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0:0:14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
漸入仲秋,沒有了夏的熱烈與粗廣,整個大地似乎格外的憔悴。唯獨這一棵樹,好像把醞釀了一個夏天的活力毫不吝sè( )地拿了出來,在這片靜mì( )而蕭瑟的土地上,顯得生機勃勃。或許它更像一位蒞臨的王,用全部的力量在喚醒這昏沉的大地——來吧,讓我們再造一個春夏!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吝sè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一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并改正。組卷:14引用:4難度:0.8 -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A.佩洛西竄臺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中方如不能做出堅決有力的反擊,那么中國的主權安全及國家形象都會受到嚴重損害。 B.這個過于突然,盡管消息靈通人士反應極快,可還是說的吞吞吐吐,言不及義。 C.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字字珠璣,富麗堂皇,讀來感人至深,只可措辭賦雖佳,卻終未能使漢武帝對陳皇后回心轉意。 D.如果對中國人民的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置之不理,一意孤行,你們將自食其果。 組卷:9引用:1難度:0.9 -
3.在下面這段文字的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
富春江昔日為杭州至嚴州、金華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廬七里瀧,因灘多流急,航行需借風力或人工拉纖而行。_____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庫的修建,這一帶水深江闊,碧波粼粼,兩岸群峰壁立。當地在此開發了“七里揚帆”的旅游項目。一葉扁舟,點點白帆,穿行在如詩如畫的江面上,還有誰人不陶醉!
①古語說“七里灘頭,有風七里,無風七十里”,“七里揚帆”由此得名。
②舊時舟楫經過都要在釣臺下游等候東風。
③倘若無風,得靠人工拉纖,顯得路途遙遠,仿佛七十里。
④東風一起,千帆競發,艄公號子響徹云霄,長灘瞬息可過,仿佛僅七里。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組卷:31引用:8難度:0.8 -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形式是殼,只有溫暖人心而又不失莊嚴,恪守史實而又目光長遠地詮釋和表達,就能得到更廣泛的認同與共鳴。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C.正確地審視自己,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堅持不懈地往下走,它雖然會有荊棘,但同樣會開出鮮花。 D.學習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們鍥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會產生。 組卷:249引用:6難度:0.8 -
5.讀書分享會上,同學們對自己所讀的名著做了介紹,下列各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紀實性的文學作品以真實為生命,比如《紅星照耀中國》,美國記者斯諾用自己在中國陜甘寧地區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從作品的標題到內容,都采取了客觀的原則寫作,態度不褒不貶。 B.虛構的文學作品,其內核很多也是有現實因素的,比如吳承恩所寫的《西游記》,是我國神魔小說的巔峰之作,雖然情節看起來荒誕不經,但是卻對當時的官場文化作了辛辣的諷刺和揶揄,比如唐僧歷盡劫難來到西天佛門圣地靈山,二位尊者卻向他索要“人事”,才能面見如來。 C.很多文學作品有作者自傳的影子,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述了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普通的青年成長為一位堅強的戰士的故事,即使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也沒有自我放棄,而是寫下了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這與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經歷十分相似。 D.名著,可以超越時空讓人們反省自己、反思社會,比如舒慶春的“北漂青年”“祥子”,曾經滿懷理想,但是幾次受挫,理想幻滅,從一個要強的青年墮落成社會混混,不是源于他生性懶惰,而是那個社會就容不下一個淳樸的青年實現哪怕是卑微的夢想。 組卷:68引用:3難度:0.7 -
6.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相應的句子。
(1)沉舟側畔千帆過,
(2)
(3)
(4)諸葛亮在《出師表》一文中用“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辛棄疾以“組卷:10引用:1難度:0.8
二、現代文閱讀(23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春走老山界
譚談 其實,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濃烈,最燦爛,春的表演才最癲狂!嫩綠的新葉,壓在深綠的老葉上,此時全部張開了身姿,展示著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鮮明的層次感。各種各樣的野花,張狂地綻放,把或濃或淡的芳香,灑滿坡坡嶺嶺。整個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們此行,是去拜會紅軍長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車,在一個“之”字接一個“之”字的山間公路上奔馳。我的雙眼,貪婪地向前張望。只見前面山頭上的一棵棵大樹,仿佛一個個綠色的云團,浮動在天際。剛剛下過一場雨,山腰里升騰起一縷縷輕紗似的云霧。山頭在這一縷縷云霧里時隱時現,像一個披著婚紗的新娘,姿態嬌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我們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尋老山界。汽車在一塊平地上停下了。這里是紫花坪,一叢叢、一樹樹紫色的杜鵑花,正熱烈地綻放著,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實!沿著山谷,一條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幾場春雨過后,竄動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著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壯麗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繞道而行。它總是千方百計向前奔去,去探尋更廣闊的世界……山東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匯入資江。最后,都走進洞庭、長江、大海,到達它們終極的目標。
終于,一塊巨石立在我們面前。幾個威嚴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這里是1934年11月,紅軍長征經過慘烈的湘江之戰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當年翻越這座山的陸定一,記下了這段難忘的經歷。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進入了共和國的中小學課本,激勵著一代代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勇前行。為紀念革命先輩,為宣傳紅軍精神,傍著這座山的東安、新寧、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紅軍穿山而過,陸老到底描繪的是哪一段?這并不重要了。或者應該說,三塊碑石標示的,都是真的。
在這里,不時看到一隊隊游人,艱難地走在這條山道上,追尋當年紅軍的足跡。我站在碑前,望著山間荊棘叢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當年,紅軍戰士,一路走去,走過二萬五千里,經歷了多少如湘江戰役般慘烈的戰斗,多少鮮活的生命,倒在這條路上啊!
