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xué)年江蘇省鹽城市濱??h濱淮教育集團(tuán)八年級(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5/6/29 13:0:10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 1.因為有了光,自然界才絢麗多彩,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了光的知識后,在家庭實驗室里做了很多小制作,有關(guān)下列制作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92引用:2難度:0.5
          • 2.下列有關(guān)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89引用:4難度:0.9
          • 3.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最后從下表面再射入空氣,以下光路圖合理的是(  )

            組卷:519引用:5難度:0.6
          • 4.如圖所示,用調(diào)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增減砝碼后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左側(cè),要使天平平衡,接下來的操作是( ?。?/h2>

            組卷:141引用:2難度:0.9
          • 5.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9
          • 6.2022年世界在建規(guī)模最大、綜合技術(shù)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截止5月5日累計生產(chǎn)清潔電能100億千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91引用:4難度:0.8
          • 7.下列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8.如圖是近視眼和遠(yuǎn)視眼的成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12引用:9難度:0.5
          • 9.生物課上常用顯微鏡對微小的物體進(jìn)行高倍放大,它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則物鏡對被觀察物體所成的像是(  )

            組卷:45引用:4難度:0.9
          • 10.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或應(yīng)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解釋的是( ?。?/h2>

            組卷:46引用:3難度:0.8
          • 11.如圖所示,拿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光,改變透鏡到紙的距離,使紙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測量這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鏡的距離是10cm,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

            組卷:158引用:3難度:0.9
          • 12.如圖所示的是甲、乙兩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483引用:9難度:0.5

          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23分。)

          • 13.請欣賞如圖所示的漫畫,并提出一個問題,用你學(xué)過的物理知識作出解釋。

            問題:
            ;
            解釋:
            。

            組卷:165引用:23難度:0.3
          • 14.一束光線與界面成30°角從A物質(zhì)射到B物質(zhì),反射光線恰好與折射光線垂直,則入射角為
            ,折射角為
            。

            組卷:522引用:85難度:0.9
          • 15.水面上方有一只飛鳥,飛鳥在湖中的倒影是因為光的
            形成的,飛鳥距離湖面高度為4m。當(dāng)它以1m/s的速度勻速靠近湖面,運動2s后,它的像距離湖面
            m。

            組卷:196引用:7難度:0.7
          • 16.商場中經(jīng)常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圖甲,鏡頭焦距為20cm,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yīng)在
            的范圍內(nèi)調(diào)節(jié)。地面上漂亮的廣告圖案,是由
            、
            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組卷:31引用:1難度:0.8
          • 17.晴天正午,小健與同學(xué)從樹蔭下走過時,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1所示。光斑的形狀與什么要素有關(guān)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對此他們馬上進(jìn)行了探究,他們猜想光斑的形狀:

            a.與樹葉形狀有關(guān),光斑是樹葉的影子;
            b.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guān);
            c.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有關(guān)。
            (1)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可確定猜想a是
            (合理/不合理)的;
            (2)為了進(jìn)行探究,他們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個帶孔的卡片,如圖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進(jìn)行探究時,他們在地上鋪上一張白紙,把帶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讓太陽光通過卡片上的孔,觀察紙面上出現(xiàn)的光斑形狀。

            若讓你在甲、乙、丙、丁四張卡片中選擇一張卡片用來驗證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guān),你選用
            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是否有關(guān)時,小健選用甲卡片進(jìn)行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白紙上得到四個圓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大小無關(guān)的結(jié)論,這結(jié)論
            (可靠/不可靠)。
            (3)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動手制作簡易的針孔相機(jī),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如圖1所示。小健用針孔相機(jī)觀察校園內(nèi)旗桿頂上的國旗,如圖2所示。則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國旗的形狀是


            (4)小健把針孔相機(jī)靠近旗桿頂上的國旗進(jìn)行觀察,則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國旗的像
            (變大/變小/不變)。
            (5)通過探究,他們得到了以下結(jié)論,其中錯誤的是

            A.通過小孔形成的圓形光斑是像,通過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大孔形成的光斑與大孔的形狀有關(guān)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與孔到地面的距離有關(guān)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們都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組卷:1844引用:6難度:0.4
          • 18.早晨,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人們就可以看到它,這是光的
             
