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西川實驗學校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5/6/29 9:0:15

          一、選擇題(本題有16個小題,每個小題3分,共48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5引用:2難度:0.9
          • 2.下列四個圖像中,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組卷:399引用:4難度:0.6
          • 3.甲醚與液化石油氣相似,被譽為“21世紀的新型清潔、高效燃料”,具有優良的環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車燃料。甲醚燃燒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或化學方程式錯誤的是(  )

            組卷:111引用:4難度:0.5
          • 4.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報》報道“我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過程中的一個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5.“一帶一路”造福世界。下列通過古代絲綢之路傳到國外的發明和技術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30引用:4難度:0.8
          • 6.如圖所示是氣體粒子的示意圖,圖中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303引用:15難度:0.9
          • 7.氧氣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71引用:47難度:0.9
          • 8.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r />
            選項 實  驗  方  案 實  驗  目  的
            A 點燃,在火焰上罩一個干冷燒杯,內壁上出現無色液滴 證明該氣體為氫氣
            B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證明二氧化碳能滅火
            C 分別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鈉溶液 鑒別石灰水和NaOH溶液
            D 將Fe和Ag分別放入硝酸銅溶液中 比較Fe、Cu和Ag的金屬活動性

            組卷:69引用:6難度:0.7
          • 9.下列對有關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h2>

            組卷:37引用:4難度:0.6
          • 10.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圖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56引用:5難度:0.5
          • 11.磷酸二氫銨(化學式為NH4H2PO4)加熱發生如下反應:aNH4H2PO4
            bH2O↑+cNH3↑+dX.已知23.0g磷酸二氫銨完全分解得到5.4g水蒸氣和3.4g氨氣。固體物質X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4引用:1難度:0.7
          • 12.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1難度:0.9
          • 13.下列表示兩個氫原子的是( ?。?/h2>

            組卷:58引用:4難度:0.6
          • 14.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6克氧化銅粉末
            ②用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配制成20毫升酒精溶液
            ③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
            ④用pH試紙測得正常雨水的pH為6.7
            ⑤用10毫升量筒量取8.2毫升氫氧化鈉溶液.

            組卷:8引用:2難度:0.9
          • 15.沒有化學科學的發展,就沒有今日豐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實與化學沒有密切聯系的是( ?。?/h2>

            組卷:24引用:2難度:0.9
          • 16.下面四個標志中,屬于“中國節能標志”的是( ?。?/h2>

            組卷:13難度:0.9

          二、本題有1個小題,共12分。(每空1分)

          • 17.我國古代的煉丹過程中經常得到紅丹(又稱鉛丹),鉛丹與硝酸的反應方程式為:鉛丹+4HNO3═PbO2+2Pb(NO32+2H2O,可推知鉛丹的化學式為
             

            組卷:84引用:7難度:0.5

          三、本題有2個小題,共15分。(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1分)

          • 18.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注: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管A.B內液面均高于圖中D線)。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后觀察到:
            ①管A、B內的現象是
             
            。
            ②管C中的現象是
             
            ,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2)管A、B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
            (3)檢驗管B內生成的氣體的方法是
             
            。
            (4)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
             
            組成的。
            (5)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19.請根據如圖僅有儀器的回答問題:

            (1)圖中儀器④⑤的名稱:④
             
            ,⑤
             
            。
            (2)實驗室制取氧氣,某同學設計用圖A的裝置,并用儀器③收集氧氣。其中,儀器①中添加的試劑為
             
            (填名稱)此法生成氧氣的化學反應符號表達式為
             
            ,收集氧氣的方法為
             
            。
            (3)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為了便于控制反應速率而獲得平穩的氣流,從B至F中選擇儀器組裝發生裝置,你的正確選擇為
             
            (填字母)。
            (4)實驗室可以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如圖G是制取氫氣的微型實驗裝置圖,與圖A-F類比,眼藥水瓶的作用相當于儀器
             
            (填字母),圖G中收集氫氣的方法為
             
            。

            組卷:24引用:1難度:0.5

          四、本題有1個小題,共10分。(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1分)

          • 20.“水循環、氧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環。
            (1)從物質變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種循環中有一種與另外兩種在變化上有本質的區別,這種循環是
             
            ,這種循環主要是由
             
            的運動引起的。
            (2)關于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守恒觀: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價一定不變
            B.變化觀: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參與了碳、氧循環
            C.微粒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總數增加
            D.平衡觀:碳、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3)如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簡圖:

            ①圖1中,轉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該反應屬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②圖2中,轉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的重要反應之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6H2O+6CO2
            葉綠素
            Y+6O2,據此推斷Y的化學式為
             
            。
            ③圖1、圖2中的轉化1分別發生的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
             

            (4)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這四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為黑色固體單質,B、C為氧化物且含有相同元素,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問題:
            ①B物質的化學式為
             
            ;舉出C物質的一個用
             

            ②寫出由物質C轉化為物質B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44引用:2難度:0.5

          五、本題有1個小題,共15分。(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1分)

          • 21.徐州呂梁山盛產大理石類的奇石。目前,加工奇石多用氧炔焰,這是為什么呢?化學興趣小組決定對此進行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
            【查閱資料】①乙炔(化學式是C2H2)在氧氣里燃燒時,產生氧炔焰,其溫度高達3000℃以上。②碳酸鈣在825℃時會分解。③CO+CuO
            Cu+CO2,當CO中混有水蒸氣時,CO難以跟CuO反應。
            【實驗探究一】
            (1)實驗操作:利用氧炔焰灼燒大理石的表面一會兒(此時發生的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再用鐵錘敲打被灼燒處,石塊酥裂、極易脫離。
            (2)實驗結論:大理石被高溫灼燒后硬度下降,因此使用氧炔焰加工奇石,不僅作簡便,而且易于奇石成型和產品美化。
            【提出問題】
            乙炔燃燒的產物除水蒸氣外,還有哪些氣體?
            【作出猜想】由乙炔的組成元素推測:①一定有
             
            ;②可能還有一氧化碳。
            【實驗探究二】
            (1)點燃乙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小燒杯,過一會,向上述小燒杯中加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振蕩,若觀察到
             
            ,則猜想①成立。
            (2)將乙炔燃燒產生的氣體依次通入足量的燒堿溶液、足量的濃硫酸,再將剩余氣體通過熾熱的氧化銅,若氧化銅變成
             
            色,則猜想②成立。
            【拓展反思】
            在實驗探究步驟(2)中:
            (1)燒堿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濃硫酸的作用是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