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1課 短文二篇》2023年同步練習卷(17)
發布:2025/6/29 9:0:17
一、選擇題
-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字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妖嬈(ráo) 娉(pīn)婷 紅裝素裹 斷章取義 B.瞥(piē)見 恪(kè)守 矯揉造作 形銷骨立 C.箴(zhēn)言 儒(rú)養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D.困厄(è) 坍(tān)塌 間不容發 抽絲撥繭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余住西湖余拏一小舟 B.是日更定矣 更有癡似相公者 C.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D.上下一白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組卷:332引用:8難度:0.8
二、基礎知識
-
3.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十月,在全國各族人民的翹首企盼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人都屏息凝神,期待著新一屆中央委員的產生,因為他們將成為未來五年引領全黨、帶領全國人民(jiàn)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向(biāo)。回望我黨的歷史,光榮的共產黨人一直(míng)記歷史,心懷熾熱忠心,用智慧為中華民族(juān)刻發展的新信念,彰顯著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全新高度。
(1)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翹qiào
B.屏bǐng
C.熾chì
D.彰zhāng
(2)文段拼音處應填寫的漢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賤 表 銘 雋 B.踐 表 名 雋 C.踐 標 銘 鐫 D.賤 標 名 鐫 組卷:29引用:1難度:0.8 -
4.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①一百許里
(2)①猿則百叫無絕
(3)①蟬則千轉不窮組卷:77引用:2難度:0.7
三、綜合讀寫
-
5.請你根據下面的語言材料,運用對偶知識對出上聯。
春天時,湖水漲滿,潮天一色,船走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斕,山景如畫,人游山中,似在畫中
上聯是:
下聯為:秋山人似畫中游組卷:11引用:1難度:0.8
四、默寫
-
6.古詩文默寫。
(1)
(2)
(3)
(4)
(5)長風破浪會有時,
(6)
(7)《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運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思念故人,又表現了世態變遷的句子是: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五、解答題
-
7.怎樣理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欺騙”的含義?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8.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要不要發揚這種精神?
組卷:67引用:1難度:0.8
六、翻譯
-
9.一詞多義辨析。
(1)與: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念無與為樂者 尋張懷民 尋病終 組卷:36引用:3難度:0.7 -
10.解釋加點詞。
(1)即更刮目相看:
(2)自以為大有所益:
(3)及魯肅過尋陽:
(4)卿今者才略:
(5)非復吳下阿蒙:
(6)即更刮目相待:組卷:115引用:2難度:0.8
七、文言文閱讀
-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文)泰定元年冬,予與客張子約、陳叔夏復來雁山,從兩家僮。冬日妍燠①,黃葉布地。客行望見山北口立石,髡②然如浮屠氏③。時落日正射東南山,山氣盡紫。鳥相呼,如歸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檐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腳空嵌④,類腐木根。檐端有小樹,長尺許,倒掛絕壁上,葉著霜正紅,絕可愛。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沒,白云西來如流水;風吹橡栗墮瓦上,轉射巖下小屋,從瓴⑤中出,擊地上積葉,鏗鏜⑥宛轉,殆非世間金石音。燈下相顧,蒼然無語。夜將半,設兩榻對臥,子約沾醉⑦。比曉,猶呼其門生,不知巖下宿也。
(選自李孝光《雁山觀石梁記》,有刪改)(注釋)①妍燠:暖和。②髡: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刑罰。③浮屠氏:和尚,今譯“佛陀”。④空嵌:孔竅玲瓏剔透的樣子。⑤瓴:瓦溝。⑥鏗鏜:這里指橡栗落在積葉上的聲音。⑦沾醉:大醉。
(1)用斜線(/)為劃線句子斷句,限兩處。
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過清
③類腐木根
④燈下相顧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4)兩篇文章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組卷:313引用:2難度:0.5 -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住,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乙】單于使衛律①治其事②,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③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④,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節選自班固《蘇武傳》)【注釋】①衛律:與下文的“勝”“惠”“虞常”都是人名。②其事:指虞常與張勝私下交易謀反歸漢一事。③左伊秩訾:匈奴的王號。④受辭:受訊。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①豈不誠大丈夫 誠: ②往之女家 女: ③使衛律治其事 使: ④宜皆降之 宜:
A.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B.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C.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D.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
②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4)乙文蘇武的行為符合孟子“大丈夫”的標準嗎?請簡要分析。組卷:83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