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8 23:0:10
一、積累與運用。(26分)
-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世上沒有簡簡單單、輕輕松松就成功的人。要想在人前發一分光,人后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貯蓄熱量。成功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承認和獎賞勤勞努力,①視和懲罰消極②散。人生的道理很簡單,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夠的努力!
(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chǔ chěng B.zhù chéng C.zhù chěng D.chǔ chéng A.①漠 ②賴 B.①莫 ②懶 C.①漠 ②懶 D.①莫 ②賴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2.古詩文名句默寫。
“歌以詠志,詩以傳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組卷:1448引用:3難度:0.8 -
3.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實踐證明,一個人知識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取決于這個人的努力和勤奮到達了一定的程度。 B.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在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階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天氣慢慢變冷了,同學們要注意保暖,切記不要受涼感冒。 D.神舟十六號任務的成功完成不僅促進了國際合作與交流,而且反映了全球共同開展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探索和開發的愿望和決心,進一步促進了人類的和平與繁榮。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龍洋主持的《詩詞大會》節目鮮為人知,在此節目中,其青春活潑的主持風格深受廣大青少年的青睞。 B.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氣沖斗牛,聲震天地。 C.小麓對這種卑劣的行為深惡痛絕。 D.鄉鄰們在一起常常戲稱:“你們家的臺階高!”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家有地位啊。 組卷:64引用:3難度:0.8 -
5.將下面句子填在語段橫線處,表達連貫的一項是( )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淋瀝淋瀝地下著。可是只要琴聲一奏起來,雨點似乎也活潑起來,________他們是多么淘氣啊!
①灑在行人的雨傘下。
②灑得長長的小巷里一片濕濕的,發出亮光來。
③灑到人家關著的窗玻璃上。
④輕輕細細地灑在樹葉上。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組卷:17引用:5難度:0.5 -
6.下列關于名著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說圍繞九九八十一難刻畫人物形象,第一回開始就抓住了石猴出世這一難吸引了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 B.《西游記》中由仙石孕化的孫猴子在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后經觀音菩薩點化后給唐僧做了徒弟,唐僧為他取名叫悟空。 C.沈從文創作的小說集《湘行散記》,是他構建“文學湘西”世界的一塊重要拼圖。湘西的現實與歷史,作者的見聞與回憶共同構成了一首深沉奇麗的樂曲。 D.《白洋淀紀事》是孫犁創作的小說、散文結集,主要表現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冀中、冀西地區人民的斗爭和生活,贊頌了當地人民淳樸善良、機智勇敢的精神品質。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二、閱讀與賞析。(34分)
-
7.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抓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進行具體生動的描寫,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B.《濟南的冬天》老舍抓住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抒發了對濟南的無限熱愛之情。 C.《四季的雨》這篇寫景散文,通過對雨的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雨的喜愛與贊美之情,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D.《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這哲理:舊事物孕育著新事物。 組卷:509引用:5難度:0.8 -
8.名著閱讀。
正行之際,忽聞得有人言語。八戒仔細看時,原來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見他;卻往草崖邊,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當中擠著,也跟那些猴子磕頭。不知孫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問:“那班部中亂拜的是個夷人。是那里來的?拿上來!”說不了,那些小猴,一窩蜂,把個八戒推將上來,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來的夷人?”八戒低著頭道:“不敢,承問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樣。你這嘴臉生得各樣,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別處來的妖魔。既是別處來的,若要投我部下,先來遞個腳色手本,報了名字,我好留你在這隨班點禮。若不留你,你敢在這里亂拜!”八戒低著頭,拱著嘴道:“不羞!就拿出這副嘴臉來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幾年,又推認不得,說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頭來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認不得我,好道認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豬八戒。”他聽見一聲叫,就一轂轆跳將起來道:“正是,正是!我是豬八戒!”他又思量道:“認得就好說話了。”
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經去,卻來這里怎的?想是你沖撞了師父,師父也貶你回來了?有甚貶書,拿來我看。”八戒道:“不曾沖撞他。他也沒甚么貶書,也不曾趕我。”行者道:“既無貶書,又不曾趕你,你來我這里怎的?”八戒道:“師父想你,著我來請你的。”
