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9月份)
發布:2025/6/28 23:0:10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30分)
-
1.綜合性學習。
調查顯示:我國國民人均閱讀圖書為4.39本,遠遠低于歐美人均16本。然而,多項調查顯示,我國國民電子讀物的閱讀量卻在逐年上升,人們普遍“手不釋機”(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由此可見,
殊不知,電子化閱讀與紙質閱讀之間有著質的區別。電子化閱讀帶來的一
可喜的是,我市許多學校和社區開展了“書香校園”“書香進社區”活動,目的在于使人們親近紙質圖書,在慢下來、靜下來、沉下來中回歸經典“深閱讀”。
(1)聯系上下 文,請在橫線處補寫一個總結句,不超過20個字。
(2)某大學為治理校園“低頭族”現象,倡議同學們課堂上不要使用手機,課后多讀好書。請你為這個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20個字以內。
(3)王林同學是一個“低頭族”,向來只愛看電子讀物,不愛看紙質圖書。假如你們居住的社區開展了“書香進社區”活動,請你利用材料所給信息,勸說王林跟你一起去參加活動。組卷:8引用:3難度:0.7 -
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凝心聚力”“振興鄉村”“誦讀經典”“生態文明”“接種疫苗”這五個短語中,有三個是動賓短語。 B.“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兩百多位紅軍老戰士在市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學黨史’活動。”該句主干是:戰士開展活動。 C.“簫鼓追隨春社近”中的“社”指土地神。古人在春社日這天祭土地神,祈求豐收。 D.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香山居士,吉州永豐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是( )
A.既然選擇了遠方,也只顧風雨兼程,勇敢地奔向未來。 B.這里的杜鵑花是令人難忘的地方。 C.園藝家們別出心裁地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了一架芬芳的三角鋼琴。 D.我們通過并討論了這個議題。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
奔跑人生,艱辛捶打著我們的意志。太多的艱辛□讓有些人身心憔悴,失去了向前的渴望和方向,便停下腳步,徘回不前,最終留下侮恨的淚水。 然相反,那些意志堅定的人則繼續在生命的旅途中奔跑著,最終讓青春淀放絢麗之花。
(1)填入橫線處的字和文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裁 chuí B.截 chuí C.截 cuí D.載 cuí
A.憔悴
B.徘回
C.侮恨
D.淀放
(3)文中“□”處填入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A.。
B.;
C.?
D.,組卷:1引用:1難度:0.5 -
5.請完成《朝花夕拾》閱讀探究。
(1)閱讀過程中,有同學仿照中國古典小說回目式標題的形式,為《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重新擬定了標題,請寫出下列兩個標題對應的文章。回目式標題 原標題 東渡留學遇良師紙短情長話師恩 ① 強背書壓制童趣舊教育扼殺天性 ②
??他與魯迅是同鄉,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相識。魯迅在東京第一次見他時,發現他身材高大,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他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他最后溺水而死。組卷:18引用:2難度:0.8 -
6.魯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筆冷靜客觀而意含褒貶的寫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瑣記》請概括其中的“褒貶”之意。
漢文教員反而惴惴地來問我們道:“華盛頓是什么東西呀?……”
【注】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師學堂,后因水師學堂“烏煙瘴氣”更去了礦路學堂。在憶及礦路學堂一次漢文考試的作文題《華盛頓論》之后,魯迅緊接著寫了上面一句話。組卷:179引用:4難度:0.8 -
7.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者和篇名。
①晴空一鶴排云上,
②
③僵臥孤村不自哀,
④終古高云簇此城,
⑤
⑥淫慢則不能勵精,
⑦鄉書何處達?組卷:11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與理解(50分)
-
8.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想象瑰麗,意境高遠,風格雄健。
B.首聯點題,寫詩人乘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將到楚地游覽,敘述中交代地點和事由。
C.頸聯兩句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的奇妙美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D.尾聯“憐”“送”二字照應了標題中的“送別”,抒發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2)有人說本詩頷聯中的“隨”“入”兩個動詞用得妙。請簡要分析之。組卷:209引用:5難度:0.7 -
9.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選自《愚公移山》)(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懲/山北之塞
B.且焉/置土石
C.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A.博學而篤志
B.一怒而諸侯懼
C.康肅笑而遣之
D.環而攻之而不勝
(3)下列有關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的目的是襯托愚公移山的艱難。
B.選文第二段中將愚公與愚公之妻對移山的態度進行對比,說明愚公不愚,其妻不智。
C.寫操蛇之神的“懼”和天帝的“感”,是為了從側面反映愚公移山的決心不可動搖。
D.文章最后采用神話式的結尾,反映當時的人們渴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
(4)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溪流
賈平凹 ①我愈來愈愛著生我養我的土地了。
②就像山地里縱縱橫橫的溝岔一樣,就像山地里有著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樣,我一寫山,似乎思路就開了,文筆也活了。
③甚至覺得,我的生命,我的筆命,就是那山溪哩。雖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憐,細得傷感的一股兒水流。
④我常常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許會成洪波,但它來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涼涼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說山是莊嚴的,幾乎是死寂的,其實這是錯了。它最有著內涵,最有著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著很大很大的海的,永遠在蘊涵著感情,永遠是不安寧,表現著的,恐怕便是這小溪了。
⑤或許,它是從石縫里一滴兒一滴兒滲出來的;或許,是從小草的根下一個泡兒一個泡兒冒出來的。但是,太陽曬不干、黃風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瑩,氣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尋著自己的道路要流動了。
