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蕭紅中學八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
發布:2025/7/1 1:0:13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
1.下列各句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
A.家長會上,班主任劉老師對家長們說:“剛才王校長的視頻講話全面、深刻,拋磚引玉,請大家暢所欲言,共話家校合作。” B.老張的兒子期末考試成績優異,因此老張逢人就說:“令郎還算爭氣,這次考了全校第三,是他發揮得最好的一次了。” C.李華與二十年未見的大學同學張梅偶遇,他激動地說:“久違了,老同學!真沒想到,在這里遇見你。” D.李勇對前來邀請他吃飯的老王說:“老王,恭喜你喬遷新居!我一定會賞光赴宴的。” 組卷:38引用:0難度:0.8 -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陌生(mò) 疲憊(bèi) 汲取(xī) 隨和(suí) B.箴言(zhēn) 遵循(xún) 尷尬(jiān) 扭捏(nie) C.貿然(mào) 遺憾(hàn) 涵養(hán) 雷霆(tíng) D.恪守(gě) 積淀(diàn) 絮叨(xù) 咀嚼(jué) 組卷:539引用:4難度:0.9 -
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侍弄 感概 熱忱 咄咄逼人 B.決別 徘徊 蟬蛻 小心翼翼 C.憔悴 分歧 拼湊 花團錦簇 D.急燥 干澀 企盼 翻來復去 組卷:19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能否取得好成績,關鍵在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B.通過集體鍛煉,使我們增強了體質,陶冶了情操,增強了合作意識。 C.春天的泰安天平湖是個旅游的好季節。 D.經過昨夜的一場大雨,泰山上的空氣清新了許多。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5.下列關于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山界》一文的作者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這篇小說回憶了紅軍戰士翻越老山界的經過。 B.歐陽修,號醉翁,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學習了他的作品《賣油翁》。 C.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人們會在這天掃墓、折柳、放風箏等,“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寫的就是清明節。 D.中國古代注重對人的稱呼,在古代“公”“卿”“君子”都是對男子的尊稱,“大兄”表示對朋友輩的敬稱。 組卷:24引用:2難度:0.8 -
6.小明想把下面這些介紹足球的語句梳理成一段完整的話。下列排序中最適當的一句是( )
①現代足球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山東臨淄(今淄博市)的球類游戲“蹴鞠”,后經阿拉伯人由中國傳至歐洲,逐漸演變發展為現代足球。
②現代足球始于英國。1848年,足球運動歷史上第一部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
③足球是一項以腳為主,控制和支配球,兩支球隊按照一定規則在同一塊長方形球場上互相進攻、防守對抗的體育運動項目。
④可以說英國人創造了現代足球,而巴西人發揚了藝術足球,使足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
⑤因足球運動對抗性強、戰術多變、參與人數多等特點,故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
⑥1863年10月26日,英格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足球協會,并統一了足球運動的競賽規則。A.④①②⑥⑤③ B.④②⑥⑤③①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①②⑤⑥④ 組卷:80引用:3難度:0.5 -
7.古詩文默寫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
(2)
(3)
(4)陸游的《游山西村》中“
(5)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運用比喻手法,移情于物,抒發關心國運之情的詩句是:組卷:7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45分)
-
8.文言文閱讀。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________,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________,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請根據原文內容默寫兩橫線處句子。
(2)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日光下澈
②俶爾遠逝
(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隸而從者
B.伐竹取道/不足為外人道也
C.潭中魚可百許頭/高可二黍許
D.不可久居/居天下之廣居
(4)翻譯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按游覽順序,先寫發現小石潭,然后描寫水、石、樹、魚等潭中景物,再寫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圍,最后記錄同游者,構思巧妙,結構完整。
B.文中的“心樂之”之“樂”表現了作者聽到悅耳水聲之后的欣喜之情;“似與游者相樂”之“樂”則寫出了作者與游人同樂的輕松與快慰之情。
C.本文運用了點面結合和動靜互襯的表現手法:“全石以為底”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影布石上”是靜,“往來翕忽”是動。
D.“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圍以及環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組卷:83引用:2難度:0.5 -
9.閱讀下面短文,完成問題。
