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新版九年級(下)《10.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常考題套卷(3)
發布:2025/6/30 11:0:16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
1.歸納整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歸納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B.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C.放熱反應一定是燃燒 D.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2.向一定體積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4%的稀鹽酸,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 B. C. D. 組卷:362引用:3難度:0.5 -
3.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石墨很軟,因此可用作電池電極 B.H2具有還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氫氣球 C.Al(OH)3能與鹽酸反應,因此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屬時的保護氣 組卷:165引用:6難度:0.7 -
4.學會識圖能發展科學思維。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正確的有( )
序號 ① ② ③ ④ 圖像 反應過程 KMnO4受熱分解 向含等質量HCl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Zn和Fe至過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 木炭在充滿O2的集氣瓶中燃燒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組卷:48引用:2難度:0.5 -
5.通過學習化學,我們學會了從化學視角認識水。下列對水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屬于中和反應 B.水汽化時體積增大是因為水分子變大 C.將食鹽、蔗糖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硬水中含有較多鈣、鎂離子 組卷:23引用:1難度:0.8 -
6.在一定的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B.反應后生成的C為氧化物 C.反應前后氮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 D.在該反應中,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10:9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7.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在一定溫度下,硝酸鉀飽和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硝酸鉀,但可以繼續溶解其它物質 C.鋁表面的氧化鋁薄膜能起到保護作用,則鐵表面的鐵銹也能起到保護作用 D.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則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組卷:178引用:3難度:0.7 -
8.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 B.CaO+H2O═Ca(OH)2 C.2NaOH+H2SO4═Na2SO4+2H2O D.AgNO3+HCl═AgCl↓+HNO3 組卷:154引用:5難度:0.9 -
9.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①室溫下,向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 B.②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 C.③向一定量氯化亞鐵和氯化鋁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鎂粉至過量 D.④將一定量的水通電分解一段時間 組卷:199引用:7難度:0.5 -
10.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H2SO4=Fe2(SO4)3+3H2↑ B.為了防止鐵生銹必須要同時隔絕氧氣和水 C.酸性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廣泛,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二、填空題(共4小題)
-
11.利用澄清石灰水和稀鹽酸研究中和反應,并通過溫度傳感器和滴數傳感器測定溶液的pH隨滴入稀鹽酸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滴)發生變化情況如圖所示。
(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據圖分析A、B、C三點中,pH最大的點是
(3)分別取A、B、C點的溶液蒸干,所得固體成分相同的點位是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12.(1)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里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成
(2)有一瓶溶液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
(3)氫氧化鈉固體曝露在空氣中時容易吸收水分而溶解,還易與空氣中的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13.科學使用化學物質,可以保障人體健康。
(1)人體中部分體液的pH如表所示。體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小腸液 pH 6.8 0.7 8.0 7.3
②該同學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為Al(OH)3]治療,其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5.1%~6.9%。
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②用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6.0%的“84”消毒液10g,配制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0.04%的消毒浸泡液,需要水的質量為組卷:38引用:2難度:0.5 -
14.“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重要的思維方式,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從宏觀角度看,俗稱小蘇打的物質是
②從微觀角度看,構成汞的粒子符號是
(2)觀察下列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該反應中,乙和丙的粒子個數比是
②該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組卷:5引用:2難度:0.5
三、解答題(共4小題)
-
15.化學用語是世界通用的化學語言,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1)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按要求從二氧化碳、氧氣、銅、鹽酸,氫氧化鐵、氯化鈉中選擇合適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①一種金屬單質:
②能供給呼吸的氣體
③可用來滅火的氣體
④一種易揮發的酸:
⑤一種難溶性的堿:
⑥一種可用作調味品的鹽
(2)酚酞試液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酸堿指示劑。酚酞(化學式為C24H14O4)難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化學式為C2H5OH),通常是把酚酞溶解在酒精中配制酸或指示劑。
①酚酞由
②酚酞中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③酒精中質量分數最大的元素是:
④如圖所示,某密閉裝置中放有兩個燒杯,燒杯甲中是濃鹽酸(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HCl氣體極易溶于水),燒杯乙中是滴有酚酞試液的NaOH稀溶液。一段時間后,乙燒杯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組卷:52引用:1難度:0.5 -
16.如圖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中和反應的微觀變化示意圖。
(1)從該圖可知,當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時,溶液中的
(2)已知硫酸氫鈉(NaHSO4)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Na+、H+和,寫出硫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4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17.鹽酸是重要的化工產品。
(1)生銹的鐵釘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片刻觀察到的現象是
(2)如圖從不同角度反映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的中和反應。圖A是實際操作圖,圖B是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圖,圖C是微觀粒子結合過程的示意圖。
①根據圖B的曲線變化,該實驗是將
a.酚酞溶液 b.鋅粒 c.純堿 d.氧化鐵
②如圖C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寫出每種圖形表示的離子(填離子符號)。
〇
③下列物質中能與氫氧化鉀溶液發生如圖C的類似反應的是
a.HNO3 b.CuSO4 C.CaCl2 d.AgNO3組卷:106引用:2難度:0.5 -
18.維生素C是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維生素C是一種無色易溶于水的有機物,能夠和碘水反應.淀粉遇碘變藍色.不同的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測定橙汁、某果味飲料維生素C含量的過程和記錄.
[實驗用試劑]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濃度的維生素C標準溶液、蒸餾水.
[實驗過程]步驟1:在4支試管中分別盛有3.0mL下列物質:①蒸餾水、②標準維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飲料.分別向4支試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驟2:用膠頭滴管向①試管中滴加1滴碘水,試管中物質變藍色;
步驟3:按相同的操作方法向②試管中滴加1滴碘水,振蕩試管,試管中物質未變色.重復上述操作至試管中物質剛好變成藍色為止.記錄向②試管中加入碘水的滴數.
步驟4:對③、④試管中樣品,重復步驟3的操作.
[實驗記錄]測定物質 ①蒸餾水 ②標準維生素C ③橙汁 ④果味飲料 滴入碘水的數量/滴 1 8 15 5
(1)你認為小明測定的兩種飲料中,
(2)有人認為測定物質①、②是多余的,你認為呢?并說明理由.
(3)化學實驗需要控制變量.下列情況中會影響到該實驗測定結果的是
A.實驗中使用了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
B.量取的被測物質的體積不同
C.沒有使用同一規格膠頭滴管向③、④試管中滴加碘水
D.試管的大小規格不同.組卷:26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