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6/30 19:0:15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瞭望(liào) 卑鄙(bì) 寒噤(jìn) 強詞奪理(qiǎng) B.襁褓(qiáng) 腈綸(jīng) 推搡(sǎng) 挑撥離間(jiàn) C.蠻橫(hèng) 氣氛(fèn) 拙劣(zhuō) 怒不可遏(è) D.角色(jué) 塑造(sù) 拾級(shè) 接踵而至(zhǒng)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2.按提示默寫句子。
(1)詞中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
(2)詞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化靜為動描寫北國雪景的詩句是:
(3)詞中由寫景過渡到議論的詩句是:組卷:434引用:10難度:0.8 -
3.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答題。
真正美麗的生命執(zhí)著地追求著真善美,①它不會趨炎附勢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會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靈動的線條。②有時,它也許會被冷酷地阻斷,有時,它也許會被無情地擱淺。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麗,正在于它始終高揚著一個美麗的主題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蘊中,始終流動著人類對世界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
(1)畫線句①有一個錯別字,請改正。
(2)畫線句②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寫出修改意見。
(3)畫線句③有一處明顯的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4.李卓吾評點《西游記》:“靈臺方寸,心也。一部《西游》,此是宗旨。”西行之路也是孫悟空的修心之路。請以“真假美猴王”為例,依據孫悟空“被誤解”后的表現,分析他的心靈成長。
組卷:121引用:7難度:0.7
二、古詩文閱讀(22分)
-
5.古代文人騷客喜歡在文字中表露心跡或寄托理想。請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多音字的讀音由其所在的語境決定。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注音。
①卷我屋上三重茅
②才美不外見
(2)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高者掛罥長林梢 教學相長 B.安得廣廈千萬間 隨遇而安 C.策之不以其道 分道揚鑣 D.執(zhí)策而臨之 居高臨下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譯: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譯:
(4)兩篇詩文前者表明理想,后者抒發(fā)不平之氣。同樣都反映出詩人的濟世情懷。根據詩文內容,將下面的對聯補充完整。
上聯:雨襲茅屋顯子美
下聯:馬失伯樂抒
齊大饑①,黔敖②為食于路,以待餓者食③之。有餓者蒙袂輯履④,貿貿然⑤而來。黔敖左奉⑥食,右執(zhí)飲,曰:“嗟⑦,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⑧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選自《禮記?檀弓》【注釋】①饑:饑荒。②黔敖:齊國富商。③食(sì):同“飼”拿飯給人吃。④蒙袂(měi):用衣袖蒙著臉。輯履(lǔ):身體物理邁不開步子的樣子。⑤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⑥奉:捧著。⑦嗟:嘆詞,表示呼喚。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⑧唯:因為。
(5)文言文學習要注重新舊聯系、課內課外練習,根據已經掌握的文言詞語推測出它在課外文言中的意思。如:《馬說》中“一食或盡粟一石”中的“食”是“吃”的意思,“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是“喂”的意思。根據以上所學并結合上下文,可以推測出“終不食而死”中的“食”
(6)文言詞語的意思在成語中多有留存,學習文言詞語可以和常見的成語聯系起來以便加深理解。由上文畫線句子生發(fā)出來的成語是①組卷:8引用:1難度:0.5 -
6.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學記》)【乙】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學記》)【丙】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選自《禮記?學記》)(1)解釋下面句子中畫線的詞。
①人不學,不知道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
③如攻堅木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3)【甲】【乙】【丙】論述的重點各有側重,請概括各段論述的重點。
(4)舉例說明【丙】文運用的兩種論證方法。組卷:119引用:1難度:0.5 -
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游山西村
