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明珠,魅力陜西”。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陜西省位于中國內陸腹地、西北地區東部,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按自然環境差異將陜西分為陜北、關中、陜南三個部分,關中與陜南以秦嶺為界。陜北、關中位于黃土高原上,這里分布著廣袤的黃土地貌。陜西是我國蘋果主要產地之一。秦嶺海拔2000-2500米,相對高度為1500-2000米,是我國地理南北方的分界線。

(1)黃土地貌的形成與其外力作用有關,請簡要解釋其主要外力作用強度變化的一般趨勢。這種作用體現了地理環境的什么地域分異規律?
(2)簡述陜西種植蘋果的優勢自然條件及其效益。
(3)簡析陜南地區人口容量的特點及其主要自然原因。
(4)試說明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顯著的原因。
【答案】(1)流水侵蝕作用;降水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經度地帶性規律(或干濕地分異)。
(2)優勢條件:塬面寬闊,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海拔較高,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水適中。
效益:有利于恢復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果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業附加值;有利于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3)人口容量小;山地地形崎嶇,平原狹小,宜墾耕地有限,耕作難度大;地質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
(4)地跨亞熱帶與暖溫帶,自然環境南北分異明顯,且山地垂直分異顯著,為生物提供多樣的生存環境。
(2)優勢條件:塬面寬闊,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海拔較高,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水適中。
效益:有利于恢復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果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業附加值;有利于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3)人口容量小;山地地形崎嶇,平原狹小,宜墾耕地有限,耕作難度大;地質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
(4)地跨亞熱帶與暖溫帶,自然環境南北分異明顯,且山地垂直分異顯著,為生物提供多樣的生存環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1/27 15:30:2組卷:2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學旅行小組7月選擇圖中的“三江并流”保護區進行地理考察,考察中發現:崇山峻嶺中,并肩奔騰著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河。河谷兩側是壯觀的雪山冰川、靜立的原始森林,以及散落在保護區內的星羅棋布的數百個冰川湖。“三江并流”地區占中國國土面積不到0.4%,卻擁有全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國25%的動物種數,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也是我國中藥資源和民族藥資源的重要寶庫。
(1)簡要說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觀的成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區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種類繁多的原因。
(3)說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樣性,實現“三江并流”地區脫貧致富。發布:2024/12/31 17:30:2組卷:3引用:1難度:0.2 -
2.成語“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原意是蜀地多陰雨,偶爾出太陽,犬吠不止。如圖示意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讀圖完成5~7題。
太陽能資源屬于( )
①可再生資源
②非可再生資源
③清潔能源
④礦產能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發布:2024/12/31 15:30:1組卷:7引用:1難度:0.8 -
3.如圖為自然資源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 )
①開發自然資源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大
②自然資源對產業布局的影響越來越強
③利用自然資源的數量越來越少
④對人地關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發布:2024/12/31 14:30:1組卷:1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