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南金鄉中學等校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8 22:0:11

          一、基礎與實踐

          • 1.選詞填空。
            (1)古時候,科學不發達,人們一直
             
            (向往 景仰)著“天上的世界”。
            (2)火星和地球晝夜長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
             
            (演變  更替)。
            (3)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類一直
             
            (探求  探索)的宇宙之謎。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2.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3.把下列句子組合成語序合理、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如今,“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成就了全國最宜居城市的美名,為襄陽帶來了眾多游客。
            ②因為漢水環繞,形成天然屏障,在古代,護佑了城市的安全,造就了“鐵打的襄陽”的美名。
            ③巧的是,下游的仙桃、潛江等地,把本地段的漢江稱為襄河,說這漢水是從襄陽流過來的。
            ④因此襄陽人對漢水有來自骨子里的親切,像對待自己孩子般,為這段水起了個乳名叫襄江。
            ⑤漢江流經襄陽時,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形成了南城北市的城市格局。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5.對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71引用:3難度:0.5
          • 6.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7.請將古詩文名句填入下面橫線中。
            (1)
             
            ,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2)
             
            ,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3)細細品味,很多詩人都是因為“行走”而觸發情思。溫庭筠晨起早發,在朦朧秋色中踽踽前行,“雞聲茅店月,
             
            ”(《商山早行》):秦觀漫步村莊,在春風中怡然自樂,“倚東風,
             
            ”(《行香子》);杜甫顛沛流離,在寒涼的秋夜中,思緒隨月飛到家鄉,“
             
            ,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劉長卿經過長沙賈誼宅,溯古思今,不由自憐自嘆,“
             
            ,憐君何事到天涯”(《長沙過賈誼宅》);蘇軾走在被貶的路上,仍遙望月亮,思念親人,心里滿是美好的祝愿,“
             
             
            ”(《水調歌頭》)。無論行走到哪里,詩人們都在心路上鐫刻了屬于自己的文字。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8.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宋江、戴宗在岸邊看時,只見江面開處,那人把李逵提將起來,又淹將下去。兩個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間,一個顯渾身黑肉,一個露遍體霜膚。兩個打做一團,絞做一塊。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貪看,沒一個不喝彩。              (節選自《水滸傳》第38回)
            《水滸傳》的“回目”有形式整齊的特點,請根據上面片段內容,補全“回目”。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組卷:219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與運用

          •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請結合“無時”一詞,分析尾聯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詩流傳最廣,請自選一個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423引用:8難度:0.4
          • 10.文言文閱讀。
            【甲】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蹴踖。
            (選自《小時了了》)【注釋】①詣(yì):到。②仆:謙稱。③先君:祖先,與下文“先人”同。④奇:認為他特殊、不尋常。⑤了了:聰明;明白通曉。⑥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樣子。
            (1)下列句子中帶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為若柳絮風起 往曉之
            B.公大笑 不亦
            C.李元禮有盛名 年與
            D.人以其語語 學而時習
            (2)下列對選文相關知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選自《世說新語箋疏》。《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
            B.【乙】文畫線句子的斷句為“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C.【甲】文中“俄而雪驟”的“驟”是急的意思;【乙】文“人以其語語之”這句話中的兩個“語”字意思相同。
            D.【甲】的“白雪紛紛何所似”是倒裝句。
            (3)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語言簡練,只用一句“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便寫出了謝家融洽、儒雅的家庭氣氛。
            B.【乙】文中“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一句,說明孔文舉(即孔融)擔憂李元禮不給面子,不得不把上一代的關系說出來。
            C.【甲】通過孩子們作詩來體現水平高下;【乙】文則通過接人待物的反應來體現人物的機敏。
            D.【甲】“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贊賞謝道韞的才氣。【乙】“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是在座賓客的表現,屬于側面贊譽。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②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11.人生立志須趁早
            趙九如
                   ①近來讀書,歷覽前人事狀,深刻體會到少時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說“成名要趁早”,其實,莫如說立志須趁早。
                  ②“夫志,氣之帥也”。對個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張居正寫下“愿以深心奉塵剎,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計毀譽,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則徐樹立救國為民的高遠志向,在虎門銷煙、抗擊英軍、安撫叛亂等歷史事件中,始終做到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注重立志,善養“浩然之氣”,就能涵養從容內斂的氣質,蓄積堅定自信的精氣神。
                  ③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時代就志向篤定,于23歲時自題對聯以明志:“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風家教,告誡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堅”“小時志趣要遠大,高談闊論固自不妨”。縱觀左宗棠的一生,從辦理洋務、主持船政到收復新疆、抗擊法軍,他一以貫之地踐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長大后能夠報效國家、不辱使命,也與其早立志、立長志的教導密不可分。盡早確立志向,明確人生奮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隨波逐流、亦步亦趨,不被誘惑所誤導。
                  ④當然,美好的愿景不會自動實現,早立志僅僅是成長的起點。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堅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歷程各個階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題。特別是在屢遭挫折或逆境時,更加考驗一個人意志和勇氣。歷史上,司馬遷獄中遭受苦難不曾移志,堅韌中寫就巨著;蘇武異邦牧羊數十載不折其志,最終夢圓歸鄉。事實證明,一個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響著成就的取得,也只有為志向執著付出,才能不斷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負。志向引領行動、行動考驗志向,兩者相輔相成,演繹著立志與逐夢的交響。
                  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立志當胸懷寬廣、眼界開闊,大膽追求遠大的志向。而這背后,離不開理想信念的支撐。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
                  ⑥今天,為了“能被知識的亮光照到”,四川涼山州“懸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為了觸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慶雙坪村村民用雙手鑿出一條“懸崖天路”……那些看不見的理想信念與志向追求,正迸發著強大的能量。
                  ⑦哲人有言,“沒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樣,它時刻都會被狂風巨浪襲擊而沉沒海底。”揚起理想的風帆、握緊志向的羅盤,不為風雨所阻、不被顛簸所攔,人生這一葉輕舟才能自信駛過萬重山。
            ( 2017年08月25日 04 版《人民日報》)(1)下列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最適合的一項是
             

