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集團校九年級(上)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9 8:0:15
一、積累運用。(共32分)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金樽(zūn) 投箸(zhù) 朱閣(gé) B.爛柯(kē) 側畔(pàn) 濟滄海(jǐ) C.冰塞川(sè) 歧路(qí) 酬樂天(chóu) D.宮闕(què) 綺戶(qǐ) 嬋娟(chán) 組卷:72引用:2難度:0.8 -
2.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青蓮居士”“香山居士”“東坡居士”“易安居士”相對應的文人分別是白居易、李白、蘇軾、李清照。 B.《背影》《白楊禮贊》《藤野先生》《昆明的雨》的作者分別是朱自清、茅盾、魯迅、汪曾祺,文體都是散文。 C.《列夫?托爾斯泰》作者茨威格,澳大利亞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我為什么而活著》作者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作家。 D.古人常以官職、爵位稱呼他人,如謝征,曾任中書舍人,所以世稱謝中書,陶弘景人稱山中宰相,南宋思想家。 組卷:58引用:2難度:0.7 -
3.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惟有多一些自找苦吃的思想和行動,才能收獲更多人生精彩。
②既然吃苦難以避免,何不勇敢面對它、接納它,到苦中磨礪成長,從苦中咂出甜來。
③多吃苦,終進補。
④實踐證明,吃苦不僅是人生的“補藥”、進步的“基石”,而且是事業成功的秘笈。
⑤“苦”作為一種人生況味,就人的本能而言,總希望遠離它,但在現實中往往繞不開。
⑥正如寶玉不經雕琢難以成器,人生不經苦難,也難以燃旺生命的火炬。A.①②⑤④⑥③ B.③⑤②④⑥① C.③⑥④⑤②① D.①⑥④⑤②③ 組卷:206引用:9難度:0.7 -
4.下列語句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
A.作為一滴水,我來到了喧滕奔流的金沙江邊,躍入江流,奔向大海。 B.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慢,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C.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克不停,從這千山之癲、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義長江的故事。 D.路上有很多人結伴而行,乘馬車的,騎騾的——因而揚起陣陣塵埃。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山東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大省,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滋養,在教育領域致力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實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更好地推動文化“兩創”落地做實,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B.作為“雙減”后的國內首檔大語文公開課節目,《超級語文課》基于中小學語文經典課堂,打造一場“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C.語文是所有知識建筑的基石,語文成績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堅持來實現的。 D.歷史如江河一般奔騰向前,優秀的民俗與道德傳統卻是恒久不變的,并會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得到發揚和繼承光大,最終表現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面貌。 組卷:291引用:5難度:0.9 -
6.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安石對鄂州武昌魚印象深刻,曾寫過一首詩《別方劭秘校》,迢迢建業水,中有武昌魚。別后應相憶,能忘數寄書? B.王安石對鄂州武昌魚印象深刻,曾寫過一首詩“別方劭秘校”:迢迢建業水,中有武昌魚。別后應相憶,能忘數寄書? C.王安石對鄂州武昌魚印象深刻,曾寫過一首詩《別方劭秘校》:“迢迢建業水,中有武昌魚。別后應相憶,能忘數寄書?” D.王安石對鄂州武昌魚印象深刻,曾寫過一首詩“別方劭秘校”,“迢迢建業水,中有武昌魚。別后應相憶,能忘數寄書?”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7.閱讀下面名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武松大踏步趕將出來。那個搗子徑奔去報了蔣門神,蔣門神見說,吃了一驚,踢翻了交椅,丟去了蠅拂子,便站將來。武松卻好迎著,正好大闊路上撞見。蔣門神雖然長大,近因酒色所迷,掏虛了身子,先自吃了一驚,奔將來,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健的人,又有心來算他。蔣門神見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顧趕將入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去,那只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往蔣門神臉上便打。原來說過,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名曰“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打的蔣門神在地上叫饒。武松喝道:“若要我饒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蔣門神在地下叫道:“好漢饒我!休說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1)本文段節選自古典名著《
(2)上文是該部小說中很有名的故事情節,這個故事叫做
(3)原著中,因為蔣門神組卷:104引用:2難度:0.7 -
8.默寫。
(1)誰言寸草心,
(2)
(3)待到重陽日,
(4)
(5)春度春歸無限春,
(6)
(7)露從今夜白,
(8)
(9)良藥苦口利于病,
(10)組卷:6引用:1難度:0.5 -
9.綜合性學習。
為了更好地幫助同學們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光明中學舉行了“與名師面對面”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
(1)學校準備邀請特級教師李老師來校講學,現在請你以學生會組織委員王成的身份電話邀請李老師,你該怎么說?
