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培育的辦法直接向海洋投放漁業生物的受精卵、幼體或成體,是海洋牧場建設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2021年6月8日,是第十四個“全國海洋宣傳日”。這天,日照市繼續推進“海上糧倉”發展戰略,開展海水增殖放流公益活動,將中國對蝦、許氏平鮋、曼氏無針烏賊等31萬尾(只)的苗種投入水中,打造日照市水域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簡述近年來日照市持續開展海洋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及注意事項。

          【答案】主要目的:增加生物資源數量,修復漁業種群結構;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凈化水質;保護瀕危物種,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增效,提高漁民收入。
          注意事項:適當控制海洋增殖放流的規模;因地制宜進行不同類型苗種的投放;不得使用外來的、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物質進行增殖放流。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徐霞客在考察了廣西、貴州、云南后,對這一帶發育的峰林地貌做了總結:“峭峰離立,分行競穎”,“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他還指出這“磅礴數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點,廣西之山的特點是“有純石者,有間石者,各自分行獨挺,不相混雜”。如圖為桂林山水令人神往的風光景觀圖。

            (1)請為四幅圖所屬的喀斯特地貌進行分類,并指出④圖被稱為地下“神宮”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中國南方喀斯特形成的氣候條件。
            (3)除了開發旅游外,人類還可以如何開發利用喀斯特地貌?

            發布:2024/12/31 11:0:1組卷:2引用:2難度:0.5
          • 2.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br />①大量的人口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②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④綠洲外圍的沙漠邊緣封沙育草
            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護田林網
            ⑥合理分配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發布:2024/12/31 12:0:1組卷:1引用:2難度:0.7
          • 3.自然保護區指對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護對象所在的區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自然保護區可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分區(如圖)。據此回答11~13題。

            在緩沖區( ?。?/h2>

            發布:2024/12/31 15:30:1組卷:3引用:1難度:0.9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