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5-2006年,中英科學家在河北豐寧縣的一處湖邊林地考察時發現一件屬于恐龍時代的新鳥類化石,此新鳥類被命名為“鄭氏始孔子鳥”,此名字與我國著名鳥類學家鄭光美有關,它是孔子鳥類已知最原始的代表,距今約1.31億年,僅晚于生活在株羅紀時期的1.5億年的始祖鳥。
孔子鳥類群是現今發現的最早具有角質喙、牙齒退化的原始鳥類。鄭氏始孔子鳥化石保存完好,此化石鳥具有發育完整的現代模樣的翅膀,而起平衡作用的對稱的尾羽蝕刻在砂巖上,呈現黑色和褐色。
鄭氏始孔子鳥的發現,一方面豐富了我們對早期鳥類的系統演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們對原始鳥類飛行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知識。例如,由于鄧氏始孔子鳥的發現使得一些與飛行相關的結構呈現更加完整和序列化的演化模式:一是胸骨由左右兩片骨板愈合為一個整體、胸骨由扁平變得逐漸演化出龍骨突起;二是上臂骨(肱骨)近端上緣由比較扁平變得逐漸膨大等。胸骨和肱骨都是鳥類飛行肌肉的主要附著器官,它們的增大代表飛行肌肉的增大,從而表明了鳥類飛行能力的增強。
古生物學家也表示,始祖鳥是笨拙的飛行者,具有較多的恐龍的體形特征,比如翅脖上還長有爪子。而鄭氏始孔子鳥可能生活在樹上,有長長的尾羽,可幫助它爬樹和在樹枝上棲息。
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證據,但更多化石有待進一步發現。除此之外,對現存生物同類器官、胚胎發育過程的比較以及分子生物學研究也能提供有關進化的證據。例如研究表明:親緣關系越近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質分子具有越多的相同性;親緣關系越選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質分子的差別就越大。
(1)從資料中可以看出,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化石化石是最重要的證據,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比較比較的方法研究現存生物同類器官、胚胎發育過程及分子生物學差異等。
(2)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表明,這種動物既具有鳥類的特征:有角質喙和牙齒牙齒退化,有發育完善的羽毛和翅膀;又保留了較多爬行類動物的特征:翅膀上長有爪爪,有長長的爪爪幫助其爬樹及在樹枝上棲息。
(3)通過鄭氏始孔子鳥的化石研究,可以推斷出BB(填字母,下同)。
A.爬行類可能是由鳥類進化而來的 B.鳥類可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
C.鳥類與爬行類相互進化 D.鳥類與爬行類并沒有關系
(4)下表是幾種生物與人的細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別對比表
生物名稱 | 黑猩猩 | 獼猴 | 狗 | 雞 | 響尾蛇 | 金槍魚 | 小麥 | 酵母菌 |
氨基酸差別(個) | 0 | 1 | 11 | 13 | 14 | 21 | 35 | 44 |
D
D
。A.分子生物學為判斷各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提供了依據
B.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
C.上表的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遠的是金槍魚
D.各種生物細胞色素c含量不同,說明它們的原始祖先不同
(5)關于資料中生物進化的歷程或證據,你有什么感想?請簡要敘述其中一條。
【考點】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
【答案】化石;比較;牙齒;爪;爪;B;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1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調查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興趣小組調查發現校園有柳樹、雪松、月季、螞蟻、麻雀、蜜蜂、葫蘆蘚、蘑菇等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螞蟻與蜜蜂的親緣關系比螞蟻與麻雀的親緣關系遠 B.葫蘆蘚具有根莖葉的分化,能夠真正適應陸地生活 C.月季與桃樹的共同特征比月季與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態結構分,雪松、桃樹、月季、葫蘆蘚、蘑菇屬于植物 發布:2025/1/6 8:0:1組卷:15引用:1難度:0.9 -
2.生物“進化樹”(如圖1所示)形象而簡明地表示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請據圖回答:
(1)圖1中②所代表的動物屬于
(2)蝗蟲是圖1中①的代表生物之一,它的身體表面有堅韌的
(3)圖1中屬于我國一級保護裸子植物的是
(4)從“進化樹”中可以看出,生物遵循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
(5)關于生物的分類,如果用圖2表示表格中各項之間的關系,則表中各選項與圖示相符的是1 2 3 4 A 界 目 屬 科 B 動物 脊椎動物 兩棲類 鱷魚 C 銀杏 裸子植物 種子植物 植物 D 微生物 真菌 多細胞真菌 霉菌 發布:2025/1/15 8:0:2組卷:8引用:1難度:0.5 -
3.青蛙是兩棲動物,那么兩棲動物的祖先是以下哪類動物( )
A.蝌蚪 B.古代的魚類 C.爬行類 發布:2025/1/13 8:0:2組卷:0引用: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