??①遠古的某一天,一個猿人由樹頂俯瞰大地,出于強烈的好奇心,他嘗試著離開了一直居住的大樹,來到了地面。這一小小的好奇,完成了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壯舉。
??②又是遙遠的某一天,一位法國畫家在多次描繪了一種果子之后,出于強烈的好奇,冒著中毒的危險品嘗了一下,發現它無比甜美可口。這一小小的好奇,使人們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西紅柿。
??③……
??④無數的事例彰顯著一個道理:好奇心對于人的成長、成才有著巨大的作用。好奇,或許是最為神秘而有趣的人類心態之一。它來自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與求知欲,好奇心常與創造力掛鉤。出于對一個嶄新領域的好奇,于是開始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發現、創造,最終完成壯麗的事業,這是許多科學家成才的軌跡。正是出于對物質構成的好奇,才有了道爾頓的原子學說;正是出于對生物進化的好奇,才有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正是出于對大地資源的好奇,才有了李四光的油田發現。
??⑤當然,好奇心有時也是炫目的糖衣,掩藏著無數未知的危險。如果我們不懂得控制自己,任好奇心泛濫,那就是在任欲望泛濫。所以,好奇心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一方面要珍惜好奇,珍惜每一瞬誕生的探索欲與創造欲;另一方面又要慎待好奇,有選擇地分辨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不能涉足的。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致卷入好奇的黑色漩渦。
??⑥總之,好奇心是使我們成長、成才的催化劑。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A.好奇是最為神秘而有趣的人類心態之一。
B.好奇心是一把雙刃劍。
C.我們要珍惜好奇,慎待好奇。
D.好奇心對于人的成長、成才有著巨大的作用。
(2)下列選項作為第④段的論據不合適的是
A.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產生了好奇心,進而創立了“萬有引力”學說。
B.水壺里水開后頂著壺蓋,引起了瓦特的好奇,他最終改進了蒸汽機。
C.居里夫人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下,不顧外界的質疑,堅信自己的判斷,最終發現了鐳元素。
D.伽利略對教堂吊燈擺動的節奏感到好奇,通過研究,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原理。
(3)本文第⑤段畫線句子主要使用的論證方法是A.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B.道理論證 對比論證 C.舉例論證 比喻論證 D.舉例論證 對比論證 組卷:101引用:3難度:0.4 -
10.閱讀鄭振鐸的《貓》,完成小題。
貓
鄭振鐸 ①我家養了好幾次的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歡貓的,她常在課后回家時,逗著貓玩。有一次,從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貓來。花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后來這只貓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光澤的毛也污澀了,終日躺在廳上的椅下,不肯出來。三妹想著種種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會。我們都很替它憂郁。三妹特地買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銅鈴,用紅綾帶穿了,掛在它頸下,但只顯得不相稱,它只是毫無生意地、懶惰地、郁悶地躺著。有一天中午,我從編譯所回來,三妹很難過地說道:“哥哥,小貓死了!”
②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當時只得安慰著三妹道:“不要緊,我再向別處要一只來給你。”
③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里回來,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貓,很有趣,正要送給人家。三妹便慫恿著她去拿一只來。禮拜天,母親回來了,卻帶了一只渾身黃色的小貓同來。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這只黃色小貓吸引去了。這只小貓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潑。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它似乎太活潑了,一點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我們都很為它提心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地查問好幾次。每次總要尋找了一回,方才尋到。三妹常指它笑著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會亂跑呢!”我回家吃中飯,總看見它坐在鐵門外邊,一見我進門,便飛也似的跑進去了。飯后的娛樂,是看它在爬樹。隱身在陽光隱約里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來,又極快地爬上去了。過了二三個月,它會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間便不再聽見討厭的吱吱的聲了。
④某一日清晨,我起床來,披了衣下樓,沒有看見小貓,在小園里找了一遍,也不見。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預警。“三妹,小貓呢?”她慌忙地跑下樓來,答道:“我剛才也尋了一遍,沒有看見。”家里的人都忙亂地在尋找,但終于不見。李媽道:“我一早起來開門,還見它在廳上。燒飯時,才不見了它。”大家都不高興,好像亡失了一個親愛的同伴,連向來不大喜歡它的張嬸也說;“可惜,可惜,這樣好的一只小貓。”
⑤我心里還有一線希望,以為它偶然跑到遠處去,也許會認得歸途的。午飯時,張媽訴說道:“剛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頭,她說,早上看見我家的小貓在門外,被一個過路的人捉去了。”于是這個亡失證實了。三妹很不高興的,咕嚕著道:“他們看見了,為什么不出來阻止?他們明曉得它是我家的!”
