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沈陽市九年級(上)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6/29 23:0:8
一、(本題包括13道小題,1~11小題,每題1分;12、13小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
1.如圖為空氣成分的含量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是氮氣 B.b是氧氣 C.c是稀有氣體 D.d是二氧化碳 組卷:29引用:1難度:0.8 -
2.某同學將雞蛋殼放入食醋中,發現有氣泡產生,他認為可能是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就“可能是產生了二氧化碳”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作出猜想 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 組卷:24引用:3難度:0.9 -
3.下列化學反應中既不屬于分解反應又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氫氣+氧氣 水點燃B.蠟燭+氧氣 水+二氧化碳點燃C.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點燃D.氧化汞 氧氣+汞加熱組卷:8引用:2難度:0.6 -
4.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硫磺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鐵絲在氧氣里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質生成 組卷:112引用:20難度:0.9 -
5.下列關于碳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與其所依據的性質不相符的是( )
A.金剛石用于刻玻璃-金剛石的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生鐵-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D.石墨可用作電極材料-石墨能導電 組卷:47引用:7難度:0.9 -
6.下列各種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供給呼吸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稀鹽酸除鐵銹 D.稀有氣體作為燈管制霓虹燈的填充氣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7.下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 B.開發新能源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D.提高森林覆蓋率 組卷:3引用:3難度:0.9 -
8.系列專題片《我們需要化學》深入淺出地為觀眾呈現了化學的本源以及化學的本質。下列對化學科學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既具有創造性也具有實用性 B.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C.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D.英國科學家道爾領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學學習變得有規律可循 組卷:75引用:4難度:0.7 -
9.小車劇烈沖撞后,安全氣囊中會瞬間產生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為(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組卷:59引用:11難度:0.9 -
10.下列初中化學實驗室常見儀器的名稱正確的是( )
A.
平底燒瓶B.
試管夾C.
普通漏斗D.
藥匙組卷:24引用:2難度:0.8 -
11.有關空氣中各成分的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空氣中N2體積分數約為78% B.O2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可燃性 C.CO2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 組卷:82引用:15難度:0.7 -
12.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向試管中滴加液體B.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C.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D.
稱量一定質量食鹽組卷:20引用:5難度:0.7 -
13.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加強節水教育,提高人們的水憂患意識,切實保護水資源、以下認識或做法符合這一目標的是( )
A.地球上淡水資源很多,不需要珍惜水資源 B.用洗菜水澆花 C.洞口縣城的生活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平溪 D.向平溪江中亂扔垃圾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0分)
-
14.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②
(2)小明想利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你認為他應該選擇
(3)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且有臭雞蛋味的氣體,有毒、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寫出氫硫酸,實驗室用氯化亞鐵固體跟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那么小強在實驗室制取一瓶該氣體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組卷:3引用:1難度:0.3 -
15.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探究CO2的相關性質。為避免鹽酸揮發出的HCl對實驗的干擾,選用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制取CO2。
(1)寫出裝置A中儀器a的名稱
(2)實驗中裝置B內濃硫酸的作用是
(3)對比裝置C與D中的實驗現象,觀察到干花不變色,濕花變紅色,可得出的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達)
(4)通入CO2后,觀察到裝置E中的現象為
(5)依據裝置F中觀察到點燃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可得出CO2的性質有組卷:414引用:9難度:0.5 -
16.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如圖),實驗前,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這樣做的目的是
組卷:37引用:1難度:0.3 -
17.許多物質燃燒都伴隨發光放熱的現象。王剛同學認為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王剛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了探究。
【提出問題】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
【猜想與假設】
(一)都是化學變化;
(二)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
【收集證據】同學們設計了下列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1)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火焰上,觀察到:
a.
b.手摸燒杯壁有
c.蠟燭火焰逐漸變小至熄滅。
(2)將燒杯迅速倒翻轉,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分析:蠟燭燃燒產生的新物質是
(3)觀察白熾燈(燈絲為鎢絲):
分析: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燈泡通電發光、放熱屬于物理變化。通電前 通電中 通電后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發出白光,手摸燈泡感覺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獲得結論】猜想二正確。組卷:312引用:2難度:0.3 -
18.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面是有些同學的實驗操作,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A操作存在的錯誤是
(2)用B操作量取水的體積與實際相比
(3)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4)D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組卷:126引用:2難度:0.5 -
19.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里驗證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質。
【實驗設計】甲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裝置。
【討論交流】該小組同學對此裝置進行了討論,提出意見如下:
(1)乙同學認為B中紙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其變紅。
(2)丙同學認為二氧化碳會被澄清石灰水吸收,D中蠟燭不會熄滅。
【現象分析】當打開彈簧夾,反應一段時間后:
(3)與乙同學的預測不一致,B中干燥紙花變紅,原因是
(4)與丙同學的預測不一致,D中蠟燭熄滅,說明澄清石灰水一般
(5)D中
【查閱資料】溫室氣體包括水蒸氣,水蒸氣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大約占整體溫室效應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大約占26%,其他還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拓展探究】該小組同學利用溫度傳感器驗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是溫室氣體。用集氣瓶收集相同體積的三種氣體樣本(分別是干燥的二氧化碳、濕潤的二氧化碳和干燥的空氣),經太陽燈光源等距離照射,得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
【得出結論】(6)通過曲線a和曲線b的對比,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結論;通過曲線b和曲線c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氣是溫室氣體的結論。則曲線a、b、c對應的氣體樣本依次是組卷:2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