            A.人生須立志。
            B.人生立志須趁早。
            C.一個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響著成就的取得。
            D.人生應該立怎么樣的志。
            (2)下列對本文采用的論據和論證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選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實論據。
            B.“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以作為本文的論據。
            C.第③④段運用了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兩種論證方法。
            D.本文采用的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3)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①②段提出問題,第③④⑤段是分析問題,第⑥⑦段是解決問題。
            B.第②③段是并列關系,所以這兩段的位置可以調換。
            C.第⑤段的畫線句子,引用名言,運用排比句式,告訴我們要大膽追求遠大的志向,豐富文章內涵,使表達的情感更加真摯細膩。
            D.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不容易迷航。

            組卷:303引用:4難度:0.1
          •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母親的目光
            小  喬
                ①做了母親之后,十分喜歡看著兒子睡覺。他泥鰍一樣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飽滿茁壯的腿,眉宇間不可言說的可愛神情……看著看著,我常常覺得,單是為了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錯過做母親的機會。
                  ②忽然又想,自己這么小的時候,一定也是這么在母親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樂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這種目光里我一次也沒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記得。對這種目光開始有感受是在漸漸長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約十三四歲,正是女孩子剛剛有心事的時節。
                  ③一天,我正在里間午睡,還沒睡穩,聽到母親走進來,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東西,過了一會兒,忽然靜了。可她分明又沒有出去。我們兩個的呼吸聲交替著,如樹葉的微嘆,我莫名地覺得緊張起來,十分不自在。等了一會兒,還沒有聽到她的聲響,便睜開眼。我看見,母親站在離床一步遠的地方,正默默地看著我。
                  ④“媽,怎么了?”我很納悶。
                  ⑤“不怎么。”她說。似乎有些慌亂地怔了怔,走開了。
                  ⑥后來,這種情形又重復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煩地說:“媽,你老是這么看我干嗎?”母親仿佛犯了錯似的,一句話也沒有說。
                  ⑦以后,她再也沒有這么看過我,或者說,是她再也沒有讓我發現她這么看著我了。而到我終于有些懂得她這種目光的時候,她已經病逝了。
                  ⑧再也不會有人這么看著我了。我知道,這是天空對白云的目光,這是礁石對海浪的目光,這是河床對小魚的目光。這種目光,只屬于母親。
                  ⑨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聲來。我的目光給他帶來了美夢了嗎?我忽然想,如果能夠再次擁有母親的這種目光,我該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來撫慰她的疲憊和勞累?是用淚的晶瑩來詮釋自己的呼應和感懷?還是始終維持著單純的睡顏,去成全她欣賞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⑩有些錯誤,生活從來都不再賜予改過的機會。我知道,這種假設對我而言,只是想象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還有一些人也許需要這種假設的提醒呢?如果,你還有幸擁有母親;如果,你淺眠時的雙瞼偶然被母親溫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萬不要像我當年一樣無知和愚蠢。請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擾母親。你會知道,這種小小的成全,對你和母親而言,都是一種深深的幸福。
            (1)第⑦段畫線部分前后兩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談談你的理解。
            (2)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問題。
            ①這段把母親比作
             
             
             
            ,突出了母親目光的
             
             

            ②“再也不會有人這么看著我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3)最后一段,“你會知道,這種小小的成全,對你和母親而言,都是一種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
            (4)作者是在做了母親之后才體悟到當年母親目光中的愛撫和溫暖的,而當她懂得了母愛的時候,她卻永遠失去了母親。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錯誤,生活從來都不再賜予改過的機會。”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簡要談談。

            組卷:920引用:5難度:0.5

          三、作文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校讀書的時候,班里蚊子特別多,很多同學被叮咬得無心聽課。放學時老師便吩咐學生自帶工具,準備滅蚊行動。第二天,同學們帶來了蚊子拍、捕蚊網、滅蚊藥等各種工具。而杜威竟然拿著一把鐮刀走進了教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接下來,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可惱人的是,無論怎么努力,教室里的蚊子還是層出不窮。這時只見杜威拿著鐮刀走到教室后的一片雜草旁,揮起鐮刀開始割草。隨著雜草被清除,蚊子失去了滋生的環境,也慢慢消失了。同學們恍然大悟,紛紛鼓掌。
                  抓住事情的根源,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如果出現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