⑥我也悵然地,憤恨地,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
⑦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玩游,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并沒有像對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⑧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地伏著,吃得胖胖的。
⑨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⑩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么不小心?!”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地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貓。
(選自《鄭振鐸選集》)(1)結合文本具體內容,篩選信息,分別使用四字詞語,完成下面的表格。來歷 毛色 性情 結局 情感 第一只貓 鄰家要來 雪球帶泥 ① ② 歡愉酸辛 第二只貓 舅家抱來 ③ 活潑有趣 ④ 歡愉悵然 第三只貓 ⑤ 白脫毛 憂郁懶惰 冤屈而死 ⑥
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
(3)第三只貓在“我”怒氣沖天、拿木棒追打的時候,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它叫的神情是“悲楚”,叫的意思應該是向主人申訴自己“沒有吃芙蓉鳥”的冤屈。如果讓前兩只貓也各自叫一聲,你想讓它們在什么情形下叫,并簡要描述一下它們鳴叫時的具體神情和它們可能要表達的大致意思。組卷:60引用:5難度:0.5 -
1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意趣盡在畫屏間??①舞劇《只此青綠》的舞臺上,年輕的希孟站在一架素色屏風前,拿著筆,苦苦思考。素屏映著他的形單影只,在體現空間幽閉的同時,也刻畫出求索于藝術道路上的孤獨。
??②屏風在中國古代由來已久。在周代,作為等級和權力的象征,屏風是周天子的專用器具。《周禮注疏》記載:“屏風之名,出于漢世。”到了漢代,屏風深入尋常百姓家,它的作用也不僅局限于擋風和遮蔽,而是逐漸向裝飾方面演變,成為改變室內陳設布局的隔斷工具。
??③屏風的種類,按其形制,可分為擺放在殿堂內的大型屏風、擺放在幾案或者床榻上的小型屏風。一架屏風,不僅營造出空間氛圍上的微妙變化,在從視覺上進行隔斷的同時,更是從心理上為自己隔絕出一方天地。然而,看似制造了“隔”,卻常常又是令人探究的“引”,正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曼妙,言有盡而意無窮,是屬于中國人的婉轉含蓄。
??④自古文人好屏風。《新唐書?循吏列傳》載:“唐興,承隋亂離刬祓荒荼,始擇用州刺史、縣令。太宗嘗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錄姓名于屏風,臥興對之,得才否狀,輒疏之下方,以擬廢置。’”唐太宗始創將各地刺史的姓名寫于屏風之上,考察功過,使“御屏錄了”成為士大夫功成名就的象征語。
??⑤又有文人求取功名之外在屏風上寫詩作畫,放于各個角落,無論是香草花朵還是山河湖泊,于封閉中涵納廣闊天地,為自己的心靈修建隱居之地。一顯一隱中,是“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的平衡。
??⑥屏風還有座右銘及警示的功能。唐憲宗命人將前代君臣事跡編寫成十四篇短文書寫于六扇屏風之上,上朝時向群臣展示,君臣同誦,作為警示。著名宰相房玄齡將古今圣賢的家訓書寫于屏風上,令兩個兒子各取一架,告誡他們:“如能留意上面的內容,足以保身成名。”
??⑦屏風在生活中的大量運用,使官員的追求與氣節,透過屏風可見一斑。
??⑧北周大將軍賀蘭祥,官拜左右直長,晉爵位為公。他雖出身皇族,但品性清廉。所任職的荊州物產豐富,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但公私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不接受。鄰國刺史很欽佩他的廉潔,贈他竹屏風以示仰慕。賀蘭祥不忍拒絕對方好意,收下后就交付給有關部門。竹子價格低廉,用其制成的屏風耐用卻無奢侈之意,但即便如此,賀蘭祥也沒有留下自己享受或用來標榜其品行,足見他的廉潔、超脫。
??⑨唐代詩人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書,封馮翊縣侯,喜歡不做任何裝飾的素屏風,特作《素屏謠》,并以素屏居士自稱。在經歷仕途波折后,晚年的他歸于平淡,自建草堂,“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三兩卷。”淡泊心境躍然紙上。
??⑩從空間上的實用價值、朝堂上的權力象征到審美上的美學價值、學術上的人文價值,小小屏風,意趣無窮。一屏如鏡,它反映的不僅是客觀世界,還有人的內心空間。
(摘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2022年5月27日)(1)閱讀全文,具體說一說屏風有哪些作用?
(2)文章以《只此青綠》的舞臺演出開篇,有什么作用?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②③段的說明內容。
(4)第④段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選出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
A.第③段畫線句子引用詩句,說明了屏風體現中國人委婉含蓄的特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B.在周代,屏風是等級和權利的象征,文中舉北周大將軍賀蘭祥出身皇族唯喜屏風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C.古代文人喜歡屏風,不只是有求取功名之意,還能夠在屏風上寫詩作畫,放置各個角落,為心修建隱居之地。
D.第⑥段畫線句子在結構上起過渡作用,同時引出下文對“屏風具有座右銘和警示的功能”的內容說明。組卷:56引用:3難度:0.5
三、作文(50分,任選一篇)
-
1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吃飽了撐的,本義是指一個人吃飽了,會撐得難受。食物是用來喂胃的,欲望是用來喂心的。對于胃來說,食物吸得太多,會讓胃撐得難受;對于心來說,欲望吸得太多,會讓心撐得難填受。有的人生活中充斥著“直播”“抖音”……有的人沉迷“手游”、購物、曬朋友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各樣誘惑、考驗,有的人沒有把控好自己,“吃”得太多,心“撐”得難受,本來愉悅精神、方便生活的東西卻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
根據上面的材料選好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觀點正確、鮮明,結構完整,有理有據。
②選作文(二)在答題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③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稱一律用“xxx”代替。
④書寫清晰規范,卷面整潔,600字以上。組卷:123引用:7難度:0.7 -
13.成長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師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勵、陌生人的關愛,有大自然美好的風光,也有沁人心脾的書香……
請以“溫暖的旅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②書寫工整,卷面整潔,600字左右;③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組卷:98引用:6難度:0.7