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溧水高中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
1.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他孜孜于考古發掘和典藉爬梳。經過努力,一些湮沒在歷史廢墟和神話傳說中的 被重新確認,因此某些關于先民流徙原因的 也隨之不攻自破。從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災害或是人類戰爭而背井離鄉者,是怎樣動情地吟唱著家園,并渴望著重歸故土。A.故事 不經之談 安居樂業 B.故實 不刊之論 安居樂業 C.故實 不經之談 安土重遷 D.故事 不刊之論 安土重遷 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2.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項是( )
A.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B.等到驚蟄--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 C.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D.如果首長一句話不講,扔下“有線”,全用“無線”去了,那我們才受不了吶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在古代山水田園詩的發展史上,孟浩然可謂名家。 , 。 , , 。 ,他的形象和經歷代表著那個時代許多士人的共同命運和文化心態。
①隱逸情結使他傾向于后者
②他承先啟后的詩歌創作豐富了中國詩歌的美學天地
③然而鄉野詩人的身份和都城生活經歷的特殊人生使他的隱逸具有不同于傳統隱逸詩人的文化內涵
④在魏闕與山林的傳統知識分子生存之路的抉擇中
⑤在他身上集中體現著盛唐思想領域中的儒、道、俠并存的思想風貌
⑥他的出現使盛唐詩歌的天空出現了一顆璀璨的明星。A.⑥⑤④①③② B.⑥④⑤②①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④⑤①②⑥ 組卷:11引用:7難度:0.9 -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學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中的“謹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這個意思 B.“五岳”是指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黃山 C.二十四節氣中排第一的是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D.在唐代,官員官服的顏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級官員一般是紫色或紅色,有“大紫大紅”“紅得發紫”等說法,官階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從《琵琶行》“司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當時的官階比較低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5.下列對“初生水”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氣的形式存在于熾熱的地心中,或者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巖石中。那時,地表的溫度較高,大氣層中以氣體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較多。地球在最初的5億年,火山眾多且活動頻繁,大量的水蒸氣通過火山口噴發出來,冷卻之后便漸漸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謂的“初生水”。A.存在于熾熱地心中的水蒸氣 B.存在于地下巖石中的結構水、結晶水 C.大氣層中以氣體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噴發的水蒸氣冷卻后形成的水 組卷:20引用:3難度:0.8
-
14.簡答題。
(1)概括《紅樓夢》中金釧、司棋、鴛鴦香消玉殞的直接原因。
(2)下面引文出自誰之口?簡述其被命運擺布的一生。
“我們的境遇不同。我趕不上時代了。我的一生只是讓命運在擺布,自己不能作一點主。我哪兒還有幸福呢?”組卷:15引用:2難度:0.3
十、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
15.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詩人藝術家在這人世間,可具兩種態度:醉和醒。
醒者張目人間,寄情世外,拿極客觀的胸襟“漱滌萬物,牢籠百態”(柳宗元語)。世間的光明與黑暗,人心里的罪惡與圣潔,一體顯露,并無差等。“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然而他們究竟是大詩人,詩人尤貴具有別眼。詩人藝術家呈現的這個世界盡管十分真實,十分清醒,終究蒙上了一層詩心的溫情和智慧的光輝,使我們讀者走進一個較現實更清朗更生動更深厚的富于啟發性的世界。所以詩人善醒,他能透澈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實相,散布著智慧。
但詩人更要能醉,能夢。由夢由碎詩人方能暫脫世俗,深深地深深地墜入這世界人生的一層變化迷離,奧妙惝恍的境地。《古詩十九首》鑿空亂道,歸趣難窮,讀之者回顧躊躇,百端交集,茫茫宇宙,渺渺人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無可表達的沉思,無可解答的疑問,令人愈體愈深,文藝的境界鄰近到宗教境界(欲解脫而不得解脫,情深思苦的境界)。
這樣一個因體會之深而難以言傳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邏輯文體所能寬全表達。醉中語有醒時道不出的。詩人藝術家往往用象征的(比興的)手法才能傳神寫照。詩人于此憑虛構象,象乃生生不窮;聲調,色彩,景物,奔走筆端,推陳出新,迥異常境。戴叔倫說:“詩家之境,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間。”
所以最高的文藝表現,寧空毋實,寧醉毋醒。西洋最清醒的古典意境,希臘雕刻,也要在圓渾的肉體上留有清癯而不十分充滿的境地,讓人們心中手中波動一痕相思和期待。阿波羅神像在他極端清朗秀美的面龐上,仍流動著沉沉的夢意在額眉眼角之間。
(宗白華《略論文藝與象征》,有刪改)(1)概括文中詩人藝術家“醒”的態度的內涵。
(2)文中引戴叔倫之言有何作用?
(3)作者為什么說“最高的文藝表現,寧空毋實,寧醉毋醒”?組卷: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