這時,又一隊著藍色紅軍服的人,站在這塊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個個神情莊重。每天,這塊碑前,這條路上,總有人在追尋紅軍的足跡。他們中,有工人,有農民,有學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紅軍自有后來人啊!
如今,有一個漢子,走進了這座山,他沿著當年紅軍的足跡,要與居住在大山深處的山民手拉手,領著他們走一條新時代全民奔小康的長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處的山貨——野茶,帶出山去,送進都市里家家戶戶的廳堂。從這座大山腳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棄他在美國已有相當規模的事業,毅然回到家鄉,尋找幫助鄉親走出貧困的道路。山民們在山中采到野茶葉,一擔一擔地送往茶業加工廠。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機。
踏春舜皇山,追尋老山界,探訪采茶人,讓人發出由衷的感嘆:老山界人正奔走在鄉村振興的新長征路上!
(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走訪老山界的游蹤為行文線索,串聯起作者的見聞與感受,脈絡清晰。
B.第3段聯想豐富,描繪了一幅嬌美動人的雨后山景圖,給人以如夢如幻之感。
C.第6段作者寫自己未能確定陸老筆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遺憾,體現其求真精神。
D.文末“取款機”喻指野茶林給山民帶來持續經濟收益,寫出了山民的獲得感。
(2)首段中作者筆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點?表達什么情感?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3)聯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賞析。
①我們此行,是去拜會紅軍長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賞析加點詞語)
②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壯麗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繞道而行。(賞析句子)
(4)文章寫老山界時,還提及陸定一的《老山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5)結尾處為什么說“老山界人正奔走在鄉村振興的新長征路上”?這與標題有什么內在聯系?請簡要分析。組卷:329引用:14難度:0.5 -
8.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題。
燈籠
吳伯蕭 雖不像撲燈蛾,愛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歡火,喜歡亮光,卻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寶兒,點亮了燈哭聲就止住了。歲梢寒夜,玩火玩燈,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盡管大人們怕火火燭燭的危險要說“玩火黑夜溺炕”那種幾近恐嚇的話,但偷偷還要在神龕里點起燭來。
連活活的太陽算著,一切亮光之中,我愛皎潔的月華,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來挑著照路的燈籠。提起燈籠,就會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頭呵狗的聲音;就會想起龐大的晃蕩著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嚕嚕的私語;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須,同洪亮大方的談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邊社戲臺下想起鬧嚷嚷的觀眾,花生籃,冰糖葫蘆;臺上的小丑,花臉,《司馬懿探山》。真的,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里擠著的就都是。
記得,做著公正鄉紳的祖父,晚年來每每被邀去五里遙的城里說事,一去一整天。回家總是很晚的。湊巧若是沒有月亮的夜,長工李五和我便須應差去接。伴著我們的除了李老五的敘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燈籠。那時自己對人情世故還不懂,好聽點說,心還像素絲樣純潔,什么爭訟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識領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輕易不提斡旋著的情事,倒是一路數著牽牛織女星談些進京趕考的掌故--雪夜馳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遠近。村犬遙遙向燈籠吠了,認得了是主人,近前來卻又大搖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時分。不是夜飯吃完,燈籠還在院子里亮著嗎?那種照照然庭院的靜穆,是一輩子思慕著的。
“路上黑,打了燈籠去吧。”
自從遠離鄉井,為了生活在外面孤單地掙扎之后,像這樣慈母口中吩咐的話也很久聽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時候在村里上燈學,要挑了燈籠走去挑了燈籠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悵惘。母親給留著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親手接過了燈籠去后遞給自己的。為自己特別預備的那支小的紗燈,樣子也還清清楚楚記在心里。雖然人已經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親的頭發也全白了。
鄉俗還愿,唱戲,掛神袍而外,常在村頭高挑一掛紅燈。仿佛燈柱上還照例有些松柏枝葉做點綴。掛紅燈,自然同盛伏含茶、臘八施粥一樣,有著行好的意思;松柏枝葉的點綴,用意卻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虛驚的時候,忽然發現星天下紅燈高照,總會以去村不遠而默默高興起來的吧。
