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對解決氣候問題的大國擔當。“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生產生活中排放的CO2,實現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燃燒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氣天然氣。
②請提出一條生活中通過節能減排助力“碳中和”的措施 多乘坐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多乘坐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種途徑吸收CO2。
①二氧化碳不僅能被綠色植物吸收,也能被海洋中的水吸收生成 H2CO3H2CO3(填化學式)。
②風化的巖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氣中的CO2和H2O水轉化為Ca(HCO3)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CO2+H2O=2Ca(HCO3)2CaCO3+CO2+H2O=2Ca(HCO3)2。
(3)“碳”捕捉:每年約1600萬噸二氧化碳被“捕捉”并對其進行壓縮封存。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容易被壓縮的原因 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大,容易壓縮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大,容易壓縮。
(4)“碳”利用:超臨界CO2是指溫度與壓強達到定值時,CO2形成氣體與液態交融在一起的流體,研究發現超臨界CO2流體與水相似,溶解能力強。被譽為“綠色環保感劑”。下列關于超臨界CO2流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CDCD(多選,填序號)。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分子不再運動
C.它的化學性質與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D.它可代替許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劑
【答案】天然氣;多乘坐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H2CO3;CaCO3+CO2+H2O=2Ca(HCO3)2;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大,容易壓縮;C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3 12:26:7組卷:58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關于碳及其化合物說法正確的是( ?。?/h2>
A.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原子內部結構不同 B.一氧化碳中的雜質二氧化碳,可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除去 C.強調低碳生活,是因為二氧化碳有毒 D.金剛石和C60都由原子構成 發布:2024/12/25 13:30:1組卷:72引用:2難度:0.9 -
2.中國政府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與碳吸收達平衡,實現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為了實現碳中和,從實際出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以增加肥效 B.廢舊書籍、報紙分類回收,再利用 C.循環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質 D.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發布:2024/12/25 14:30:2組卷:88引用:2難度:0.9 -
3.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造成溫室效應加劇主要是因煤、
(2)若CO2能合理利用,能與H2在催化劑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反應的方程式為CO2+3H2X+H2O,X的化學式為催化劑
(3)下列做法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
A.積極植樹造林
B.利用風能實現清潔發電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垃圾焚燒處理發布:2024/12/24 11:1:11組卷:50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