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5/6/29 2:0:8
一、選擇題
-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熄滅酒精燈B.
移走蒸發皿C.
塞緊橡膠塞D.
滴加液體組卷:7引用:2難度:0.7 -
2.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點燃 B 鑒別CuO粉末和木炭粉 觀察顏色 C 鑒別H2和CH4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D 鑒別雙氧水和蒸餾水 取樣,分別加入二氧化錳 A.A B.B C.C D.D 組卷:68引用:4難度:0.5 -
3.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礦泉水是純凈物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C.水蒸氣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水能溶解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質 組卷:31引用:11難度:0.9 -
4.下列材料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 B.塑料 C.合成橡膠 D.合成纖維 組卷:32引用:2難度:0.7 -
5.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t1℃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 B.t2℃時,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其中溶質和溶液的質量比為1:3 C.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C=A D.將C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升溫的方法 組卷:1301引用:123難度:0.7 -
6.據報道:2005年5月12日上午7時許,某地的湖面上出現奇怪“景觀“,上萬條黃鱔筆直地“站“在水中喘氣,吸引許多晨練市民駐足觀看,以下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表明近期該湖的水質可能發生了變化 B.水中氨氮成分增加使水體溶氧量大幅減少,黃鱔只有浮上水面“透口氣“ C.夜間湖內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得水中含氧量進一步下降的緣故 D.清晨水面氣壓大,迫使黃鱔浮出水面吸氣 組卷:12引用:5難度:0.9 -
7.歸納與總結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認識中,完全正確的是( )
A.物質名稱與俗稱的對應關系
①汞--水銀
②二氧化碳氣體--干冰
③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B.化學上有許多的等量關系
①ag鎂和bg氧氣完全反應,一定生成(a+b)g氧化銅
②100mL酒精與100mL水混合,體積等于200mL
③參加中和反應的酸和堿的質量一定相等C.有關實驗現象的記錄
①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②淀粉遇到碘水變藍色
③紅熱木炭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產生白光D.為更好的利用物質,可對物質進行分離或混合
①將純金屬制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
②利用蒸餾等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③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制成型煤,減少空氣污染組卷:45引用:5難度:0.9 -
8.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氫單質的化學式H B.氦氣的化學式He C.鎂的元素符號mg D.三氧化二鐵的化學式2Fe3O 組卷:6引用:2難度:0.9 -
9.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有幾個利用了物質的物理性質( )
①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②氮氣用于食品包裝
③紅磷做煙幕彈
④氧氣用于氣焊氣割
⑤醫療上可在液氮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
⑥氮氣充入燈泡中延長使用壽命
⑦稀有氣體做霓虹燈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10.下列化學用語及數字“2”的意義正確的是( )
A.2O兩個氧分子 B.Mg2+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C.H2O水中含有兩個氫原子 D.K2MnO4 高錳酸鉀中有2個鉀元素 組卷:7引用:3難度:0.8 -
11.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鑒別:用熟石灰鑒別KNO3固體和NH4NO3固體 B.除雜:用濃硫酸除去NH3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 C.檢驗: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氣體 D.制備: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備少量CO2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12.中國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下列詩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B.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C.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13.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氟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 B.氮元素和氧元素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原子的質子數不同 C.鉀屬于金屬元素 D.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組卷:32引用:3難度:0.8 -
14.面對當前疫情,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要平衡膳食,適度運動,提高免疫力,減少被感染的機會。下列食物中富含糖類的是( )
A.
紅燒魚B.
米飯C.
蔬菜湯D.
紅燒排骨組卷:0引用:1難度:0.7 -
15.工業用鹽中含有的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有毒物質,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轉化為無毒物質。該反應分兩步進行:①NaNO2+NH4Cl═NaCl+NH4NO2;②NH4NO2═N2↑+2H2O,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NH4NO2由三種元素組成 B.反應①、反應②均為分解反應 C.利用NH4Cl處理NaNO2最終轉化為NaCl、N2和H2O D.上述反應所涉及的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有四種 組卷:33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16.從如圖選擇儀器,去除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1)實驗的主要步驟依次是
(2)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3)蒸發時需要用到的儀器有組卷:23引用:2難度:0.6 -
17.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常用的裝置,根據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2)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H2,已知標準狀況下H2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4)通過查閱資料得知:①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②氨氣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小芳同學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她應選擇的反應的發生裝置是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8.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對常見的金屬鋁、鐵和銅進行系列研究。
(1)合金的應用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象征。在鐵合金、鋁合金和銅合金中,最早被人們廣泛應用的是
(2)為探究鐵、銅和鋁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只需要一種試劑直接與其中兩種金屬反應就能達到目的,該試劑是
A.硫酸鋁溶液
B.硫酸亞鐵溶液
C.稀硫酸
(3)該小組的同學還利用單質銅通過一系列反應制取氫氧化銅。設計方案如圖1:
銅在加熱轉化為氧化銅的過程中,觀察到的一個明顯現象是
(4)取一定量的氧化銅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00g不飽和溶液。再向燒杯中逐滴加入20%的NaOH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所滴入NaOH溶液質量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試回答:
①當滴入NaOH溶液60g時(即圖2中B點),燒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
②當滴入NaOH溶液40g時(即圖2中A點),試通過計算,求此時所得不飽和溶液的質量。(計算結果精確至0.1g)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19.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且三種物質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且丙是有毒氣體,則甲可能是
(2)若丙是能供給動植物呼吸的氣體,則乙是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20.達州盛產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CO2 H2O;丁 CO2 CO H2O。
你認為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
(2)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
(3)請寫出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組卷:297引用:18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