唐明皇在東宮結繪彩為高五十尺的燈樓,遍懸珠玉金銀而風至鏘然的那種盛事太古遠了,恨無緣觀賞。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節張燈結彩,卻曾于太平半年在幾處山城小縣里湊過熱鬧:跟了一條龍燈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覺疲乏是什么,還要去看慶豐酒店的跑馬燈,猜源亨油坊出的燈謎。家來睡,不是還將一掛小燈懸在床頭么?夢都隨了蠟火開花。
想起來,族姊遠嫁,大送大迎,曾聽過徹夜的鼓吹,看滿街的燈火;轎前橋后雖不像《宋史?儀衛志》載,準有打燈籠子親事官八十人,但輝煌景象已夠華貴了。那時姊家仿佛還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戶了。進士第的官銜燈該還有吧,垂珠玲瓏的朱門卻早已褪色了。
用朱紅在紗燈上描宋體字,從前很引起過自己的喜悅;現在想,當時該并不是傳統思想,或羨慕什么富貴榮華,而是根本就愛那種玩意,如同黑漆大門上過年貼丹紅春聯一樣。自然,若是紗紅上的字是“尚書府”或“某某縣正堂”之類,懂得了意思,也會覺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純德堂的家用燈籠,可也未始勾不起愛好來。
宮燈,還沒見過;總該有翠羽流蘇的妝飾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宮南內有人在趁了燈光調綠嘴鸚鵡,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緩步尋一脈曲悄,意味應是深長的。雖然,“……好一似揚子江,駕小舟,風狂浪大,浪大風狂”的漢獻帝也許有燈籠作伴,但那時人的處境可憫,蠟淚就怕數不著長了。
最壯是塞外點兵,吹角連營,夜深星闌時候,將軍在挑燈看劍,那燈籠上你不希望寫的幾個斗方大字是霍驃姚,是漢將李廣,是唐朝裝公嗎?雪夜入蔡,與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聽,正蕭蕭班馬鳴也,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
唉,壯,于今燈籠又不夠了。應該數火把,數探海燈,數燎原的一把烈火!
(1)說說作者以“燈籠”為題的妙處。
(2)結合全文,簡要陳述作者喜歡燈籠的原因。
(3)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說說下面句中加點詞的作用。
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里擠著的就都是。
②請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你聽,正蕭蕭班馬鳴也,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
(4)從語言風格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①歲梢寒夜,玩火玩燈,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②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宮南內有人在趁了燈光調綠嘴鸚鵡,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緩步尋一脈幽悄,意味應是深長的。
(5)根據全文內容,用簡潔的語言填表。內容分類 相關描述 蘊含的意義 村民日常生活 在村里上燈學,“挑了燈籠走去挑了燈籠走回”。 A B 村邊社戲臺下想起鬧嚷嚷的觀眾,花生籃,冰糖葫蘆;臺上的小丑,花臉,跪堂譜,《司馬懿探山》。 “燈籠”成為鄉村藝術的重要構成,成為文化符號。 鄉村年節景 C “燈施”裝點了鄉村的節日,帶給村民歡樂。 歷史文化 那燈籠上你不希望寫的幾個斗方大字是霍驃姚,是漢將李廣,是唐朝裝公嗎?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D 組卷:213引用:3難度:0.5
三、文言詩文閱讀(20分)
-
9.閱讀《別云間》,回答問題。
(1)“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難”在何處?
(2)這首詩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寫作背景相似,都是詩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兩首詩在思想感情上有何異同?請你簡要分析。組卷:22引用:0難度:0.9 -
10.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選自《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①顧野有麥場:
②一狼洞其中:
③屠自后斷其股:
④狼亦黠矣: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文章主要寫了屠戶與狼斗智斗勇的經過。閱讀全文,概括補充故事的情節(每空兩個字)。
遇狼——①
(5)關于狼的成語有很多。請你再列舉兩個。
成語一:
成語二:組卷:4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40分)
-
11.寫作。
命題作文:充實的感覺在心中
獲得成功,得到認可,是一種充實;經歷失敗,認真反思,是一種充實;得到幫助,體驗友情,是一種充實;品味親情,感恩父母,也是一種充實……
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生活經歷和內心感悟,以“充實的感覺在心中”為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作文,力求寫出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
要求:①將題目工整地抄寫在答題卡上;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可以記述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③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字數600-700字;④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或抄襲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