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huì)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七年級(jí)上冊(cè)《3.3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2024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5/6/29 12:0:12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guān)于降水分布的敘述,錯(cuò)誤的是(  )

            組卷:77引用:2難度:0.6
          • 2.意大利波河流域植被豐富,干流水量充沛。讀波河流域典型氣候圖(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和波河流域示意圖,回答16~18題。
            波河流域月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組卷:40引用:0難度:0.7
          • 3.如圖四幅降水柱狀圖和氣溫曲線圖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從左到右依次是(  )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 4.下列氣候資料圖與印度主要的氣候類型大致吻合的是(  )

            組卷:78引用:4難度:0.6
          • 5.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的大致變化規(guī)律為(  )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6.山地迎風(fēng)坡的降水較多,這屬于影響降水的(  )因素.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7.世界年降水量分布一般規(guī)律是(  )

            組卷:87引用:3難度:0.6
          • 8.讀南美洲某區(qū)域年平均等溫線及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11~13題。
            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組卷:7引用:0難度:0.6
          • 9.亞洲氣候復(fù)雜多樣的原因是(  )
            ①跨緯度廣
            ②面積最大
            ③中西部深入內(nèi)陸地區(qū)
            ④地形復(fù)雜多樣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二、解答題

          • 10.讀第28、29、30屆奧運(yùn)會(huì)舉辦城市分布圖1及它們氣候類型圖2,回答問(wèn)題。

            (1)北京位于
             
            洲,雅典和倫敦位于
             
            洲,倫敦位于
             
            洋沿岸。
            (2)三座城市都位于
             
            帶(五帶)。
            (3)雅典地處地中海沿岸,其氣候特征是
             

            (4)北京屬于溫帶季風(fēng)氣候,其氣候特征是
             

            (5)倫敦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其氣候特征是
             

            (6)北京與倫敦的氣候特征相比,氣溫年較差較大的是
             
            ,降水季節(jié)分配較均勻的是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11.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wèn)題。

            (1)在同一條等降水量線上,各點(diǎn)的降水量
             

            (2)中緯度地區(qū),沿海地區(qū)與大陸內(nèi)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區(qū)降水
             
             (填“多”或“少”),影響降水的因素是
             
            位置。
            (3)赤道附近降水
             
            ;兩極地區(qū)降水
             
            (填“多”或“少”)。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APP開(kāi)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lái)源于會(huì)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qǐng)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