⑥正因為尋著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艱辛的。然而,它從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銅的韻味的聲音;它從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練般的顏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測的深沉。
⑦它終于慢慢地大起來了,要走更遠的道兒;它流過了石川,流過了草地,流過了竹林,它要拜訪所有的山嶺,叩問每一次石頭,有時會突然潛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A于是,輕風給了它的“柔情”,鮮花給了它的芬芳,竹林給了它的涼綠,那多情的游魚,那斑斕的卵石,也給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⑧它在流著,流著。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給了它的生命,它該是充實的,富有的;B或許,它是做一顆露珠兒去滋潤花瓣,深入到枝葉里了,使草木的綠素傳送;或許,它竟能掀翻污泥,拔脫了一從腐根呢。那么,讓它流去吧,山地這么大,這么復雜,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⑨我是這么想的,C我提醒著我,我鼓勵著我,我便將它寫成了淡淡的文字,聊作這本小書的小序了。
(選自《賈平凹小說新作集》)(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溪流的?請概括溪流的形象特征。
(2)作者為什么要詳細地描寫溪流?
(3)品析語言:請從文章A、B、C三處中任選一處,并結合語境作點評賞析。
我來賞析
(4)讀了《溪流》一文后,你想說些什么呢?請聯系生活實際或社會實際,簡要談談你的感受或領悟,50字左右。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片片蝶衣生 ①那日閑暇,獨自一人到鼓浪嶼游走。挨挨擠擠的游客們,成群結隊涌向琴島。耳畔不是那些錯亂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聲。我在嘈雜之中,內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著走著,前方萬綠叢中現出幾抹藍色。那是一片花木叢,繁茂的花枝上綴滿藍色的小花兒,花瓣嬌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開得很多,我或許真的會忽略它們。可我到底還是厭倦了嘈雜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藍所吸引。
③移步花叢中,仔細瞧去,藍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讓人一眼驚艷。時值冬季,它們的四片花瓣成對綻開,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藍蝴蝶,生動,活潑。微風拂來,它們的翅膀隨風顫動,飄來幽幽的香氣,沁人心脾。微風吹動藍色的花朵,花朵起伏,與那身披藍衫的蝴蝶別無兩樣。
④借助手機搜索,原來此花實名正是藍蝴蝶。我驚嘆于造物主的神奇,將這樣一朵小花裝扮得如此美麗。它那對生的葉子,平展兩側對稱盛開的花瓣,還有那如蝴蝶觸角一般細長的雄蕊,無不嬌美可人。在這個微寒的南國之冬,這蝴蝶花,靜守一處,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著一身微藍的薄衫,是那樣的惹人憐惜!
⑤我在這片藍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獨步尋花》,想起眷戀芬芳的花間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歡啼黃鶯。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擇一西郊草堂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開時節,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不正是源于他對生活的知足與熱愛嗎?
⑥眼前的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嶼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將點點微藍開放在綠叢中。它們沒有嬌艷燦爛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奪目,也沒有懸掛在枝頭的曼陀羅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紅粉的合歡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嬌百媚。它們生來便如蝴蝶一般,長在花叢里,飛在綠葉間,在濕潤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這世間的花不也和尋常的人一樣嗎?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來不甘,總不愿棲息于荒蕪之地,縱有遷徙,也難逃枯萎的命運;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長在鄉野間,也是一身正氣。好比這藍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長于潮濕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憑一身高潔之色來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靜默綻放。
⑧夕陽西下,通往碼頭的行人越來越多,我流連在這片花叢中,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們清婉的姿容,密密叢叢的風韻,將永遠盛開在我的夢里。
(選自《廈門日報》副刊,有刪改)(1)依據文章第③段的內容,概括作者筆下藍蝴蝶花的特點。
(2)文中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其表達作用。
這蝴蝶花,靜守一處,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著一身微藍的薄衫,是那樣的惹人憐惜!
(3)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鼓浪嶼游走時,作者因邂逅美麗的藍蝴蝶花,內心由焦躁不安變得欣然。
B.在藍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作者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知足與熱愛。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羅、合歡、月季與藍蝴蝶花做對比,突出了藍蝴蝶花的雍容華貴。
D.第⑦段描寫藍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靜默綻放,是為了表達對即使生長在鄉野間,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氣之人的贊賞。
(4)簡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組卷:384引用:8難度:0.6
三、寫作與書寫(70分)
-
12.作文。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過許多“驛站”,每一個“驛站”既意味著一段人生旅程的結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開始。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和體驗,以《驛站》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