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科學研究發現:氮氣不活潑,在3000℃時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壓條件下,向密閉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氣,而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增大了一倍,則M內分子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4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
            材料一: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圖實驗:把一端封閉的長玻璃管裝滿水銀倒置一個敞口的水銀槽里,水銀從玻璃管頂部下降了一段距離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總保持距槽中水銀面76厘米左右。
            針對托里拆利實驗有人提出了水銀柱上方應該是真空的結論,反對者提出了疑問。
            (1)一些反對者認為上方并不真空,而是充滿了水銀蒸汽,水銀柱下降的原因就在于一部分水銀的蒸發,使水銀減少。為了反駁這一觀點,帕斯卡同時拿出酒和水,詢問反對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實驗,酒柱與水柱哪個液面下降得更多?
            反對者們認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實驗現象卻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對者認為,由于管內遺留了少量空氣,才使水銀液面下降,所以管內并不真空。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長、很多不同直徑的玻璃管進行托里拆利實驗,如果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就可以反駁反對者們的觀點。
            (3)下列關于科學本質及科學發現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贊同亞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觀點
            B.科學實驗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樣的實驗結論
            C.科學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D.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發布:2024/8/2 8:0:9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2.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下正確的是(  )

            發布:2024/9/14 4:0:8組卷:4引用:2難度:0.8
          • 3.從下列關于物質微觀描述中錯誤的是(  )

            發布:2024/7/27 8:0:9組卷:29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