結果在灌進了糞水又被太陽暴曬的紅薯地里“中毒”了,當晚就渾身浮腫,還發起燒來。還好村里的老人用偏方把她治好,幫她撿回一條命。
④仁珍因此總說自己命硬,不怕折騰。
⑤艱難的日子里,生活的風雨總是不期而至。小叔子年紀大了卻沒成家,仁珍去十里八村奔走,好不容易才替他說了門親事。過了幾年,弟媳卻突然出現了精神問題。仁珍自己六個孩子,弟媳五個孩子,一共十一個娃,全靠仁珍張羅。弟媳時不時發病,仁珍也要操心。有一次,弟媳發病跑丟了,仁珍攆到幾十公里外的鎮上,把露宿街頭的她領回了家。
⑥那個時候,日子苦得仿佛能榨出膽汁來。神志不清的弟媳倒是經常對仁珍傻笑。仁珍也望著她笑,笑著笑著眼角就濕了。
⑦漸漸地,孩子們長大了。家里沒錢供所有孩子一起讀書,仁珍就挨個問他們愿不愿意上學,想上的家里就供,不想上的就回來幫忙干活。不是所有孩子都想上學的,那個時候上學苦,伙食不如在家里好,一瓶咸菜對付一周是常事,但二女兒還是堅持要上學。仁珍點了頭,一直供到她大學畢業。
⑧在那個年代,農村家庭供出一個大學生來可太不容易了。仁珍吃了很多苦,干的活比別人家男人干的活還重,免不了跟丈夫抱怨拌嘴。丈夫并不讓著她,他脾氣也不好,兩個人便吵了一輩子。仁珍67歲那年,丈夫因肝硬化去世。守靈時,仁珍望著他的遺照淚如雨下:“看來還是我命硬,你先走了。”
⑨如今丈夫已經去世20多年了,仁珍的身體還很硬朗,她拒絕去兒女家,依然獨自住在老房子里。春天,她還會去山里摘艾蒿,曬干了拿去賣。如今丈夫不在了,也沒人氣她了;但她的床頭始終掛著他的遺照。
⑩仁珍也曾遇到差點挺不過來的時候。前年冬天,她的胃出了問題,因為年紀太大沒有做胃鏡,沒辦法正常治療,一度靠輸血維持生命。后來,她到底還是要求做了胃鏡,不想糊里糊涂地靠輸血過日子。檢查做完之后,她的汗水把醫院的枕頭都浸濕了。
?還好有驚無險,只是胃潰瘍。
?就這樣,仁珍平安地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漸漸成為整個村子年齡最大的老人。鄉村的午后,老人們喜歡圍坐話家常,聊起往昔歲月時常感慨:“仁珍吃了不少苦,但如今身體健康,子女孝順,也算是老來享福啦!”
?仁珍是我外婆。每每聽見這樣的話,她總是微微一笑。
【鏈接】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
(節選自朱德《回憶我的母親》)(1)文章末尾說“仁珍吃了不少苦”,她都吃了哪些苦,請你簡要概括。
(2)賞析第⑥段畫線的句子。
仁珍也望著她笑,笑著笑著眼角就濕了。
(3)請說說第⑧段畫線句子蘊含了仁珍怎樣復雜的情感?
(4)本文讓我們想到了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請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說說這些“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的人身上蘊含著哪些可貴的品質?組卷:7引用:3難度:0.5
三、表達?交流(60分)
-
12.根據下面要求作文。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咽”開始,“慢工出細活”更是品質的保證。現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方便面”就不怕肚子餓,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就不怕塞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速遞”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身邊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快!否則你就跟不上時代!”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想法、理念,不同的事情也需要不同的處理辦法,有時候“慢”非常合適,有時候“快”則很有必要。
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要求:①選準角度,確定立意;②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得抄襲;③字數不少于650字,至少分5段;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