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24課 寓言四則 杞人憂天 穿井得一人》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
-
1.古文閱讀。
(甲)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諸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乙)齊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疆弓也。其嘗所用,不過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試引之中關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以為用九石,豈不悲哉!
(選自《呂氏春秋?驅塞》》
(注釋)①石(dàn):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及其家穿井
②聞之于宋君
③說人之謂己能用強弓也
④非王孰能用是
(2)請你用“/”給下面的句子正確斷句。(限斷2處)
以 示 左 右 左 右 皆 試 引 之 中 關 而 止
(3)請你分析甲乙兩文中宋君和齊宣王的異同,并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組卷:59引用:3難度:0.5
三、
-
3.文言文閱讀。
(甲)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br />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選自《列子?天瑞》)(乙) 上(唐太宗)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猶宜將護。儻①遽②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③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④聞卿輩諫爭也。”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選自《居安思?!罚?/bdo>注:①(儻)同“倘”,倘若。②(遽)立刻,馬上。③(四夷)古時對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少數民族的統稱。④(數)屢次,多次。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猶宜將護
②四夷俱服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因往曉之(因為,由于)
B.病雖愈,猶將護(即使)
C.然朕日慎一日(不過,但是)
D.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所以,因此)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②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
(4)(甲)(乙)兩文都涉及“憂”,杞人之“憂”與唐太宗“憂”,有何不同?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回答。組卷:56引用:2難度:0.6
四、
-
4.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回答問題。
【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憂天》)【乙】沈屯子偕友入市,聞唱書者言,“楊文廣①圍困柳州城中內乏糧餉外阻援兵?!滨救徽b嘆不已。友曳之歸。日夜念不置,曰:“文廣圍困至此,何由得解?”從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勸之徘徊郊外,以紓③其意。又忽見道上有負竹入市者,則又念曰:“竹末甚銳,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睔w而益憂。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
(劉元卿《賢奕編》)【注】①楊文廣:北宋名將。②悒悒(yì):悶悶不樂。③紓:解除。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兩處)
楊 文 廣 圍 困 柳 州 城 中 內 乏 糧 餉 外 阻 援 兵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身亡所寄
②其人舍然大喜
③聞唱書者言
④歸而益憂
(3)把文言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②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
(4)對于上面兩則材料,人們有以下兩種看法,你同意哪一種觀點呢?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理由。
A.兩則材料諷刺了那些杞人憂天的人。
B.兩則材料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組卷:465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