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中學八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5/6/30 11:0:17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計40分)
-
1.濕衣服經過晾曬就能變干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停運動 B.分子的體積很小 C.分子間有間隔 D.分子的質量很小 組卷:105引用:41難度:0.9 -
2.傳統中藥“金銀花”的有效成分中含有一種名為綠原酸(C16H18O9)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綠原酸由三種元素組成 B.綠原酸由16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9個氧原子構成 C.綠原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54g D.綠原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組卷:89引用:12難度:0.5 -
3.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給液體加熱B.
傾倒液體C.
氧氣驗滿D.
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組卷:329引用:4難度:0.5 -
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食物腐爛 B.酒精揮發 C.水結凝成冰 D.石蠟熔化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5.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卓越貢獻的我國科學家是( )
A.袁隆平 B.張青蓮 C.楊振寧 D.丁肇中 組卷:25引用:4難度:0.9 -
6.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是由于( )
A.都是無定形碳 B.都是疏松多孔,表面積大 C.它們的密度小 D.其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組卷:23引用:1難度:0.7 -
7.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 )
A. B. C. D. 組卷:358引用:15難度:0.8 -
8.某化合物由A、B兩種元素組成,已知A、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7:8,兩元素的質量比為7:1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A.A2B B.AB2 C.A2B3 D.A3B2 組卷:140引用:3難度:0.9 -
9.鑒別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組物質,其操作不正確的是( )
A.軟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 B.CO和CO2:滴加澄清石灰水 C.N2和CO2:伸入燃著的木條 D.H2和O2:點燃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10.下列反應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值約為5.6的原因:CO2+H2O═H2CO3 B.證明銅的活動性比銀強:Cu+2AgCl═CuCl2+2Ag C.醫療上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Mg(OH)2+H2SO4═MgSO4+2H2O D.用稀硫酸除鐵銹:H2SO4+FeO═FeSO4+H2O 組卷:143引用:7難度:0.6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鋁的元素符號是( )
A.Ag B.Al C.AL D.Cl 組卷:173引用:3難度:0.9 -
12.中藥當歸、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學式為C14H14O4),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下列關于紫花前胡醇敘述錯誤的是( )
A.相對分子質量為246 B.由三種元素組成 C.在空氣中燃燒可能生成CO2 D.C、H、O元素質量比為7:7:2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13.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值為22 B.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D.反應中W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9 組卷:27引用:2難度:0.5 -
14.硝化甘油(化學式:C3H5N3O9)可與氧氣發生如下反應:4C3H5N3O9+5O2=12NO+12A+10H2O,則A的化學式是( )
A.NH3 B.CO2 C.CO D.CH4 組卷:4引用:3難度:0.9 -
15.如圖是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鐵原子中質子數為26 B.鐵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C.生鐵的含碳量比鋼的含碳量高 D.鐵與稀鹽酸反應的產物為FeCl3和H2 組卷:70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16.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7.木炭、活性炭具有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18.通過化學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化學反應請用化學方程式回答下列問題。
(1)濕法煉銅的原理
(2)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
(3)用石灰漿抹墻時發生的反應
(4)甲烷燃燒的方程式
(5)鋁和二氧化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造金屬錳,同時生成另一種氧化物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9.如圖是一種常用的學習用品--圓規材料的組成情況。
(1)圖中屬于單質的是
(2)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
(3)寫出②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組卷:211引用:6難度:0.5 -
20.央視欄目《典籍里的中國》展現了中國智慧,其中有許多古今對比。
(1)出行—明朝末年從南昌到北京約需半年時間,如今乘坐高鐵幾小時便可到達,制造高鐵使用的鋁合金中的鋁由
(2)記錄—古代用墨書寫典籍保存至今而不變色,體現了碳在常溫下的化學性質
(3)凈水—明代《天工開物》一書記載了明礬凈水,明礬中鉀離子的符號是組卷:49引用:2難度:0.5 -
21.如圖為實驗室常見的一些實驗裝置,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儀器①的名稱
(2)寫出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用鋅和稀硫酸制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22.圖中A~H各代表一種純凈物,除H外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B、E由一種元素組成,其余物質均由兩種元素組成。常溫常壓下,A為固體,C、D為液體,其余均為氣體;F有刺激性氣味;G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其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物質G的化學式
(2)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A→B
B→F
(3)一定質量的H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只生成8.8g二氧化碳和4.5g水,則H中各元素原子的個數比為組卷:73引用:1難度:0.5 -
23.為測定某碳酸氫銨化肥中的含氮量,某同學在實驗室里取用8.5g該化肥樣品與15gNaOH溶液放入燒杯中共熱,恰好完全反應(樣品中雜質不與堿反應,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氨氣全部逸出后,測得燒杯中殘留物為21.8g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試求:△
(1)生成氨氣的質量.
(2)該化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4.實驗小組同學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實驗過程中燒杯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實驗結束后,小明同學發現天平指針向右偏,原因是
(3)實驗結束后,小明對圖1實驗進行了改進,改進裝置如圖2所示,反應結束后,氣球鼓起,天平向右傾斜。他按規范操作重新實驗,得到相同結果。請你幫他分析原因
(4)實驗結論:組卷:1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