(2)講座中李老師展示了一張統計圖,請仔細閱讀,完成后面的問題。
根據上表,請你對即將步入2018年中考考場的鹽城考生提出兩點寫作方面的建議。
建議一:
建議二:
(3)校報打算刊登本次活動的新聞,請你擬一個標題。組卷:8引用:1難度:0.8 -
10.綜合運用
某學校開展“我和青春有一個約會”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活動設計】
學校將圍繞“我和青春有一個約會”的主題舉行系列主題活動,已設計出“活動一”和“活動二”,請你再設計出“活動三”。
活動一:舉行“青春最美”演講比賽
活動二:舉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賽
活動三:
(2)【演講】
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有同學搜集了以下一組故事,準備以“只有勤奮才能成功”為主題寫一篇精彩的演講稿。這組故事中不符合主題要求的兩項是
①高山流水 ②孫康映雪 ③車胤囊螢 ④宋濂抄書 ⑤岳母刺字 ⑥蘇秦刺股
(3)【偶像介紹】
偶像是成長的心靈力量。下面三個人物都是同學們心中的青春偶像。請選擇其中一個,用簡潔的語言從人物所處的時代、人物的精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
備選人物:①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蘇軾--宋代詞人,雖屢遭挫折但依然豁達樂觀。組卷:208引用:19難度:0.7
二、閱讀。(38分)
-
11.古詩文閱讀。
任所寄鄉關故舊①
[宋]周敦頤
老子生來骨性案,宦情不改舊儒酸。
停杯厭飲得醪②味,乖筋③常餐淡菜盤。
事冗④不知筋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
故人欲問吾何況,為道舂陵⑤只一般。【注釋】①這是周敦頤委托前來看望自己的侄兒周仲章帶回去給家鄉父老的一首詩。②醪(láo):醇酒。③筋:同“箸”,筷子。④冗:繁雜,多。⑤舂陵:代指道州營道縣,周敦頤的老家。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坦誠自己本性冷漠,且堅守士人貧窮之態,即迂腐,不通達人情世故。
B.頷聯中的“厭”“常”二字,足以體現詩人不追求奢華、崇尚節儉的生活態度。
C.故人若問起便回答“只一般”,簡單三個字可看出詩人為人處世的謙遜。
D.此詩看似敘舊,但對試圖通過詩人來達到功利目的的人來說,則是嚴正的告誡和提醒。
(2)詩歌頸聯運用了哪種抒情方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方山子①,光、黃②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③為人,閭里之俠皆宗④之。稍壯,折節⑤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釋)①方山子:蘇軾的老朋友,姓陳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黃:光州(今河南潢川)、黃州(今湖北黃岡)。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漢時的游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節:強自克制,改變初衷。⑥矍(jué)然:驚奇注視的樣子。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語氣詞,罷了)
B.余告之故(助詞,的)
C.念無與為樂者(考慮,想到)
D.余謫居于黃(居住)
(2)下列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記承天寺夜游》是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
B.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是選自《東坡志林》卷一。
C.蘇軾的著名詩歌還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定風波》等。
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唐代文學家。
(3)對(甲)文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文分三層,第一層敘事,第二層寫景,第三層便轉入議論。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是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
C.“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包含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
D.“閑人”在這里是指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4)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②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組卷:4引用:1難度:0.3 -
13.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龍眼與傘
遲子建
①大興安嶺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燦爛。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們洋洋灑灑地飛舞在天地間,猶如暢飲了瓊漿,輕盈,嬌媚。
②我是喜歡看春雪的,這種雪下得時間不會長,也就兩三個小時。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寬銀幕的黑白電影。山、樹、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閃閃爍爍,氣象蒼茫而溫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鄉寫作長篇《額爾古納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正寫得如醉如癡,電話響了。是媽媽打來的,她說,我就在你樓下,下雪了,我來給你送傘,今天早點回家吃飯吧。
④沒有比寫到亢奮處遭受打擾更讓人不快的了。我懊惱地對媽媽說:“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著傘,你回去吧,我再寫一會兒。”媽媽說:“我看雪中還夾著雨,怕把你淋濕,你就下來吧!”我終于忍耐不住了,沖媽媽無理地說:“你也是,來之前怎么不打個電話,問問我需不需要傘?我不要傘,你回去吧!”