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請結合“無時”一詞,分析尾聯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詩流傳最廣,請自選一個角度,談談你的看法。組卷:423引用:8難度:0.4
三、現代文閱讀(28分)
-
8.家鄉(xiāng)雨
安瓊 我不習慣帶傘,嫌煩,嫌多余。衣衫濕透,猶如落湯雞一般,時常引發(fā)感冒,大人叱責,同學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工作之后,也不帶傘。對雨季來與不來,也并不在乎,你要來就來吧,我以不變應萬變,這雨砸在頭上也不會砸出窟窿來,也就更加淡然視之。
后來也開始躲閃雨水了。還是青春期時就發(fā)現前額的頭發(fā)日漸稀少,就懷疑自己太不把頭發(fā)乃至自己當一回事了,這雨也許是掉發(fā)的一大緣由。
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夠綿密的。梅雨季節(jié),身子老是有濕漉漉的感覺,雨傘也遮擋不住細雨紛揚。有一陣子是騎自行車上班的,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還禁不住風的挑撥,時不時地掀開以示罷工了,感覺很是不爽。后來有車了,避開了不少風雨。當然,很多時候,還是有點厭煩這突如其來,頻頻造訪的雨。雨,終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過的詩意,也逐漸淡去。
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并且工作生活了幾年之后,領略了這里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發(fā)了另一種感受。
一年四季,幾乎見不到一場豪雨。也見識過雨滴。那是在公路上疾馳。還沒聽到什么動靜,就聽當地司機說,看,下雨了!在他的指點下,才發(fā)現車窗擋風玻璃上散落著幾滴雨珠,渾濁黏稠。緊接著,又看見幾滴弱弱地飄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蟲。后來也看見過雨勢稍微強盛些的,密密匝匝地從天而降,但很是短暫,飄落的雨,沉沒在虛土里,若有若無,顯得孱弱而又委頓。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塵暴昏黃了紙頁。像一只巨大的繭,密封了整個世界。雨,那輕靈的雨,在深夜也突然來臨。以她透明的身軀,舍生取義。裹挾著猖狂的塵土,墜落,毫不猶豫。翌日,一個陽光的日子。破繭而出,仿佛鳳凰涅槃。我想追尋這一場雨,但她已幻化成一種傳奇。
于是我十分想念家鄉(xiāng)的雨了。
南方的家鄉(xiāng)的雨,春天,多半是淅淅瀝瀝的。飄灑在身上,有春天回歸、大地回暖的感覺,舔一舔,也有些微甜潤。而夏天,雨經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晶亮清澈,對炎熱一陣鞭打,酷暑多少退卻了幾分。那種涼爽清冽是難以忘懷的。
但白天我能有一種期冀嗎?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場家鄉(xiāng)的驟雨,這一次我不會撒腿就跑。南方的雨季里,有來自天朝的詔書,要讓戈壁變成一片雨巷。那縹緲中,還會走出一株株的丁香。就讓我自告奮勇,作一回喀什的舞者。在雨中濕漉漉地飛翔。
后來終于有機會回家鄉(xiāng),一出機場就被濕潤緊緊相擁了。深秋的雨,也在與樹葉相嬉戲著飄落,撫摸著我的臉龐,撲打在我的衣裳。雖有一種蕭瑟之意,但我仍感覺心曠神怡,溫馨氤氳。
我迎了上去。沒有打傘,自然也不用雨披。
(《人民日報》2016年3月28日,有刪改)(1)結合選文,說說“我”對家鄉(xiāng)的雨的態(tài)度是怎樣變化的?【情感變化】
(2)結合選文說說家鄉(xiāng)的雨和新疆的雨有什么不同?【內容理解】
(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語句。【句子賞析】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塵暴昏黃了紙頁。像一只巨大的繭,密封了整個世界。
(4)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談談選文末段的作用。【結尾作用】組卷:462引用:10難度:0.7
四、任選下面一題作文.(70分)
-
9.按要求作文。
你最欣賞的某個人,也許就在你身邊,也許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在某部文學作品里……你欣賞的或許是他的美德,或許是他的睿智,或許是他的個性……
請以“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寫出真情實感;
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與考生個人信息相關的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組卷:288引用:13難度:0.3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魯迅說過,“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說起奇跡,我們會想到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努力奮斗實現中國夢的當代榜樣,砥礪前行追夢未來的我們自己。
讀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聯想與感悟?請以“奇跡”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選文體;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襲,不要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題目:奇跡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