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中學八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5/6/30 11:0:17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計40分)

          • 1.濕衣服經過晾曬就能變干的原因是(  )

            組卷:105引用:41難度:0.9
          • 2.傳統中藥“金銀花”的有效成分中含有一種名為綠原酸(C16H18O9)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9引用:12難度:0.5
          • 3.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329引用:4難度:0.5
          • 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5.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卓越貢獻的我國科學家是(  )

            組卷:25引用:4難度:0.9
          • 6.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是由于(  )

            組卷:23引用:1難度:0.7
          • 7.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  )

            組卷:358引用:15難度:0.8
          • 8.某化合物由A、B兩種元素組成,已知A、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7:8,兩元素的質量比為7:1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組卷:140引用:3難度:0.9
          • 9.鑒別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組物質,其操作不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10.下列反應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143引用:7難度:0.6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鋁的元素符號是(  )

            組卷:173引用:3難度:0.9
          • 12.中藥當歸、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學式為C14H14O4),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下列關于紫花前胡醇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13.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5
          • 14.硝化甘油(化學式:C3H5N3O9)可與氧氣發生如下反應:4C3H5N3O9+5O2=12NO+12A+10H2O,則A的化學式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9
          • 15.如圖是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0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16.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為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7.木炭、活性炭具有
             
            ,利用這個性質,木炭可以除去食品和工業產品的色素,活性炭可做防毒面具的濾毒劑。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18.通過化學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化學反應請用化學方程式回答下列問題。
            (1)濕法煉銅的原理
             

            (2)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
             

            (3)用石灰漿抹墻時發生的反應
             

            (4)甲烷燃燒的方程式
             

            (5)鋁和二氧化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造金屬錳,同時生成另一種氧化物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9.如圖是一種常用的學習用品--圓規材料的組成情況。
            (1)圖中屬于單質的是
             
            (填序號);
            (2)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
             
            ,利用這種材料制作鉛筆芯的原因是
             
            ,其主要成分在充足氧氣中的燃燒產物是
             

            (3)寫出②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211引用:6難度:0.5
          • 20.央視欄目《典籍里的中國》展現了中國智慧,其中有許多古今對比。
            (1)出行—明朝末年從南昌到北京約需半年時間,如今乘坐高鐵幾小時便可到達,制造高鐵使用的鋁合金中的鋁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2)記錄—古代用墨書寫典籍保存至今而不變色,體現了碳在常溫下的化學性質
             
            ,如今可將信息存儲在芯片上,芯片中含有的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該元素的名稱是
             

            (3)凈水—明代《天工開物》一書記載了明礬凈水,明礬中鉀離子的符號是
             
            ;如今使用高鐵酸鉀(K2FeO4)不僅能凈水,還能消毒,其中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K2FeO4+10X=4Fe(OH)3↓+8KOH+3O2↑,則X的化學式為
             

            組卷:49引用:2難度:0.5
          • 21.如圖為實驗室常見的一些實驗裝置,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儀器①的名稱
             

            (2)寫出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證明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3)寫出用鋅和稀硫酸制氫氣的化學方程式
             
            ,選用的制取裝置是
             
            (填字母)。

            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22.圖中A~H各代表一種純凈物,除H外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B、E由一種元素組成,其余物質均由兩種元素組成。常溫常壓下,A為固體,C、D為液體,其余均為氣體;F有刺激性氣味;G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其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物質G的化學式
             

            (2)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A→B
             

            B→F
             

            (3)一定質量的H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只生成8.8g二氧化碳和4.5g水,則H中各元素原子的個數比為
             

            組卷:73引用:1難度:0.5
          • 23.為測定某碳酸氫銨化肥中的含氮量,某同學在實驗室里取用8.5g該化肥樣品與15gNaOH溶液放入燒杯中共熱,恰好完全反應(樣品中雜質不與堿反應,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氨氣全部逸出后,測得燒杯中殘留物為21.8g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試求:
            (1)生成氨氣的質量.
            (2)該化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4.實驗小組同學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實驗過程中燒杯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實驗結束后,小明同學發現天平指針向右偏,原因是
             

            (3)實驗結束后,小明對圖1實驗進行了改進,改進裝置如圖2所示,反應結束后,氣球鼓起,天平向右傾斜。他按規范操作重新實驗,得到相同結果。請你幫他分析原因
             

            (4)實驗結論:
             
            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