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瓦利納小鎮位于美國阿拉斯加州一條狹長沙壩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該小鎮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卻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鎮正面臨被大海吞噬的危險。美國政府曾花費巨資修建海堤保護小鎮附近的沙壩,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毀。如圖示意沙壩和基瓦利納小鎮的地理位置。

          (1)對比沙壩東西兩側侵蝕作用的主要差異,并解釋差異的成因。
          (2)沙壩面積縮少,影響小鎮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議將居民全部搬遷到大陸,對此你是否贊同,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答案】(1)西側海水侵蝕為主,東側河水侵蝕為主。成因:西側直面海洋,海面開闊,海水流動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響大;東側離大陸近,大陸上多條河流注入,且流向與沙壩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蝕作用強。
          (2)贊同。全球變暖是長期變化趨勢,沙壩海拔低,隨著海水侵蝕加強和海平面不斷上升,海水將吞噬沙壩;沙壩沿岸建設海堤費用很高,且效果差。不贊同。離大陸較遠,海水阻隔,舉鎮搬遷不便;搬遷費用很高,對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響大,阻力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6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梵凈山位于貴州省,是我國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0米,為世界自然遺產。約2.2億年以前,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曾是海洋,海底變質巖層上廣泛分布著碳酸鹽巖,而梵凈山的主體是不易被溶蝕的變質巖。
            材料二:梵凈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孑遺有多種古老珍稀物種,生態學家稱其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態孤島”。圖為“梵凈山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
            (1)簡述在海底變質巖形成后,梵凈山高大山體的形成過程。
            (2)說明梵凈山成為“生態孤島”,生物多樣性優于周邊喀斯特地區的自然原因。
            (3)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請提出梵凈山地區發展的合理措施。

            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7引用:2難度:0.5
          • 2.讀黃河沖積扇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推測沖積扇沿AB一線沉積物顆粒大小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說明形成原因。
            (2)簡述黃河沖積扇的形成過程。
            (3)黃河沖積扇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河流沖積扇,同時有學者研究還發現,農耕文明時期黃河沖積扇的形成速度明顯加快,試分析其原因。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3.如圖是廈門市鼓浪嶼西南沙灘上吃立著的一塊巨巖,中間有一個大巖洞,潮漲潮落,海浪拍打這個巖洞時,發出咚咚聲響,儼如擊鼓,人們稱它為“鼓浪石”。形成鼓浪石的地質作用主要是(  )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99引用:5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