⑤我掛斷了電話。聽筒里的聲音消逝的一瞬,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饒恕的錯誤!我跑到陽臺,看見飛雪中的母親撐著一把天藍色的傘,微弓著背,緩緩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夾著一把綠傘,那是為我準備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張不開口,只是默默地看著她漸行漸遠。
⑥也許是太沉浸在小說中了,我竟然對春雪的降臨毫無知覺。從地上的積雪看得出來,它來了有一兩個小時了。確如媽媽所言,雪中夾雜著絲絲細雨,好像殘冬流下的幾行清淚。做母親的,怕的就是這樣的淚痕會淋濕她的女兒啊!而我卻粗暴地踐踏了這份慈愛!
⑦從陽臺回到書房后,我將電腦關閉,站在南窗前。窗外是連綿的山巒,雪花使遠山隱遁了蹤跡,近處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樓。山下沒有行人,更看不到鳥兒的蹤影。這個現實的世界因為一場春雪的造訪,而有了虛構的意味。看來老天也在揮灑筆墨,書寫事態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筆,就是母親夾著傘離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黃昏了。我鎖上門,下樓,回媽媽那里。做了錯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樣。朝媽媽家走去的時候,我覺得心慌氣短。媽媽分明哭過,她的眼睛紅腫著。我向她道歉,說我錯了,請她不要傷心了,她背過身去,又抹眼淚了。我知道自己深深傷害了她。我雖然四十多歲了,在她面前,卻依然是個任性的孩子。
⑨母親看我真的是一副悔過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數落原諒了我。她說:“以后你再寫東西時,我可不去惹你!”
⑩《額爾古納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來到了青島,做長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島海洋大學文學院的劉世文老師來看我,我們坐在一起聊天。她對我說,她這一生,最大的傷痛就是兒子的離世。劉老師的愛人從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極,而劉老師工作在青島。他們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著爺爺奶奶,在沈陽生活。十幾年前,她的孩子從沈陽的一個游樂園的高空意外墜下身亡。事故發生后,沈陽的親屬給劉老師打電話,說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媽媽,讓她回去一趟。劉老師說,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覺得兒子可能已經不在了,否則,家人不會這么急著讓她回去。劉老師說她坐上開往沈陽的火車后,腦子里全都是兒子的影子,他的笑臉,他說話的聲音,他喊“媽媽”時的樣子。她黯然神傷的樣子引起了別人的同情,有個南方籍旅客抓了幾顆龍眼給她。劉老師說,那個年代,龍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沒吃過,她想兒子一定也沒吃過。她沒舍得吃一顆龍眼,而是一路把它們攥在掌心,想著帶給兒子……
?那個時刻,我的眼前驀然閃現出春雪中媽媽為我送傘的情景。母愛就像傘,把陰晦留給自己,而把晴朗留給兒女。母愛也像那一顆顆龍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澀,內里總是深藏著甘甜的汁液。
(1)第①段畫線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狀態經歷了從“亢奮”→“
(3)第⑧段中,“媽媽”“又抹眼淚”的原因是
(4)作者“媽媽”“把陰晦留給自己”的具體表現是:
1)母親獨自默默地回家;
2)
(5)對本文主旨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體現了母親樂觀開朗的個性。
B.贊美了母親的慈愛、寬容。
C.抒發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D.表現了母愛的無私、高尚。
(6)作者寫了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故事,為什么還要寫劉老師的故事?結合全文,從結構和內容兩個角度,說說你的看法。(80字左右)組卷:111引用:4難度:0.1 -
14.閱讀《敬業與樂業》節選,回答各題。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后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得不適實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于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1)選文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2)什么是“敬”?(文中語句回答)
(3)為什么該敬業?(文中語句回答)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屬于
(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照作者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舉一個例子嗎?并加以短評。組卷:235引用:7難度:0.5
三、寫作。(50分)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吃飽了撐的,本義是指一個人吃飽了,會撐得難受。食物是用來喂胃的,欲望是用來喂心的。對于胃來說,食物吸得太多,會讓胃撐得難受;對于心來說,欲望吸得太多,會讓心撐得難填受。有的人生活中充斥著“直播”“抖音”……有的人沉迷“手游”、購物、曬朋友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各樣誘惑、考驗,有的人沒有把控好自己,“吃”得太多,心“撐”得難受,本來愉悅精神、方便生活的東西卻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
根據上面的材料選好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觀點正確、鮮明,結構完整,有理有據。
②選作文(二)在答題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③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稱一律用“xxx”代替。
④書寫清晰規范,卷面整潔,600字以上。組卷:123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