(1)選文畫線句中的“這里”是指
(2)《西游記》的語言風格詼諧幽默,請從選文中舉出一例,并作簡要分析。組卷:28引用:6難度:0.8 -
9.品讀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按要求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詩中“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的畫面。組卷:7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小題。
范宣律己 范宣年八歲,后園挑①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膚,不敢毀傷②,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③,韓豫章④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裈⑤邪?”范笑而受之。
【注釋】①挑:挑挖,挖出來。②“身體”句:語出《孝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軀干、體、頭和四肢。③潔行:品行高潔。廉約:廉潔儉身。④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⑤裈(kun):褲子。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指:
②遺:
③受: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非為痛,身體發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
②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
(3)范宣是一個怎樣的人?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11.是誰愛著你的背影
鄧迎雷 這個周末回家,臨走時,母親將我送到門口。
我走了一段,即將拐進小巷時,發現母親竟然在身后跟了過來。我催她回去:“媽,快回吧,大門敞著呢。”她說:“沒事,我就站在這路口。”
我知道,母親是要站在路口看我遠去的背影。帶著一種溫暖的滋味,我走進小巷,再回頭看母親,只見她站在原地,正一動不動地看著我的方向。因為隔著一段距離,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覺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滿是留戀不舍。
近些年,母親越來越顯老了。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離開她溫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業,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許多。母親不止一次地感嘆:“還是你們小時最好,天天在一起,現在你們姊妹幾個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團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聽見她這樣說,我總不以為然,沒品味出她話里面的孤單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發現,在我遠去的身后,母親追隨的目光是那樣愛意深沉。
那是個夏天,母親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別時,她又送到門外。直到我從五樓下到四樓,看不見我的身影,我才聽見她關門的聲音。
我出了樓,繞過一片綠地,走過小區院子。快走到小區門口時,我偶然間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驚呆了——只見弟弟家那個小小的窗框里,母親正趴在窗口,向我望著,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鳥,眼巴巴地看著小鳥的遠去。看見我回頭,她向我不停地揮手,依稀又在說著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淚不由得落了下來。如是不是我偶然回頭,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時候,身后會有母親濃得化不開的目光。
也是從那時起,我才發現母親是多么癡戀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哪怕只是漸漸遠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幾眼,不愿錯過。
去年秋天,母親患病住院。我在醫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陰暗,母親催我回去。她說:“我好好的,沒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來了,你快回去吧,別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東西回去,母親送我上電梯。
很快,電梯從八樓下到一樓。我穿過病房樓大廳,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沒有打傘。就在這時,電話忽然響了。只聽母親在電話里說:“你怎么不打傘呢,快把傘打起來,別凍感冒了。”
原來,母親又在隔窗望著我的背影。
病房樓的電梯間沒有窗戶,想望向我出門的這個方向,需要出了電梯間,穿過病房長長的走廊。我能想象到,當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剎那,母親是怎樣拖著行動遲緩的腿,努力加快腳步,快速占領那個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過蒙蒙細雨,努力向外望著,只為了看女兒在院子里經過的那一分鐘。
雨天里沒有打傘,淋濕的是母親的心。我連忙撐起了傘,在連綿不斷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穩。我知道身后有雙愛我的眼睛,而母親不知道的是,傘下的我,眼淚早已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
(選自《特別關注》,有改動)(1)本文敘述了母親注視著“我”背影的三個事件,請你按照時間順序,用概括的語言補充下面表格。①那個夏天,母親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著我離開小區 ② ③
(3)請你按照要求進行品析。
①“我才聽見她關門的聲音。”句中的“才”不可刪去,理由是什么?
②結尾段“淋濕的是母親的心”在表達上有何妙處?
(4)文章兩處畫橫線的句子都寫到“我”掉淚,請你結合文中內容分析淚水中蘊含著“我”怎樣的復雜情感。組卷:1115引用:46難度:0.5
三、表達和交流。(40分)
-
12.《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突破”有這樣一種解釋:打破(困難、限制等)。個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需要有“突破”的精神與行動。
請以“突破”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寫出真切體驗和獨特感受;(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