            現(xiàn)象;午后,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lán)天白云,這是光的
             
            現(xiàn)象;雨后看見彩虹是光的
             
            現(xiàn)象;人站在平面鏡前成了一個虛像,人靠近平面鏡時,人在平面鏡中的像
             
            (變大,變小,不變)。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19.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狀可改變的液體透鏡,如圖所示。
            (1)在探究“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時,首先在兩個透明玻璃長方體容器中充入蚊香煙霧,然后將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體透鏡。再將液體透鏡放置在兩個玻璃容器之間,如圖甲所示。讓光線沿圖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經(jīng)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將
            (選填“偏離”或“偏向”)主光軸。如果此時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變液體透鏡的凸起程度,則折射光線偏折的程度
            (選填“會改變”或“不改變”)。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煙霧的目的是
            。
            (2)為了探究“影響液體透鏡折光能力強(qiáng)弱的因素”,物理興趣小組人員做了如下實驗:在圖甲所示的裝置中,保持液體透鏡的凸起程度、即形狀不變,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觀察光線經(jīng)不同液體透鏡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時,他們是在探究液體透鏡折光能力與
            是否有關(guān),在此探究過程中保持液體透鏡的凸起程度,即形狀不變的具體原因是

            組卷:736引用:6難度:0.5
          • 2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

            (1)此時光屏上形成的是蠟燭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小”)的像;
            (2)如果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凸透鏡,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yīng)將光屏向
            (填“靠近”或“遠(yuǎn)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該操作可以用來模擬
            (填“近視眼”或“遠(yuǎn)視眼”)的矯正。

            組卷:29引用:2難度:0.6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6分)

          • 21.如圖,請完成通過透鏡的光路圖。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22.一束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磚(如圖).請在圖中畫出進(jìn)入玻璃的折射光線。

            組卷:334引用:7難度:0.5
          • 23.如圖,一束光線斜射到杯中的水面上,請用筆畫出進(jìn)入水中的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

            組卷:94引用:2難度:0.7

          四、實驗探究題

          • 24.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同學(xué)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橡皮泥等器材進(jìn)行實驗。
            (1)實驗中選擇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是為了比較

            (2)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棋子
            (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與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曉蘭同學(xué)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都無法與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請你推斷其原因是
            。
            (4)實驗中使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

            (5)移開棋子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通過
            現(xiàn)象,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選填“虛”或“實”);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物體逐漸遠(yuǎn)離平面鏡時,它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84引用:2難度:0.5
          • 25.某小組同學(xué)用如圖甲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其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他們進(jìn)行實驗的同時在坐標(biāo)紙上記錄蠟燭與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圖乙(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別表示蠟燭在A、B處像的位置)。

            (1)如圖甲所示,為了方便于觀察所成的像,實驗時,應(yīng)先將燭焰中心、光屏中心調(diào)到凸透鏡的

            (2)從圖乙中可以看出,蠟燭在A、B位置時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
            的實像。
            (3)和其他小組交流后發(fā)現(xiàn),當(dāng)蠟燭在距透鏡15cm~30cm之間時,像均成在透鏡另一側(cè)距透鏡30cm以外處。但是,當(dāng)它們把蠟燭放在C位置時,在光具座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4)為了讓蠟燭在C位置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們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再放置一個
            (選填“遠(yuǎn)視眼鏡”或“近視眼鏡”),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光屏上又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

            組卷:89引用:1難度:0.6
          • 26.如圖所示是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圖,實驗中發(fā)現(xiàn)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并通過多次實驗得到如表數(shù)據(jù)。
            入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 33° 44°
            (1)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小蘭接著又完成了光從空氣斜射進(jìn)玻璃和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實驗,她這樣進(jìn)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
            (填字母)。
            A.減小誤差
            B.尋找普遍規(guī)律

            組卷:192引用:3難度:0.5
          • 27.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1)為能清楚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實驗環(huán)境應(yīng)
            (選填“較亮”或“較暗”)一些。
            (2)組裝、調(diào)整實驗器材時,燭焰和光屏的中心應(yīng)位于凸透鏡的
            上。
            (3)蠟燭距離凸透鏡40cm,移動光屏,可找到一個清晰、倒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常用的
            (選填“照相機(jī)”、“投影儀”或“放大鏡”)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
            (4)更換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保持圖中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在光具座上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能找到像清晰的位置,此時像是倒立
            (選填“縮小”或“放大”)的實像。

            組卷:37引用:3難度:0.6
          • 28.在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小明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特點”,他使用可折轉(zhuǎn)的光屏,是為了探究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
            。如圖乙所示,他將光沿著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點,光在水中沿著OB方向射出,調(diào)整激光筆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線,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線,說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入射角減小,折射角隨之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當(dāng)光沿著NO方向射入水中時會沿ON'方向射出,此時折射角為
            。
            (2)他將光在水中沿著BO方向射向空氣中時,光在空氣中沿著OA方向射出,說明折射光路具有
            性。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9.中國飛人劉翔在廣州亞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以13秒09勇奪冠軍,連續(xù)三次打破亞運會紀(jì)錄,順利實現(xiàn)了亞運會三連冠,成為亞運史上第一人。請你求出劉翔110m欄跑的平均速度。(保留兩位小數(shù))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