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九年級(上)月考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小科看到媽媽炒的一盤紫色高麗菜(一種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來因為摻了醋變成了紅色,在洗盤子時遇到堿性洗滌劑變成黃綠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麗菜汁呈現在黃綠色的物質是( )
A.檸檬汁 B.雪碧 C.食鹽水 D.肥皂水 組卷:16引用:9難度:0.5 -
2.為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小強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在每組的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放稀鹽酸和稀硫酸;向同組的兩支試管各滴加同種試劑。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B. C. D. 組卷:36引用:7難度:0.5 -
3.向稀鹽酸中加入Z物質,其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Z物質是( )
A.H2O B.AgNO3固體 C.濃鹽酸 D.NaOH固體 組卷:48引用:3難度:0.5 -
4.已知硫酸溶液中存在H+、SO42-和H2O,某同學欲證明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組合能證明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的是( )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
5.不用其他任何試劑就可以鑒別①NaOH②H2SO4③CuSO4④NaCl四種溶液,則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組卷:27引用:4難度:0.5 -
6.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由此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7 B.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C.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該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H2O分子 組卷:35引用:4難度:0.5 -
7.如圖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pH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能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NaOH溶液滴入稀鹽酸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 C.A點時,溶液的溶質為NaOH、NaCl D.B點表示稀鹽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質量一定相同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8.下列實際應用中,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
①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 ②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處(分泌出蟻酸)止癢。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
9.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下列能證明兩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適量 FeCl3 溶液,溶液變黃,但無沉淀生成 B.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 C.測得反應后溶液中 Na+與 Cl-的個數比為 1:1 D.滴入適量 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組卷:11引用:6難度:0.5 -
10.某同學做Ba(OH)2溶液導電性的實驗時,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分別滴加下列物質,燈泡會出現“亮→暗→熄滅→亮”現象的是( )
A.H2SO4 B.HN03 C.K2CO3 D.稀鹽酸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11.某同學發現對已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塞。對于該溶液變質情況的探究,同學們的實驗設計合理的是( )
A.取樣,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如果無氣泡產生,則可證明該溶液沒有變質 B.取樣,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無色,則溶液已完全變質 C.取樣,在溶液中加入過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鋇溶液,如產生白色沉淀,且上層清液呈紅色,則溶液已經完全變質 D.取樣,在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則可證明該溶液已變質 組卷:68引用:4難度:0.5
四、分析與計算題(共16分)
-
34.往100g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事實繪制了如圖所示曲線,分析并計算:
(1)a→b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
(2)求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組卷:2引用:2難度:0.5 -
35.某同學向一定質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測得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與加入的稀鹽酸的關系如圖1所示。
(1)該同學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2)該同學把制取氣體后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測得加入的Na2CO3溶液與產生的沉淀數據如下:Na2CO3溶液質量/g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淀質量/g 0 1 n 3 4 5 m
請在圖2中畫出向廢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時加入的Na2CO3溶液與產生的沉淀的曲線。組卷:12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